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貼方

QI TIE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肺經 22%
胃經 16%
脾經 14%
腎經 7%
心經 6%
膽經 2%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大腸經 2%
肝經
肺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心經
膽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七貼方中包含防風,主要原因如下:

  1. 散寒止痛:七貼方用於治療風寒濕痺、肢節疼痛等症,防風性味辛溫,具有散寒解表、祛風止痛的功效,可有效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2. 通絡止痛:防風還具有通經絡、止痺痛的功效,能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從而緩解疼痛,改善肢體麻木等症狀。

因此,七貼方中加入防風,可起到散寒止痛、通絡止痺的功效,進一步增強治療效果。

七貼方中包含忍冬藤,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忍冬藤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七貼方用於治療溫病初起,邪熱犯表,症狀如發熱、頭痛、咽痛、咳嗽等,忍冬藤能清熱解表,驅散外邪,緩解患者不適。
  2. 抗菌消炎:現代研究表明,忍冬藤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抑制多種細菌和病毒的生長,有助於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促進機體恢復。七貼方中加入忍冬藤,可加強藥物的抗炎效果,加速病症消退。

七貼方中包含皁刺,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皁刺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療熱毒蘊結、癰疽疔瘡等症,與其他藥物配合可增強清熱解毒效果。
  2. 活血化瘀:皁刺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

因此,七貼方中加入皁刺,可發揮其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七貼方中包含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散風止癢:蟬蛻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散風止癢的功效。對於因風熱之邪侵襲肌膚引起的皮膚瘙癢、紅腫、瘡瘍等症狀,蟬蛻能有效緩解。
  2. 疏通經絡,活血止痛:蟬蛻能疏通經絡,活血止痛,對於因血瘀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狀,蟬蛻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七貼方中其他藥材配合蟬蛻,能夠更好地發揮其功效,治療各種皮膚病。

七貼方中包含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連翹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適用於外感熱邪、癰腫瘡毒等病症,與七貼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增強清熱解毒之效。
  2. 消腫散結:連翹還具有消腫散結之效,能化解局部組織的炎症,促進組織修復,配合七貼方中其他藥物,可有效緩解瘡瘍腫痛、腫脹堅硬等症狀。

七貼方中含有白癬皮,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白癬皮性寒,味苦,入肺、脾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七貼方以白癬皮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治療濕熱蘊結、皮膚瘙癢、瘡瘍腫毒等症狀。
  2. 抗菌消炎: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白癬皮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可抑制皮膚真菌的生長,有助於治療皮膚癬症。

綜上所述,七貼方中加入白癬皮,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和抗菌消炎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皮膚病的目的。

七貼方中加入五加皮,主要原因有二:

  1. 補益肝腎,強壯筋骨: 五加皮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強壯筋骨之效。七貼方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溼痹、筋骨疼痛,而五加皮能夠補益肝腎,增強機體抵抗力,從而起到緩解疼痛、促進恢復的作用。
  2. 活血通絡,祛風除溼: 五加皮亦具有活血通絡、祛風除溼的功效,能夠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從而加速病竈的修復,緩解疼痛和腫脹。七貼方中加入五加皮,可以增強其活血化瘀、祛風除溼的功效,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溼痹。

七貼方中包含荊芥,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疏散風熱: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解表透疹的功效。七貼方多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麻疹、風疹等外感熱病,荊芥能幫助驅散體內風熱,緩解發熱、頭痛、鼻塞等症狀。
  2. 消腫止痛: 荊芥還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作用,對於外感所致的咽喉腫痛、頭面部腫痛等症狀,亦有緩解功效。七貼方中常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配合使用,以達到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的目的。

七貼方中加入穿山甲,主要原因有二:

一、通經活絡: 穿山甲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之效。七貼方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病症,穿山甲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減輕疼痛,有助於傷勢的恢復。

二、消腫散結: 穿山甲亦有消腫散結的作用,對於傷後組織腫脹,瘀血積聚,可起到消腫散瘀之效,促進組織修復。

七貼方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七貼方常用於治療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瘡瘍腫毒。生地黃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緩解熱毒對機體的傷害,促進傷口癒合。
  2. 滋陰生津: 生地黃能滋陰生津,改善因熱毒耗傷陰液而導致的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同時,生地黃還可以促進體液生成,加速傷口癒合,防止瘡瘍潰爛。

