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腸痔漏丸

TONG CHANG ZHI LO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增補內經拾遺》卷四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脾經 14%
腎經 12%
心經 12%
肝經 11%
胃經 10%
膀胱經 8%
大腸經 6%
小腸經 2%
膽經 1%
肺經
脾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通腸痔漏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之功。痔漏多因濕熱下注,導致腸道濕氣鬱積,排泄不暢。白朮健脾燥濕,可消除腸道濕氣,改善排便狀況,有助於緩解痔漏症狀。
  2. 固腸止瀉:白朮還有固腸止瀉的作用,能有效控制腹瀉,減少肛門周圍的壓力,減輕痔漏的疼痛和出血。

因此,白朮在通腸痔漏丸中起到健脾燥濕、固腸止瀉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腸道環境,緩解痔漏症狀。

通腸痔漏丸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滲濕,健脾和胃: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功效。痔漏多因濕熱下注,或脾虛濕困所致,茯苓能利水滲濕,健脾胃,從根本上改善濕熱下注的病因,有助於改善痔漏的症狀。
  2.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茯苓也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幫助消除局部炎症,緩解痔漏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通腸痔漏丸中包含當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潤腸通便: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腸道蠕動,有助於緩解痔瘡引起的便祕、疼痛等症狀。
  2. 補血滋陰,養血安神: 當歸具有補血滋陰的作用,能改善因失血或氣血不足引起的痔瘡出血、疼痛等症狀,同時也有助於安神定志,緩解因痔瘡帶來的焦慮和不安。

因此,當歸在通腸痔漏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有效改善痔瘡症狀,促進患者恢復健康。

通腸痔漏丸中含有黃柏,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燥濕: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痔漏常因濕熱下注所致,而黃柏能有效清瀉腸道濕熱,緩解痔瘡腫痛、出血等症狀。
  2. 收斂止血: 黃柏還能收斂止血,對於痔瘡出血有輔助治療作用。其苦寒之性可收斂腸道,減少滲出,達到止血的效果。

「通腸痔漏丸」方劑中包含羌活,主要是利用其 疏散風寒 的功效。

痔漏常因風寒濕邪入侵腸道,導致腸胃不和,氣血運行不暢,而引發。羌活性溫,善於 疏散風邪,祛除寒邪,能有效改善腸道寒涼之症,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腸胃不適,從而達到 通腸止漏 的目的。

此外,羌活亦具 活血化瘀 之效,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減輕痔瘡腫痛。

通腸痔漏丸中的[獨活],主要用於祛風濕、止痛。獨活具有強效的祛風濕作用,能夠緩解由於風濕引起的關節痛和痔瘡疼痛。它還具有行氣活血的效果,有助於改善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痔瘡症狀。因此,獨活的加入有助於減少痔瘡引起的疼痛和不適,促進治療。

通腸痔漏丸中的[防己],主要用於利水消腫、祛風除濕。防己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能夠幫助減少因痔瘡引起的腫脹。它還能夠祛風除濕,對於濕邪引起的痔瘡有很好的療效。防己的加入有助於改善因水腫和濕邪引起的痔瘡症狀,使[通腸痔漏丸]更加有效。

「通腸痔漏丸」方劑中加入防風,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疏風止痛: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的作用。痔漏常伴有局部疼痛、腫脹,而風寒外襲易加重病情。防風可通過疏散風寒,緩解疼痛,改善痔漏症狀。
  2. 活血化瘀: 防風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有助於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痔瘡周圍組織的瘀血狀況,減輕痔瘡腫脹、疼痛。

因此,通腸痔漏丸中加入防風,旨在通過疏風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綜合改善痔漏的症狀。

通腸痔漏丸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散風熱,止痛消腫:痔瘡常伴隨風熱之邪侵犯,導致疼痛、腫脹等症狀。荊芥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熱、止痛消腫的作用,可有效緩解痔瘡的局部症狀。
  2. 活血化瘀,止血消腫:荊芥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淤滯,同時也具有止血消腫的作用,有助於緩解痔瘡出血、腫脹等症狀。

因此,通腸痔漏丸中加入荊芥,可有效改善痔瘡的風熱、瘀血等病理因素,達到治療目的。

通腸痔漏丸中的[山豆根],主要用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山豆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能夠幫助緩解由於熱毒引起的痔瘡症狀。它能夠清除體內的毒素,減少因痔瘡引起的腫脹和不適。山豆根的加入有助於改善因熱毒引起的痔瘡問題,使[通腸痔漏丸]更具療效。

通腸痔漏丸中加入柏子仁,主要基於其潤腸通便、養血安神之功效。

柏子仁性味甘平,入心、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養血安神之效。對於腸燥便祕、痔瘡出血等症狀,柏子仁可潤滑腸道,促進排便,緩解便祕引起的痔瘡出血。同時,柏子仁還能滋養心血,安神定志,有助於改善因便祕引起的失眠、心煩等症狀。

因此,通腸痔漏丸中加入柏子仁,可起到潤腸通便、養血安神之功效,有助於治療便祕、痔瘡出血等症狀。

「通腸痔漏丸」方劑中加入白癬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燥濕止癢:白癬皮性寒燥,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能有效改善痔瘡引起的濕熱、瘙癢等症狀。
  2. 收斂止血:白癬皮亦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幫助止住痔瘡出血,並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白癬皮在「通腸痔漏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有效改善痔瘡的各種症狀,並促進其恢復。

通腸痔漏丸中加入白蒺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白蒺藜性寒,味苦,入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痔瘡常因濕熱內蘊、血脈瘀阻而發,白蒺藜可清熱解毒,消散瘀血,緩解痔瘡疼痛和腫脹。
  2. 疏肝理氣,潤腸通便:白蒺藜還可疏肝理氣,潤腸通便。痔瘡常伴有便祕,白蒺藜可促進腸道蠕動,使糞便通暢,減少痔瘡的刺激,預防加重。

