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竹堂經驗方》~ 十五、小兒門 (4)
十五、小兒門 (4)
1. 前胡枳殼湯
瘡疹方治瘡疹,痰實壯熱,胸中煩悶,大便壯實,臥則喘急,用之屢效。
白話文: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瘡疹,適用於有痰、體溫高、胸部感到煩悶、大便硬實以及躺下時會呼吸急促的情況,使用後多見成效。
前胡(一兩),枳殼,赤茯苓,大黃,甘草(炙。以上各半兩)
白話文:
前胡(6克),枳殼,赤茯苓,大黃,甘草(炙用。以上各3克)
上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量大小加減。如身溫、脈微並瀉者不可服。
白話文:
這個藥方是粗散劑,每次服三錢,用水一大碗,煎到剩六分之一,去掉藥渣,溫熱服用,不受時間限制,根據個人體質酌量增減。如果身體發燒、脈搏微弱,而且還有腹瀉症狀,就不能服用。
2. 雄黃散
治小兒因痘瘡,牙斷生疳蝕瘡。
雄黃(一錢),銅綠(二錢)
上二味同研極細,量瘡大小干糝其上。
白話文:
治療小兒因為出痘瘡,導致牙齒斷落並產生腐蝕性瘡害。
使用雄黃一錢,以及銅綠二錢,
將這兩味藥研磨至非常細膩,然後根據瘡的大小,乾撒在瘡上。
3. 麥湯散
治水痘。
地骨皮(半分,炒),麻黃(一分,去節),甘草(炙,半分),人參(一分),滑石(半分),大黃(一分,濕紙煨熟),知母,羌活(各一分),甜葶藶(一分,用隔紙炒)
上為末,每服半錢,水一小盞,入小麥七粒,同煎至十數沸服。
白話文:
藥材:
- 地骨皮(0.5錢,炒過)
- 麻黃(1錢,去掉枝節)
- 炙甘草(0.5錢)
- 人參(1錢)
- 滑石(0.5錢)
- 大黃(1錢,用濕紙包裹煨熟)
- 知母(1錢)
- 羌活(1錢)
- 甜葶藶(1錢,隔紙炒過)
4. 四聖散
治痘疹出不快,倒靨,或小便赤色,餘熱不除。
白話文:
治療痘疹發出不順暢,痘疹逆向內收,或是小便呈現赤色,以及餘留的熱毒無法清除。
紫草,木通,甘草(炒),黃耆,枳殼(去穰)
上等分,㕮咀,每服一錢,水半盞,煎至三分,濾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白話文:
紫草 木通 甘草(炒過) 黃耆 枳殼(去除內膜)
上小兒瘡疹無正方論,雖有王譚錢氏之書,止見其方,未見其源。療之者,往往以藥宣利解散,因而耗傷真氣,遂至不救者多矣,深可痛憫。文中今將祖父秘傳方論集為一卷,公以刊行,蓋守此方三十餘年,全活甚眾,百不失一,合廣其傳,使患者無枉夭之禍,醫者有活人之功,此僕之夙心也。
白話文:
小兒生瘡疹的病症並無確定的治療方法,儘管有王清任、譚嗣同、錢乙等醫家的著作記載,但只見藥方,不見根源。治療時,常以藥物宣發疏利,導致耗傷真氣,最終導致不少患者不治,令人痛惜。因此我將祖父傳下的祕方集結成冊,公開刊行。我遵循這個方子三十多年,救治了無數患者,百試百靈。希望廣為流傳,讓患者避免夭折之禍,讓醫生有救人之功,這一直是我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