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根沙皮飲

SHUANG GEN SHA PI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4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肺經 16%
胃經 13%
脾經 13%
膀胱經 8%
心經 7%
腎經 6%
大腸經 4%
小腸經 4%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肝經
肺經
胃經
脾經
膀胱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雙根沙皮飲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解表透疹: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解表透疹之效。對於風熱感冒、麻疹、風疹等症,可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物,起到疏風解表、促進疹出之作用,有利於疾病的恢復。
  2. 止癢消腫,清熱解毒: 荊芥還具有止癢消腫、清熱解毒的作用,對於皮膚瘙癢、紅腫等症有一定療效。在雙根沙皮飲中,配合其他藥物,可起到清熱解毒、止癢消腫的效果,緩解沙皮狗的皮膚病症。

雙根沙皮飲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解表: 麻黃性溫,入肺經,具有宣肺解表、發汗散寒之效。沙皮飲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束表、肺氣鬱閉之症,麻黃可幫助疏散外邪,開宣肺氣,使寒邪從表解出。
  2. 通竅止痛: 麻黃兼入膀胱經,可通鼻竅,止頭痛。雙根沙皮飲所治病症中,常伴隨鼻塞、頭痛等症狀,麻黃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提升療效。

「雙根沙皮飲」方劑中包含「蠶砂」,主要原因有二:

  1. 利濕消腫:蠶砂性寒,味甘苦,入脾、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之效。對於濕熱蘊結、水腫脹滿等症狀,可與其他藥材配合,促進體內濕氣排出,消退水腫。
  2. 驅蟲止癢:蠶砂亦可殺蟲止癢,對於因蟲積引起的皮膚瘙癢、疥瘡等症,可配合其他驅蟲藥材,發揮驅蟲作用,改善皮膚病症。

因此,蠶砂在「雙根沙皮飲」方劑中,發揮利濕消腫、驅蟲止癢的功效,為治療濕熱蘊結、水腫脹滿、皮膚瘙癢等症狀的重要藥材。

「雙根沙皮飲」方劑中包含「白癬皮」,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白癬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對於濕熱蘊結、毒邪外侵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瘡瘍等,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 殺菌止癢: 白癬皮含有抗菌成分,能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有助於治療由細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同時,其止癢效果顯著,能緩解皮膚瘙癢症狀。

因此,白癬皮在「雙根沙皮飲」中,起到清熱解毒、殺菌止癢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皮膚病症。

雙根沙皮飲中加入五加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陽: 五加皮性溫,味辛甘,入腎、肝經,具有補腎壯陽、益氣固表之效。沙皮飲本身主治腎虛腰痛、陽痿早洩等症狀,而五加皮的加入可加強補腎壯陽之效,提高療效。
  2. 固表止汗: 五加皮還具有固表止汗的功效,可減少腎虛所致的盜汗、自汗等症狀。沙皮飲中常配伍其他固表止汗藥物,五加皮的加入可增強固表止汗之力,進一步緩解患者的症狀。

雙根沙皮飲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解表: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祛風解表、止痛止癢的功效。沙皮犬易患皮膚病,而防風可有效改善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起到祛風止癢的作用。
  2. 疏通經絡: 防風能夠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改善皮膚血液循環,有利於皮膚病的康復。此外,防風還能降低毛囊周圍的炎症反應,促進毛囊的修復。

雙根沙皮飲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血活血:當歸性溫味甘,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沙皮犬易患皮膚病,而當歸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液流向皮膚,有助於修復損傷,改善皮膚狀況。
  2. 潤燥養陰:當歸還能潤燥養陰,滋養皮膚,對於因燥熱引起的皮膚問題,如瘙癢、脫屑等,也能起到緩解作用。沙皮犬的皮膚皺褶較多,容易滋生細菌,而當歸的潤燥功效能幫助保持皮膚濕潤,減少細菌滋生。

「雙根沙皮飲」中包含大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通便:大黃性寒,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效。方中加入大黃,可針對沙皮犬體內積熱,導致的便祕、皮膚炎症等症狀,起到清熱瀉火、通腑排毒的作用。
  2. 抑制細菌生長:大黃中含有多種蒽醌類化合物,具有抑菌抗炎的作用,可抑制皮膚表面的細菌生長,減輕炎症反應,有助於改善沙皮犬的皮膚病。

「雙根沙皮飲」方劑中加入「豬牙皁」是基於其潤燥止癢、清熱解毒的功效。

豬牙皁性寒,味苦,歸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癢的功效。沙皮犬皮膚病常伴有瘙癢、紅腫、乾燥等症狀,豬牙皁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此外,豬牙皁還能活血化瘀,對於沙皮犬因皮膚病引起的局部血液循環不暢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雙根沙皮飲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天花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有效緩解沙皮病引起的皮膚紅腫熱痛、膿皰等症狀。沙皮病多因濕熱蘊結、毒邪侵襲所致,天花粉可清熱解毒,消除病源,改善皮膚狀況。
  2. 利水消腫: 天花粉同時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有助於消除沙皮病引起的皮膚水腫。沙皮病常伴有皮膚組織水腫,天花粉能利水消腫,改善水腫情況,減輕患者的痛苦。

總之,天花粉在雙根沙皮飲中發揮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有助於治療沙皮病。

雙根沙皮飲方中包含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連翹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沙皮病症多伴有發熱、紅腫等熱毒症狀,連翹可有效清熱解毒,緩解病情。
  2. 疏散風熱: 沙皮病常因風熱外侵所致,連翹兼具疏散風熱之效,可清熱解毒,同時兼顧散風止癢,有助於改善沙皮病的臨牀表現。

