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遷

瑞竹堂經驗方

中醫古代典籍:瑞竹堂經驗方

作者:薩遷

朝代:元朝

基本介紹:

本書十五卷,元·薩遷所撰,約刊於1326年。本書分為諸風、心氣痛、疝氣、積滯、痰飲、喘嗽、羨補、頭面、口眼耳鼻、發齒、咽喉、雜治、瘡腫、婦女、小兒共15門,採方310余首。選方較為精要,或選自各家方書,或採錄見聞中經驗效方。

內容:

瑞竹堂經驗方,元代薩遷所著。全書十五卷,分諸風、心氣痛、疝氣、積滯、痰飲、喘嗽、羨補、頭面、口眼耳鼻、發齒、咽喉、雜治、瘡腫、婦女、小兒等十五門,收方三百餘首。

本書選方較為精要,或選自各家方書,或採錄見聞中經驗效方。如諸風門中收錄的“風濕腳氣湯”,即是根據薩遷本人的經驗而成的。

瑞竹堂經驗方在元代頗為流行,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多次引用本書的方劑。清代醫家如張景岳、吳鞠通等人也對本書給予了高度評價。

瑞竹堂經驗方對後世醫學的影響很大,不少醫家在其著作中對本書有論述。如明代醫家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說:“瑞竹堂經驗方,其書精要,多所採錄。”清代醫家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說:“瑞竹堂經驗方,治溫病之要書也。”

瑞竹堂經驗方是一部臨床實用性很強的醫學著作,對後世醫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以下是本書中的一些精選方劑:

  1. 風濕腳氣湯:

【組成】

蒼朮、防風、白朮、黃芪、當歸、川芎、白芍、甘草、木瓜、獨活、牛膝、威靈仙、秦艽、薏苡仁、茯苓、澤瀉、白朮、蒼朮、防風、白朮、黃芪、當歸、川芎、白芍、甘草、木瓜、獨活、牛膝、威靈仙、秦艽、薏苡仁、茯苓、澤瀉。

【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劑。

【功效】

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主治】

風濕腳氣,症見關節疼痛、腫脹、屈伸不利。

  1. 喘嗽湯:

【組成】

杏仁、甘草、白朮、茯苓、半夏、陳皮、竹茹、枳實、前胡、蘇子、白芥子、桔梗、天花粉、甘草、杏仁、甘草、白朮、茯苓、半夏、陳皮、竹茹、枳實、前胡、蘇子、白芥子、桔梗、天花粉。

【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劑。

【功效】

宣肺止咳,平喘化痰。

【主治】

咳嗽痰多,喘息不利。

  1. 羨補湯:

【組成】

人參、黃芪、白朮、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山藥、枸杞子、天冬、麥冬、五味子、黃精、阿膠、白朮、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山藥、枸杞子、天冬、麥冬、五味子、黃精、阿膠。

【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劑。

【功效】

益氣補血,滋陰補腎。

【主治】

氣血兩虛,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心悸失眠。


原序

又序

提要

一、諸風門 (1)

一、諸風門 (2)

一、諸風門 (3)

一、諸風門 (4)

一、諸風門 (5)

一、諸風門 (6)

一、諸風門 (7)

二、心氣痛門

三、小腸疝氣門 (1)

三、小腸疝氣門 (2)

四、積滯門 (1)

四、積滯門 (2)

四、積滯門 (3)

五、痰飲門 (1)

五、痰飲門 (2)

六、喘嗽門

七、羨補門 (1)

七、羨補門 (2)

七、羨補門 (3)

七、羨補門 (4)

七、羨補門 (5)

七、羨補門 (6)

七、羨補門 (7)

七、羨補門 (8)

七、羨補門 (9)

八、瀉痢門 (1)

八、瀉痢門 (2)

九、頭面口眼耳鼻門 (1)

九、頭面口眼耳鼻門 (2)

九、頭面口眼耳鼻門 (3)

九、頭面口眼耳鼻門 (4)

十、發齒門 (1)

十、發齒門 (2)

十一、咽喉門

十二、雜治門 (1)

十二、雜治門 (2)

十三、瘡腫門 (1)

十三、瘡腫門 (2)

十三、瘡腫門 (3)

十三、瘡腫門 (4)

十三、瘡腫門 (5)

十三、瘡腫門 (6)

十四、婦人門 (1)

十四、婦人門 (2)

十五、小兒門 (1)

十五、小兒門 (2)

十五、小兒門 (3)

十五、小兒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