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津丸

玉津丸

YU JI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3.1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5%
脾經 21%
肺經 13%
心經 7%
胃經 7%
腎經 7%
大腸經 7%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玉津丸中包含雄黃,主要原因有二:

  1. 解毒消腫:雄黃性溫,味辛,歸肝、心經,具有解毒消腫、殺蟲止癢的功效。玉津丸主要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癰疽、疔瘡、喉痺等症,雄黃可抑制細菌生長,並促進傷口癒合,輔助清熱解毒,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2. 驅除濕邪:雄黃還具有燥濕化痰、殺蟲止癢的作用。玉津丸中常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配伍,共同作用於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病、風濕病等病症,達到驅除濕邪、止癢止痛的目的。

玉津丸中包含雌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雌黃性寒,味甘苦,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玉津丸中常配伍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如黃芩、梔子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2. 散結消腫: 雌黃亦有散結消腫的作用,能有效消除局部炎症,促進組織修復。玉津丸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雌黃可配合其他藥物,共同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

玉津丸中含有硫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殺蟲止癢: 硫磺性寒,具有殺蟲止癢、燥濕止癢之效。玉津丸主治濕熱蘊結,導致的皮膚瘙癢、濕疹、瘡瘍等症狀。硫磺能殺滅寄生蟲,並抑制真菌生長,從而減輕皮膚瘙癢,促進傷口癒合。
  2. 清熱解毒: 硫磺亦能清熱解毒,對於濕熱引起的瘡瘍、腫毒等症狀,具有一定療效。玉津丸中,硫磺與其他清熱解毒藥材共同作用,能有效地清除體內濕熱,達到治療目的。

玉津丸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基於其祛痰止咳的功效。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其揮發油成分能刺激呼吸道黏膜,促進痰液排出,並可抑制支氣管平滑肌痙攣,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因此,玉津丸中加入天南星,可有效緩解痰多、咳嗽等症狀,提升整體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玉津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久年喘急,咳嗽困憊欲死者」,屬頑固性痰喘重症,病程纏綿、正氣已虛而痰濁壅盛,導致咳喘劇烈、氣機欲脫的危候。方中藥物多為辛熱有毒之品,意在劫痰破結、峻逐寒飲,以峻藥緩圖,救急緩衰。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雄黃、雌黃、硫黃

    • 三黃皆屬礦物藥,性溫熱而有毒,傳統用於攻逐沉寒痼冷、頑痰死血。雄黃燥濕祛痰;雌黃(與雄黃類近)亦能化痰;硫黃補火助陽,溫化寒痰。三者協同,針對「久病入絡」之痰瘀互結。
  2. 信砒(砒霜)

    • 大熱大毒,劫痰平喘力峻,《本草綱目》載其「治痰喘胸滿」。微量用之可激發陽氣,破除膠結之痰,但須薑汁等制其毒性。
  3. 南星

    • 為方中最大量(七錢),善祛風痰、開竅閉,薑汁制後毒性減而化痰力增,助諸藥通徹經絡痰濕。
  4. 製法與服法之理

    • 皂角燒煙燻藥:皂角辛烈,燒煙穿透力強,可增強諸藥宣竄之性,並藉煙火之氣升散伏邪。
    • 含薑片嚥津服:生薑既能解毒(制砒、南星之毒),又可溫胃散寒,助藥力上行;「以津下藥」則緩和毒性,使藥物隨涎液徐徐發揮作用。
    • 服後即眠:靜臥可斂氣歸元,防藥性過散傷正,亦助痰濁沉降。

整體治療思路
此方以「毒藥攻痰」為核心,結合「煙熏升散」與「薑制緩毒」之法,針對痰飲深伏、陽氣衰微之證,通過溫熱毒烈之性破滯開結,強行通暢氣道。其邏輯類似「十棗湯」之峻劑緩投,但更偏重溫化寒痰、開竅醒神,適用於痰喘危候之急救。唯須審證精準,此屬「以毒攻病」之範疇。

傳統服藥法


雄黃1錢,雌黃1錢,硫黃1錢,信砒1錢,南星7錢。
上為末,薑汁調攤碗內,大皂角7-8條,燒煙,覆碗其上,碗極熱,煙盡,冷,取出為丸,如梧桐子大。
大人每服4丸,小兒每服1-2丸。服時含薑片,津滿口去薑,以津下藥訖,便眠。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相關疾病


咳血氣喘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咳嗽

相同名稱方劑


玉津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六三。 組成:雄黃1錢,雌黃1錢,硫黃1錢,信砒1錢,南星7錢。 主治:久年喘急,咳嗽困憊欲死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