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遷

《瑞竹堂經驗方》~

回本書目錄

1. 八、瀉痢門

2. 木香湯

治赤白痢久不瘥。

黃連,木香,乾薑(各一分),乳香(半兩)

上四味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用米飲湯調服,大有效驗。

白話文:

木香湯

治療紅痢或白痢,久治不癒的病症。

使用黃連、木香、乾薑(各一份),乳香(半兩)。

將以上四種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在空腹時用米湯調服,效果顯著。

3. 香連丸

治赤白痢。

木香(一兩,一半生用,一半糯米炒,米黃為度,去米不用),黃連(一兩,一半生用,一半用茱萸炒黃色,不用茱萸)

上為細末,米粉或粟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湯送下。

白話文:

香連丸

治療紅痢和白痢。

將木香一兩,一半生用,一半用糯米炒至米黃色,去除糯米不用;黃連一兩,一半生用,一半用吳茱萸炒至黃色,去除吳茱萸不用。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用米粉或小米飯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4. 神效雞清丸

治一切瀉痢。

木香(二兩),黃連(二兩半),肉豆蔻(十個,大者)

上三味,先為細末,取雞子清搜藥作餅子,於慢火上炙令黃色變紅者,稍干,再為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湯下。

白話文:

神效雞清丸

能治療各種腹瀉、痢疾。

準備木香(二兩)、黃連(二兩半)、肉豆蔻(十個,選大的)。

將以上三種藥材先研磨成細末,然後用雞蛋清調和藥粉做成小餅狀,放在小火上烘烤,使其從黃色轉變為紅色,稍微乾燥後,再次研磨成粉末,最後用麵糊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一般。每次服用五十丸,在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5. 固腸丸

治瀉痢及泄瀉。(史橘齋家傳。)

肉豆蔻(麵裹,煨),龍骨(煅研,水飛),阿膠(蛤粉炒),赤石脂(煅七次,醋淬,研),附子(炮)乾薑(炮製),木香(濕紙裹,煨),人參(去蘆。以上各一兩),沉香(半兩,鎊,不見火),白朮(二兩,炒),訶子(去核,二兩)

上為細末,粳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米飲湯送下,服藥後覺熱,去附子加茱萸一兩,黃連一兩。

白話文:

治療腹瀉和拉肚子。(這是史橘齋的家傳秘方。)

肉豆蔻(用麵粉包裹後煨熟)、龍骨(煅燒後研磨成粉,再用水淘洗)、阿膠(用蛤粉炒過)、赤石脂(煅燒七次後,用醋淬過,再研磨成粉)、附子(炮製過)、乾薑(炮製過)、木香(用濕紙包裹後煨熟)、人參(去除蘆頭,以上各用一兩),沉香(半兩,搗成粉,不能用火處理)、白朮(二兩,炒過)、訶子(去除果核,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粳米糊製成丸子,像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如果服藥後感覺燥熱,就去除方中的附子,再加入吳茱萸一兩、黃連一兩。

6. 椒紅固腸丸

治脾胃積冷,腸鳴,大便滑泄,腹痛。

神麯(六兩,銼作小塊,炒香熟),白朮(一兩,銼,炒乾),川薑(去皮,炮干,三兩),川椒(去目,炒去汗,取紅淨,一兩半),厚朴(去粗皮,薑製,一兩),肉豆蔻(三兩,麵裹煨)

上為細末,別用蒜不拘多少,濕紙裹煨香熟,剝淨研如泥,熟湯化開,濾去滓,少入面打糊,搜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米飲湯送下,日進二服。

白話文:

椒紅固腸丸

**主治:**治療脾胃虛寒,導致腸鳴、大便稀溏滑瀉、腹部疼痛的症狀。

藥材組成:

