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癬皮

白癬皮

BAI XUAN PI

  • 英文名稱: Cortex Dictamni Dasycarpi Radicis Cortex Chinese Dittany Root, Root Bark, Cortexdictamni, Dense Fruit Pittany Root-Bark
  • 別名:白鮮皮,白蘚皮,羊鮮草,八股牛,北鮮皮,臭根皮,蘚皮,山牡丹,野花椒根皮,
  • 藥品來源:蕓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鮮 (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 的根皮。春秋採挖,去鬚根和外部糙皮,縱向剖開,抽去木心,切片,曬乾用。
  • 道地藥材:河北, 甘肅, 四川, 遼寧, 山東, 河南, 安徽, 江蘇, 浙江, 江西, 貴州, 陜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蒙古
  • 生長環境:山坡, 林中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03-28

白癬皮的傳統功效


1. 清熱解毒

《藥性論》謂白癬皮「治一切熱毒風,惡風,風瘡、疥癬赤爛,眉發脫脆,皮肌急,壯熱惡寒」,可清熱解毒,治療各種熱毒引起的皮膚病,如瘡癤、疥癬等。

《聖濟總錄》中「白鮮皮散」以白癬皮為君藥,配伍防風、人參、知母、沙參、黃苓等藥,治療肺藏風熱、毒氣攻皮膚瘙癢、胸膈不利、時發煩躁等症。

《日華子本草》則記載白癬皮「通關節,利九竅及血脈,並一切風痹筋骨弱乏,通小腸水氣,天行時疾,頭痛眼疼」,可通關節、利血脈,治療風痹、筋骨弱乏、小腸水氣、天行時疾、頭痛眼疼等症。

2. 止癢

白癬皮性味辛、苦,微寒。歸肺、肝經。主要成分是皮膚素,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常用於治療皮膚癬症、牛皮癬等皮膚疾病。

白癬皮止癢的機理可能是其所含的皮膚素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可以抑制皮膚炎症反應,殺滅引起瘙癢的細菌或真菌,從而緩解瘙癢症狀。

3. 清熱瀉火

白癬皮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涼血止癢,瀉火解毒。

白癬皮含皮膚素,抑制致病菌,清除體內熱毒。富含有機酸、黃酮類物質和維生素,涼血止癢。

白癬皮用於熱毒、火熱所致的疾病,如口腔潰瘍、熱淋濕病、痢疾等。亦治皮膚病,如濕疹、牛皮癬、皮膚瘙癢等。

古代典籍

4. 燥濕

古云:「白癬皮,苦寒勝濕之藥,能通行經隧脈絡。」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袪風止癢之功,用於濕熱瘡毒、肌膚潰爛、黃水淋漓、濕疹、疥癬、皮膚搔癢等證。兼有濕熱黃疸、尿赤、風濕熱痹、關節紅腫熱痛等症時,配伍茵陳、蒼朮、黃柏、牛膝等同用,共奏清熱燥濕,利膽退黃,扶鳳通痹之效。

白癬皮的現代功效


1. 抗發炎

白癬皮之主要有效成分皮膚素具抗炎之效,能減炎症反應、損傷。可制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痤瘡等疾病,緩解相關炎症反應及症狀。亦可治癒濕疹、牛皮癬、皮膚瘙癢等皮膚病,緩解相關炎症反應和症狀。

2. 抗菌、抗病毒

白癬皮中的皮膚素可消滅或抑制綠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細菌,並對手足癬、股癬等真菌感染有療效。

白癬皮的炮製


除去雜質,洗凈,稍潤,切厚片,乾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虛寒證忌服
  • 本草經集註:惡螵蛸、桔梗、茯苓、萆薢。
  • 本草經疏:下部虛寒之人,雖有濕證勿用。
  • 孕婦慎用:孕婦應該避免使用白癬皮,因為其成分可能對胎兒有一定的影響。
  • 個體過敏:對於對白癬皮過敏的人,使用時應該停止使用或減少使用量。
  • 脾虛便溏:脾虛便溏的人應該避免使用白癬皮,因為其性味寒涼,容易傷及脾胃,加重病情。
  • 外傷出血:白癬皮能夠活血化瘀,應該避免在外傷出血時使用。

白癬皮相關的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