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遷

《瑞竹堂經驗方》~ 五、痰飲門 (1)

回本書目錄

五、痰飲門 (1)

1. 化痰丸

快脾順氣,化痰消食。

半夏(洗),南星(去皮膜),白礬,皂角(切碎),生薑

白話文:

半夏(清洗乾淨) 南星(去除外皮和膜) 白礬 皁角(切碎) 生薑

上件各一斤重,用水同煮至南星無白點為度,揀去皂角不用,生薑切作片,同半夏、南星曬乾,無日色,火焙,再加:

白話文:

上述材料各一斤重,與水一起煮,直到南星沒有白色斑點為止。取出皁角不用。將生薑切片,與半夏、南星一起曬乾。避免陽光直射,用火烘乾。然後再加入:

青皮(去穰),陳皮(去白),紫蘇子(炒),蘿蔔子(炒,別研),杏仁(去皮尖,炒,另研),乾葛,神麯(炒),麥糵(炒),糖球子,香附子(去毛)

白話文:

青皮(去除果肉),陳皮(去除內白),紫蘇子(炒熟),蘿蔔籽(炒熟,另研磨成粉),杏仁(去皮尖,炒熟,另研磨成粉),葛根(曬乾),山藥(炒熟),小麥胚芽(炒熟),砂糖丸,益母草(去除絨毛)

上件以上半斤淨,與前藥合和一處,研為細末,生薑自然汁浸,蒸餅,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臨睡、食後茶酒送下。

白話文:

上一步中的青黛半斤以上,與前面提及的藥材混合研磨成細末。使用生薑自然擠出的汁液浸泡藥末,蒸製成餅狀,搗成糊狀後製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50至70顆,在睡前或飯後,用茶或酒送服。

2. 神仙墜痰丸

治痰壅,胸痞氣湊,此藥下痰。(史府判驗。)

黑牽牛(一斤,取頭末四兩),皂角(無蟲蛀者,去皮弦,酥炙黃色,去子淨一兩六錢),生白礬(一兩二錢)

白話文:

  • 黑牽牛(500 克,取前端的粉末 200 克)
  • 皁角(無蟲蛀,去除外皮和種子,酥烤至黃色,淨重 80 克)
  • 生白礬(60 克)

上為細末,清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漸加至百丸,空心溫酒送下,看病輕重,五日、十日一服,病輕者半月一服,久服永無癱瘓之疾。

白話文:

將細碎的藥材製成藥丸,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到五十丸,逐漸增加到一百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依據病情的嚴重程度,五日或十日服用一次。病情輕微者,半個月服用一次。長期服用,可以避免癱瘓。

3. 寬中祛痰丸

治男子婦人飲食過多,色欲太過,食喜酸鹹,作成痰飲於胸膈,滿則嘔逆噁心;流則臂膊大痛;升則頭目昏眩;降則腰腳重痛;沉則左癱右瘓;輕則猛然倒地。此藥寬中理氣,祛痰搜風。

白話文:

對於男女過度飲食、縱慾,喜好吃酸鹹食物,導致胸膈間形成痰飲的人,表現症狀如下:

  • 痰飲積聚多時會引起嘔吐和噁心
  • 痰飲流動則會引起手臂疼痛
  • 痰飲上行則會引起頭暈目眩
  • 痰飲下行則會引起腰腿重痛
  • 痰飲沉積嚴重時,會導致半身不遂
  • 痰飲較輕時,會突然昏倒在地

這個藥方可以疏通胸中氣機,化痰止咳,驅逐風寒。

半夏(四兩,湯泡七次,曬乾,研為末,用生薑自然汁捏作餅子陰乾),荊芥穗(一兩),白礬(枯,一兩),麻黃(四兩,去節淨用),槐角子(一兩,麩炒),陳皮(湯洗去白,一兩),硃砂(一兩,研細,水飛過,半入藥,一半為衣)

白話文:

  • 半夏(120 克,用熱水浸泡 7 次,曬乾,研成粉末,用新鮮薑汁捏成餅子,陰乾)
  • 荊芥穗(30 克)
  • 白礬(乾燥,30 克)
  • 麻黃(120 克,去節乾淨)
  • 槐角子(30 克,用麩皮炒製)
  • 陳皮(用熱水洗淨表面白色,30 克)
  • 硃砂(30 克,研磨細致,用水漂洗過,一半用於藥物,一半用作藥衣)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臨臥,用皂角子仁炒黃,同生姜煎湯送下。忌食豬羊血豬肉、桑鵝、蘑菇、黃瓜、茄子等物。

白話文:

取細末狀的生薑,搾出自然汁液,攪拌成糊狀,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 30 丸,在空腹睡前服用。將皁角子仁炒黃,與生薑同煎成湯送服。服用期間忌食豬血、羊肉、豬肉、桑葚、鵝肉、蘑菇、黃瓜、茄子等食物。