  • 神麯(六兩,切成小塊,炒至香熟)
  • 白朮(一兩,切塊,炒乾)
  • 乾薑(三兩,去皮,炮製乾燥)
  • 川椒(一兩半,去除籽粒,炒至出汗後,取紅淨部分)
  • 厚朴(一兩,去除粗皮,用薑製過)
  • 肉豆蔻(三兩,用麵粉包裹後煨熟)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另外準備蒜,不論多少,用濕紙包裹後煨熟至香,剝去外皮,搗成泥狀。用熱水化開蒜泥,濾去殘渣,加入少量麵粉調成糊狀,再將藥粉與麵糊混合,搓揉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般。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每日服用兩次。

7. 紅豆丸

治臟腑泄瀉,名為飧泄。

麥糵(炒),半夏(湯泡七次),砂仁,神麯(炒。各一兩半),硇砂(醋化),甘草,青皮(去穰),陳皮(去白),鬱金,紅豆,藿香,棠球,蓬朮(各一兩。煨),良薑,蓽茇(各二兩),丁香(半兩,不見火)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米飲或隨物空心送下,病甚者日進三服。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叫做紅豆丸,是用來治療內臟功能失調導致的腹瀉,這種腹瀉又被稱為飧泄。

藥材包含:炒過的麥芽、用湯浸泡過七次的半夏、砂仁、炒過的神麯,各一兩半;用醋化開的硇砂;甘草、去除內層白色的青皮、去除白色內膜的陳皮、鬱金、紅豆、藿香、棠球、煨過的蓬朮,各一兩;良薑、蓽茇,各二兩;丁香,半兩(不可經過火烤)。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水煮麵糊將藥粉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般。每次服用一百丸,用米湯或根據情況在空腹時服用,病情嚴重者一天可服用三次。

8. 白朮調中丸

治脾胃不和,心下堅痞,兩脅脹滿,臍腹疼痛,噫宿腐氣,霍亂吐瀉,米穀不消,久痢赤白,膿血相雜,多日羸瘦,不思飲食。

神麯(四兩,炒),白朮(半兩),人參(去蘆),白茯苓(去皮),豬苓(去黑皮),澤瀉(各三錢)木香(二錢),官桂(一錢半,去粗皮),乾薑(炮),甘草(去皮,炙,各一兩)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淡薑湯送下。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脾胃不調和,導致心窩下感覺脹硬,兩側脅肋脹滿,肚臍周圍腹部疼痛,打嗝時有腐敗的氣味,發生霍亂吐瀉,吃下去的米飯穀物難以消化,或是長期痢疾,大便帶有紅白色黏液,甚至出現膿血混雜,多日下來身體消瘦,不想吃東西的狀況。

藥材組成是:炒過的麵粉發酵物(神麯)四兩,白朮半兩,去蘆的人參,去皮的白茯苓,去黑皮的豬苓,澤瀉,各三錢,木香二錢,去粗皮的肉桂(官桂)一錢半,炮製過的乾薑,去皮後炙烤過的甘草,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麵糊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七十顆,在空腹時用淡薑湯送服。

9. 神應丸

治水瀉、食瀉、積瀉、赤白痢,休息痢,無問遠年日近,並皆治之。

黃連(二兩,一半生用,一半熟用炒),吳茱萸(淨,二兩),罌粟殼(二兩,去筋末十分,炒黑黃色),木香(二兩,俱要用心,秤足)

上為細末,用陳倉米粉同好米醋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米飲湯送下。

白話文:

這個藥丸叫做「神應丸」,可以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腹瀉,像是水瀉、吃壞東西引起的腹瀉、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還有紅痢、白痢、以及久瀉不癒的休息痢。不論腹瀉是發生很久還是最近才開始,這個藥丸都有效。

藥丸的成分有:黃連(二兩,一半是生的,一半是炒熟的)、吳茱萸(乾淨的,二兩)、罌粟殼(二兩,去掉筋絡磨成粉,炒到黑黃色)、木香(二兩,都要仔細處理,份量要足)。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用陳年的米粉和好的米醋攪拌成糊狀,把藥粉做成丸子,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五、七十顆,在空腹的時候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