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貼方

QI TIE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脾經 20%
胃經 19%
肺經 17%
腎經 8%
心經 3%
小腸經 1%
膀胱經 1%
膽經 1%
大腸經 1%
肝經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七貼方

組成

防風、忍冬藤、皂刺、蟬蛻、連翹、白癬皮、五加皮、荊芥、穿山甲、生地黃、木瓜、白僵蠶、薏苡仁、土茯苓。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dic/10198),消腫止痛。

主治

楊梅綿花瘡。

楊梅綿花瘡是一種皮膚病,主要表現為皮膚上出現紅色丘疹,丘疹上有膿性分泌物,有時會形成膿包。七貼方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楊梅綿花瘡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文獻參考

  1. 本草綱目
  2. 中醫學大辭典》
  3. 中藥學

傳統服藥法


防風1錢,忍冬1錢,皂刺1錢,蟬退(去頭足)1錢,連翹1錢,白鮮皮1錢,五加皮1錢,荊芥1錢,穿山甲(炒)1錢,生地1錢半,木瓜(去心,忌鐵)1錢半,僵蠶(炒)1錢半,皂子7個,薏苡仁3錢,土茯苓4兩。
上用水4碗,煎2碗,食遠分2次
忌牛、羊、茶、酒、醋、房事。

方劑組成解釋


七貼方由十味中藥組成,其中防風、忍冬藤、皂刺、蟬蛻、連翹、白癬皮、五加皮、荊芥、穿山甲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生地黃、木瓜、白僵蠶、薏苡仁、土茯苓具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的功效。七貼方可以綜合發揮各味中藥的功效,從而達到治療楊梅綿花瘡的目的。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七貼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服用七貼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七貼方, 出處:《景岳全書》卷六十四。 組成:防風1錢,忍冬1錢,皂刺1錢,蟬退(去頭足)1錢,連翹1錢,白鮮皮1錢,五加皮1錢,荊芥1錢,穿山甲(炒)1錢,生地1錢半,木瓜(去心,忌鐵)1錢半,僵蠶(炒)1錢半,皂子7個,薏苡仁3錢,土茯苓4兩。 主治:楊梅綿花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