因此,生地黃在七貼方中起到清熱涼血、滋陰生津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共同達到治療瘡瘍腫毒的功效。

七貼方中包含木瓜,主要由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消腫止痛:木瓜性溫味甘,具有消腫止痛之效,能有效緩解因跌打損傷、骨折等引起的疼痛和腫脹。七貼方旨在治療跌打損傷,木瓜的消腫止痛功效,正好可以緩解傷患處的疼痛和腫脹,促進傷患恢復。
  2. 活血化瘀:木瓜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進而幫助傷患恢復。七貼方中其他藥材,如當歸、川芎等,也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與木瓜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七貼方中包含白僵蠶,主要由於其具有以下兩方面作用:

一、祛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定驚安神之效。七貼方多用於治療小兒驚風、抽搐等症,白僵蠶可有效緩解痙攣、抑制抽搐,改善患兒症狀。

二、解毒散結:白僵蠶亦具有一定的解毒散結作用,可用於治療毒蛇咬傷、腫毒等病症。七貼方中加入白僵蠶,可增強方劑的解毒功效,提高療效。

總之,白僵蠶在七貼方中發揮着祛風止痙、解毒散結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有助於提高治療效果。

七貼方中包含薏苡仁,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利濕,健脾除濕: 薏苡仁性涼味甘,具有清熱利濕、健脾除濕之效。七貼方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主要功效,而薏苡仁的利水滲濕作用有助於去除體內濕熱,促進炎症消退,與方劑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2. 消腫排膿,生肌止痛: 薏苡仁亦有消腫排膿、生肌止痛的作用,可改善因濕熱引起的組織水腫和膿腫,並促進傷口癒合。七貼方常用於治療濕熱蘊結、瘡瘍腫毒等症,薏苡仁的藥性有助於改善相關症狀。

七貼方中包含土茯苓,主要原因在於土茯苓具有以下功效:

  1. 清熱解毒:土茯苓味甘淡性寒,可清熱解毒,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疾病,例如瘡瘍腫毒、濕疹、梅毒等。七貼方主要用於治療梅毒,而土茯苓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有效控制梅毒的毒素蔓延。
  2. 利濕排毒:土茯苓具有利濕排毒的功效,可以幫助排出體內濕熱,對於梅毒引起的濕熱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七貼方中其他藥材也具有利濕排毒的作用,土茯苓的加入可以加強整體的排毒效果。

因此,土茯苓在七貼方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清熱解毒和利濕排毒的功效對於治療梅毒具有重要意義。

主治功效


七貼方

組成

防風、忍冬藤、皂刺、蟬蛻、連翹、白癬皮、五加皮、荊芥、穿山甲、生地黃、木瓜、白僵蠶、薏苡仁、土茯苓。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dic/10198),消腫止痛。

主治

楊梅綿花瘡。

楊梅綿花瘡是一種皮膚病,主要表現為皮膚上出現紅色丘疹,丘疹上有膿性分泌物,有時會形成膿包。七貼方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楊梅綿花瘡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文獻參考

  1. 本草綱目
  2. 中醫學大辭典》
  3. 中藥學

傳統服藥法


防風1錢,忍冬1錢,皂刺1錢,蟬退(去頭足)1錢,連翹1錢,白鮮皮1錢,五加皮1錢,荊芥1錢,穿山甲(炒)1錢,生地1錢半,木瓜(去心,忌鐵)1錢半,僵蠶(炒)1錢半,皂子7個,薏苡仁3錢,土茯苓4兩。
上用水4碗,煎2碗,食遠分2次
忌牛、羊、茶、酒、醋、房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七貼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服用七貼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七貼方, 出處:《景岳全書》卷六十四。 組成:防風1錢,忍冬1錢,皂刺1錢,蟬退(去頭足)1錢,連翹1錢,白鮮皮1錢,五加皮1錢,荊芥1錢,穿山甲(炒)1錢,生地1錢半,木瓜(去心,忌鐵)1錢半,僵蠶(炒)1錢半,皂子7個,薏苡仁3錢,土茯苓4兩。 主治:楊梅綿花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