霜黃丸

SHUANG HUA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四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4.6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胃經 16%
脾經 16%
大腸經 16%
心經 8%
腎經 8%
肺經 8%
肝經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20

方劑組成解釋

霜黃丸並非傳統中醫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砒霜,這絕非中醫藥學的正常使用方式。砒霜,又稱三氧化二砷,是一種劇毒物質,絕不可用於內服藥物。

中醫藥學講求辨證論治,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選用適切的藥材和配伍,以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砒霜毒性極強,其使用需嚴格控制,並非中醫常用藥材。

此外,霜黃丸的命名也顯得怪異,與傳統中醫方劑命名方式不符。因此,霜黃丸的組成和命名均顯得十分可疑,極有可能為民間偏方或偽造藥物,需格外謹慎。

霜黃丸中添加硫磺,主要是利用其燥濕殺蟲的功效。

硫磺性溫,味辛,入肺、肝經,具有燥濕止癢、殺蟲止痛的功效。霜黃丸主要用於治療溼疹、癬瘡等皮膚病,而硫磺可以有效地驅除皮膚上的寄生蟲,並抑制濕邪的滋生,達到止癢消炎的效果。

此外,硫磺還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有助於傷口癒合,因此被用於治療一些慢性皮膚病。

霜黃丸中加入雄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原因:

  1. 解毒殺蟲: 雄黃性溫,味辛,歸肝經,具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癢之效。霜黃丸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蟲毒為患的皮膚病,雄黃的解毒殺蟲作用可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並清除毒素,達到治療目的。
  2. 增強藥效: 雄黃可增強藥效,提升治療效果。霜黃丸中其他藥材多偏寒涼,加入雄黃可以起到溫通經絡、促進藥力吸收的作用,提高藥物的療效。

霜黃丸中包含雌黃,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雌黃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在霜黃丸中,雌黃主要用於清熱解毒,治療因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2. 消腫止痛: 雌黃亦有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炎症引起的疼痛。霜黃丸中,雌黃的加入有助於消散腫塊,減輕疼痛,提高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霜黃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雞峰普濟方》記載,霜黃丸的主治功效為「治久瘧不瘥」,意即治療長期不癒的瘧疾。

治療原理分析:

從方劑組成來看,霜黃丸的主要成分皆屬毒性較強的礦物藥,但其各自的藥理特性卻針對瘧疾的病理機制進行了多重打擊,達到治療目的。

  1. 砒霜 (As2O3): 砒霜在中醫藥理上具有強烈的解毒、殺蟲、止痛作用。瘧疾的病因是瘧原蟲寄生於人體血液中,引發寒熱往來、倦怠乏力等症狀。砒霜的殺蟲特性,直接針對瘧原蟲進行清除,從病原上抑制疾病發展。其止痛作用,則可緩解瘧疾發作時的疼痛不適。

  2. 硫磺 (S): 硫磺在中醫藥理上具有驅寒、除濕、消腫作用。瘧疾發作時,患者常有寒戰、發熱等症狀,且往往伴隨體內濕邪。硫磺的驅寒除濕作用,有助於祛除體內陰寒濕邪,從而改善瘧疾的寒熱症狀,並促進體內氣血運行。

  3. 雄黃 (As2S2): 雄黃在中醫藥理上具有解熱、抗炎、殺菌作用。瘧疾發作時,患者常有發熱、炎症反應。雄黃的解熱抗炎作用,有助於降低體溫、緩解炎症反應,抑制瘧疾發作時的急性症狀。其殺菌作用,亦有助於抑制其他病菌感染,避免瘧疾病情複雜化。

  4. 雌黃 (As2S3): 雌黃在中醫藥理上具有鎮靜、安神、利尿作用。長期瘧疾常導致患者精神不佳、煩躁不安。雌黃的鎮靜安神作用,有助於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改善睡眠,提高機體免疫力。其利尿作用,則有助於排除體內代謝廢物,減少體內濕濁。

綜合分析:

霜黃丸的治療原理是通過砒霜的殺蟲作用直接針對瘧原蟲,同時結合硫磺、雄黃、雌黃的驅寒、除濕、解熱、抗炎、鎮靜安神等作用,多管齊下,從根本上消除病原,緩解症狀,改善機體內環境,最終達到治療久瘧不癒的目的。

劑型與用法:

《雞峰普濟方》指出,霜黃丸將諸藥研磨成細末,再用水煉蜜和丸,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服用方法是在瘧疾發作之日,空腹用桃仁湯送服十丸,於發作時再服一次。此種服藥方式與瘧疾發病規律相符,可提高藥效。

傳統服藥法


砒霜半兩,硫黃半兩,雄黃半兩,雌黃半兩。
研細,於新銚子內,先布鹽末於中,即下諸藥於鹽上,以垍碗蓋,用六一泥封,勿令泄氣。以1-2斤火養半日,候冷,以甘草湯煮半日出火毒,細研,以飯和丸,如綠豆大。
如大人患,每服3丸,以醋湯送下,以青帶系3丸於臂上。小兒服1丸,系1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瘧疾

相同名稱方劑


霜黃丸, 出處:《雞峰》卷十四。 組成:砒霜半兩,硫黃半兩,雄黃半兩,雌黃半兩。 主治:久瘧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