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毒餅
ZHUI DU BING | 更多圖表
追毒餅方劑由信石、雄黃、雌黃、硃砂、輕粉五味藥物組成,其寒熱比例顯示熱性指數為23,寒性指數為10,熱性顯著高於寒性。
方中,信石、雄黃、雌黃、硃砂皆屬熱性藥物,其中以信石與雄黃的毒性及熱性最強,硃砂次之,雌黃相對較弱。 輕粉則性寒,但其寒性在這個方劑中被其他四味強烈的熱性藥物所掩蓋。因此,整體而言,追毒餅方劑的寒熱屬性為熱性偏盛。 雖然含有輕粉一味寒藥,但其寒性遠不足以抵消其他四味熱藥的強烈熱性,故方劑整體呈現明顯的熱性狀態。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心經 18%
腎經 16%
脾經 9%
肺經 9%
胃經 9%
大腸經 6%
小腸經 6%
追毒餅此方劑主要針對肝經、心經、腎經、脾經、肺經、胃經、大腸經、小腸經等八條經絡的異常進行調理。
從經絡辨證的角度來看:
- 肝經(比例 0.25): 由於此方劑在肝經的比例最高,顯示此方劑可能較適用於肝經的病變。高比例暗示可能針對肝經的實證,例如肝火上炎、肝氣鬱結等,導致的頭痛、目赤、易怒、胸脅脹痛等症狀。
- 心經(比例 0.181): 心經的相對高比例,表明此方劑可能適用於心經的病證,例如心火亢盛導致的心煩失眠、口舌生瘡等,或是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健忘等問題。
- 腎經(比例 0.16): 腎經的比例也相對較高,表示此方劑可能對於腎經的病變有所作用,例如腎陰虛導致的腰膝痠軟、頭暈耳鳴,或是腎陽虛引起的畏寒肢冷等症狀。
- 脾經(比例 0.09): 脾經的比例雖然相對較低,但仍具一定影響。可能針對脾經功能失調,例如脾虛濕困導致的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問題。
- 肺經(比例 0.09): 肺經的比例與脾經相同,表示此方劑亦可能對肺經病變有一定影響。可能針對肺氣不宣導致的咳嗽、氣喘等呼吸道症狀。
- 胃經(比例 0.09): 胃經的比例與脾經、肺經相同,顯示此方劑可能對胃經病變有影響。可能針對胃失和降導致的胃痛、噁心、嘔吐等消化道問題。
- 大腸經(比例 0.069): 大腸經的比例相對較低,可能用於處理大腸經的傳導功能失常,例如腸燥便秘或大腸濕熱導致的腹瀉。
- 小腸經(比例 0.069): 小腸經的比例與大腸經相同,表示此方劑可能對小腸經的病變有所作用,例如小腸功能失常導致的腹痛、腹瀉等問題。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追毒餅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諸般惡瘡」,尤其針對瘡口因針刺開啟後復又閉合、內生膿腫,導致局部脹痛難忍之證。其作用機理在於「追毒透膿」,即透過藥物腐蝕性與毒性,迫使閉塞之瘡口再度破開,排出膿血穢物,以緩解脹痛。此外,方中兼用解毒鎮痛之藥,輔助減輕邪毒蘊結之勢。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信石(砒霜)
- 性味辛熱大毒,為方中主藥,具強烈腐蝕性,能「爛肉追毒」。古代用於惡瘡、瘰癧,藉其毒性直接蝕去腐肉,促進膿液外泄。
雄黃、雌黃
- 雄黃(砷硫化物)辛溫有毒,能殺蟲解毒、燥濕祛痰;雌黃(三硫化二砷)功效近似,二者協同增強信石之毒性,並抑制瘡毒蔓延。
朱砂
- 甘微寒有毒,傳統用於鎮心安神,此方取其「鎮痛解毒」之功,緩解瘡毒引發的局部疼痛,並輔助抑制瘡面感染。
輕粉(氯化亞汞)
- 辛寒有毒,具攻毒殺蟲、祛腐生肌之效。其微溶性可滲入瘡口,加強信石之腐蝕力,同時抑制膿瘍惡化。
糯米糊為丸
- 以黏合諸藥,緩和毒性,使藥效緩釋於瘡口。糯米甘平,能略制諸藥峻烈之性,避免過度刺激周圍組織。
三、治療原理
此方以「毒攻毒」為核心,通過信石、雄黃等劇毒藥物直接腐蝕閉塞之瘡口,破除膿血壅滯;輔以朱砂、輕粉鎮痛解毒,減輕局部熱毒蘊結。整體藥性峻猛,意在速效,迫使瘡毒外透,符合古代「膿成則潰,腐去則生」的外科治療原則。然其毒性極強,需精準控制用量與瘡面接觸範圍。
傳統服藥法
極好信石半錢,雄黃1錢,雌黃1錢,大朱砂1錢,輕粉少許。
上為細末,糯米糊為丸,如麥粒大。
若瘡口閉合生膿,將藥入內,仍以膏藥貼之。
相同名稱方劑
追毒餅, 出處:《得效》卷十九。 組成:極好信石半錢,雄黃1錢,雌黃1錢,大朱砂1錢,輕粉少許。 主治:諸般惡瘡,因針開了口後又閉合生膿,脹痛不可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