4. 二陳湯

治痰飲為患,或嘔吐噁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發寒熱,或因食生冷。

半夏(湯泡七次),橘紅(去白,各五兩),甘草(一兩半,炒),白茯苓(去黑皮,三兩)

白話文:

半夏(用水浸泡七次)五百克,橘紅(去掉白色部分)五百克,炙甘草一百五十克,白茯苓(去掉黑色外皮)三百克。

上為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七片,烏梅一個,煎至六分,去滓,熱服,每服加竹茹如卵許大一塊同煎,食前服。

白話文:

使用㕮咀,每次服用四錢,加一盞半的水、七片生薑和一個烏梅,煎煮至剩六成,濾去渣滓,熱飲。每次服用時,加入一塊雞蛋大小的竹茹,一同煎煮,並在飯前服用。

5. 滌痰丸

治男子婦人,遠年日久,積聚痰涎,或飲酒食後,吐唾日久,面黃肌瘦,皮肉枯澀,眼無神光。又治偏正頭風,如一月服三、五服,至老無風癱之疾。(鎮江太平宣差傳。)

白話文:

治療男性和女性長期積聚的痰液,或者因飲酒飲食後長時間咳嗽吐痰,導致面色發黃、身體消瘦、皮膚乾燥、眼神無光。同時還能治療偏頭痛和正頭痛,如果每月服用三到五次,到了老年也不會有中風癱瘓的疾病。(記載在鎮江太平宣差傳中。)

好皂角(不要蟲蛀損者,一十兩,水浸一宿,去皮弦,火炙黃色,取淨末二兩五錢),豬牙皂角(一兩依皂角製法),枳殼(二兩五錢,一兩半火炒,一兩生用),黑牽牛(二兩,末)

白話文:

  • 優質皁角(不要有蟲蛀損壞的,10 兩,浸泡一夜後去除皮殼,烤至金黃色,取淨粉末 2 兩 5 錢)。
  • 豬牙皁角(1 兩,按照皁角的製作方法處理)。
  • 枳殼(2 兩 5 錢,其中 1 兩 5 錢炒焦,1 兩生用)。
  • 黑牽牛(2 兩,研磨成粉末)。

上件用朴硝五錢,井花水泡開,不用滓末,澄清,硝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臨臥,用井花水送下,量人虛實加減丸數服之。

白話文:

將朴硝五錢研磨成粉末,用井水浸泡融解,倒出清液,不要沉澱物。用硝水製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睡前用井水送服。根據病人的體質虛實,酌情增減丸數服用。

6. 控涎丹

治胸膈背項腰胯手腳隱痛,筋骨牽引釣疼,坐臥不能,走注不定。俗醫不曉,便用風藥及針灸無效。又疑是風毒結聚,以藥敷貼,亦非也。此乃痰涎積在胸膈,或令人頭痛不可舉,或神志昏鈍多睡,或飲食無味,痰唾稠黏,多流睡涎,手腳沉重,痹氣不通,以為癱瘓,亦非也。但有此疾,服此藥不數服即安。(建德察罕方戶傳。)

白話文:

用於治療胸、背、頸、腰、胯、手腳隱隱作痛,筋骨牽引疼痛,導致坐臥不安,行走時疼痛位置不定的病症。一般的醫生不懂這個病,就用驅風的藥物和針灸,都沒有效果。還有人懷疑是風毒積聚,用藥敷貼,也不正確。這種病其實是痰液積聚在胸膈所致,它可能引起頭痛,無法抬起頭;或者精神萎靡,嗜睡;或者飲食沒有味道;或者痰液粘稠,睡覺時流口水;或者手腳沉重,痺而不通,以為是癱瘓,其實不是。只要患有這種病,服用此藥幾次就會好轉。(這則醫方是察罕方戶在建德時傳授的。)

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

白話文:

甘遂(去除心核),紫大戟(去除外皮),白芥子(真品,三種等份)

上為細末,煮粥為丸,如梧桐子大,曬乾,食後、臨臥,每服五、七丸至十丸,淡薑湯送下,如痰猛氣實,加丸數不妨。

白話文:

將中藥材研成細末,煮成粥狀,搓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曬乾。每次飯後和睡前服用5-7顆,最多10顆,用淡薑湯送服。如果痰氣較嚴重,可以酌量增加服用的丸子數量。

7. 半夏湯

順陰陽,消痞滿,消酒化痰。

半夏(薑製),橘紅(去白),桔梗(炒,去蘆,各一兩),枳實(炒,半兩,去穰)

白話文:

半夏(去薑汁): 1 兩 橘紅(去皮): 1 兩 桔梗(炒熟,去蘆): 1 兩 枳實(炒熟,去瓤): 半兩

上為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半飢半飽熱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