綜上所述,連翹在雙根沙皮飲方中發揮著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重要作用,是方劑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雙根沙皮飲」方劑中加入羌活,主要原因有二:

一、 祛風散寒,止痛止癢: 羌活性溫,味辛,入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之效。對於沙皮犬所患皮膚病,多因風寒濕邪入侵肌膚而起,羌活可驅散寒邪,舒緩疼痛,改善瘙癢。

二、 通絡止痛,消腫排膿: 羌活亦能通絡止痛,消腫排膿,對於因皮膚病引起的局部炎症、腫脹、膿液等症狀,羌活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加速傷口癒合,達到治療目的。

「雙根沙皮飲」方劑中包含「獨活」,主要原因如下:

  1. 疏風散寒,祛濕止痛:獨活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寒、祛除濕邪、止痛的效果,可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腰腿疼痛、關節痺痛、筋骨拘攣等症狀,與方劑主治的沙皮病症相符。
  2. 行氣活血,通絡止痛:獨活還具有一定的行氣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沙皮病症。

因此,獨活的加入能夠有效地改善沙皮病症的風寒濕邪、氣血瘀滯等病因,起到疏風散寒、祛濕止痛、行氣活血、通絡止痛的功效。

雙根沙皮飲中加入土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土茯苓味甘淡,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沙皮病症多伴隨發熱、腫痛等熱毒表現,土茯苓可以清熱解毒,緩解病症。

2. 除濕利關節: 土茯苓亦有除濕利關節的作用。沙皮病症常伴隨關節疼痛、腫脹等濕熱阻滯表現,土茯苓能利水滲濕,通利關節,減輕關節疼痛。

因此,雙根沙皮飲中加入土茯苓,旨在清熱解毒,除濕利關節,以達到治療沙皮病症的效果。

主治功效


雙根沙皮飲 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記載:

《解圍元藪》中記載:「雙根沙皮飲,二百另七,治初癘瘡,又治結毒下疳蛀斡。」此段文字明確指出雙根沙皮飲主要用於治療初期的癘瘡,以及結毒、下疳和蛀斡等病症。

藥材功效分析與治療原理:

綜合方劑組成藥材的藥性及功效,並結合古籍所載,可分析其治療原理如下:

  • 清熱解毒、祛風止癢: 方中白癬皮、天花粉均具有清熱解毒之效,能夠清除體內熱毒,並減輕瘡瘍所引起的紅腫熱痛。荊芥、防風則能疏散風邪,驅除外感風邪,達到止癢的作用,尤其針對瘡瘍初期發癢等症狀。
  • 燥濕解毒: 白癬皮善於燥濕,能夠針對濕熱下注所致的下疳等病症發揮作用。結合大黃之瀉下,能將體內濕熱從二便排出,加速病邪的清除。
  • 活血化瘀、消腫散結: 當歸具有活血養血之功,可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瘡瘍周圍的瘀血消散。麻黃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腫,在此可能針對瘡瘍引起的腫脹發揮作用。
  • 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蠶砂能祛風濕、止痛,可針對瘡瘍引起的關節疼痛或肢體不適。五加皮能補腎壯陽、強筋骨,可能針對瘡瘍病程中,導致的體虛乏力等情況。
  • 調和脾胃、化痰散結: 豬牙皂具有溫胃理氣之效,可針對患者脾胃虛弱或不適,起到健脾和胃,有助於藥物吸收和病情恢復的作用,化痰止咳之效,推測此處針對肺部病症有所緩解效果。

綜合分析:

雙根沙皮飲以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為主,兼具燥濕解毒、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功效。其主要作用機制在於清除瘡瘍病邪,化解濕熱、瘀滯,改善局部紅腫熱痛等症狀,同時兼顧調理脾胃,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主治病症:

綜合古籍記載及藥材功效分析,雙根沙皮飲主要適用於:

  1. 初期的癘瘡: 癘瘡初起,症見紅腫熱痛、瘙癢等症狀。
  2. 結毒: 體內毒素積聚,形成腫塊或硬結。
  3. 下疳: 濕熱下注,導致的陰部潰瘍,或生殖器潰瘍。
  4. 蛀斡: 此處應指瘡瘍病程中,出現的皮膚組織腐爛潰瘍。

總結而言,雙根沙皮飲是一個針對瘡瘍初期,以及由濕熱、風邪、瘀血等因素引起的,皮膚科常見病症的複方製劑,具有較為廣泛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荊芥根2兩,麻黃根2兩5錢,晚蠶沙5錢,白鮮皮3兩,五加皮3兩,防風1兩,當歸1兩,大黃1兩,牙皂9斤,天花粉1兩5錢,連翹1兩5錢,羌活7錢,獨活7錢,土茯苓1斤。
上均作5帖。
水煎,加酒1半溫服。先服10帖。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發汗解表的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軟性下疳

相同名稱方劑


雙根沙皮飲, 出處:《解圍元薮》卷四。 組成:荊芥根2兩,麻黃根2兩5錢,晚蠶沙5錢,白鮮皮3兩,五加皮3兩,防風1兩,當歸1兩,大黃1兩,牙皂9斤,天花粉1兩5錢,連翹1兩5錢,羌活7錢,獨活7錢,土茯苓1斤。 主治:初癧瘡及結毒、下疳、蛀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