通腸痔漏丸中加入赤芍,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涼血止痛: 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涼血止痛的功效。痔瘡常伴有疼痛、出血等症狀,赤芍能清熱涼血,緩解疼痛,並能止血止痛。
  2. 活血化瘀: 赤芍亦具活血化瘀之效。痔瘡形成多因氣滯血瘀,赤芍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淤血,有助於消散痔核,緩解腫脹。

因此,赤芍在通腸痔漏丸方劑中,可發揮清熱涼血、止痛止血,以及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痔瘡。

「通腸痔漏丸」方劑中加入百部,主要基於其潤腸通便、消腫止痛的功效。

百部性味甘、微苦,歸肺、大腸經。其潤肺止咳、殺蟲止癢的功能,在治療腸道疾病時,可緩解因燥熱引起的腸燥便祕,並消除痔瘡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此外,百部還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有助於預防感染。

因此,百部在「通腸痔漏丸」中,能起到潤腸通便、消腫止痛、預防感染等作用,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腸道疾病的效果。

「通腸痔漏丸」方劑中添加人參,看似矛盾,實則有其深意。

  1. 補氣益血,固本培元:人參為補氣藥,能補益元氣,改善腸胃功能,提升免疫力,從根本上改善痔漏症狀。痔漏常因氣虛血虧,腸道失固,導致肛門失控,人參能補氣血,增強腸道抵抗力,從而減少痔漏發生。
  2. 扶正祛邪,協同作用:通腸痔漏丸中,其他藥材可能偏於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等,人參則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防止藥力過於峻猛,損傷正氣,維持機體平衡,提高治療效果。

通腸痔漏丸中包含苦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清熱解毒,涼血止痛: 苦參性寒,味苦,入心、肝、大腸經,擅長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痔瘡常伴有濕熱蘊結、血脈瘀滯,而苦參可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緩解痔瘡疼痛腫脹。
  2. 殺蟲止癢,止瀉固腸: 苦參亦具殺蟲止癢之效,能抑制腸道寄生蟲,對於因寄生蟲引起的痔瘡或腸道不適有輔助治療作用。同時,苦參還有止瀉固腸功效,可改善因腸道蠕動異常而引起的痔瘡。

通腸痔漏丸中包含薏苡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利濕、健脾滲濕:薏苡仁性涼味甘,具有清熱利濕、健脾滲濕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因濕熱內蘊所致的腸道積滯、痔瘡等症狀。
  2. 消腫止痛:薏苡仁亦有消腫止痛之效,能減輕痔瘡引起的腫痛、出血等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通腸痔漏丸中加入薏苡仁,可以有效改善腸道濕熱、消腫止痛,達到通腸潤腸、緩解痔漏之目的。

通腸痔漏丸中的[天花粉],主要用於清熱解毒、潤燥止痛。天花粉具有潤燥、清熱的作用,能夠幫助緩解因痔瘡引起的乾燥、疼痛症狀。它能夠滋潤腸道,減少因腸道乾燥引起的不適。天花粉的加入有助於緩解痔瘡引起的疼痛和不適,使[通腸痔漏丸]更加有效。

通腸痔漏丸中包含玄明粉,主要原因有二:

  1. 潤腸通便: 玄明粉性寒,能瀉熱通便,潤燥滑腸,有助於清除腸道積熱和宿便,改善便祕,緩解痔瘡引起的肛門腫痛、出血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玄明粉亦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消炎止痛,抑制腸道內細菌滋生,減輕痔瘡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玄明粉在通腸痔漏丸中扮演著潤腸通便、清熱解毒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痔瘡症狀,促進恢復。

主治功效


通腸痔漏丸: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通腸痔漏丸,是一種中醫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白朮、茯苓、當歸、黃柏、羌活、獨活、防己、防風、荊芥、山豆根、柏子仁、白癬皮、白蒺藜、赤芍、百部、人參、苦參、薏苡仁、天花粉、玄明粉。

白朮:

  • 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茯苓:

  • 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當歸:

  •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黃柏:

  • 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羌活:

  • 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獨活:

  • 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防己:

  • 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等功效。

防風:

  • 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荊芥:

  • 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山豆根:

  • 清熱解毒、瀉火驅蟲、殺蟲、解毒等多種功效。

柏子仁:

  • 安神鎮靜、止血、固澀固表、生津止渴、潤燥滑腸、補氣補陰等功效。

白癬皮:

  • 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和止癢的功效。

白蒺藜:

  •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赤芍:

  •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百部:

  • 止咳化痰、驅蟲殺蟲、潤肺、止咳平喘等功效。

人參:

  • 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苦參:

  • 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等功效。

薏苡仁:

  • 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的功效。

天花粉:

  • 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玄明粉:

  • 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通便、利水消腫、潤燥、軟堅、利尿通便等功效。

總結:通腸痔漏丸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適用於各種痔瘡引起的疼痛、出血、瘙癢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白朮(麩炒)、白茯苓(焙)、當歸(酒洗、銼破、不得見火)、黃柏(炒)、羌活(炒)、獨活、防己(焙)、防風、定風草(即獨活苗、生用)、荊芥(生)、山豆根(不見火)、柏子仁(生)、白鮮皮(醋炒)、白蒺藜(生)、赤芍(醋炒)、百部(醋炒)1兩,人參5錢(焙,日久加至1兩),苦參5錢(炒),薏苡仁5錢(焙),天花粉2兩(炒燥),玄明粉1錢(重者加至3錢)。
上各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0丸,蓮肉湯送下,每日3次。服至12兩愈,重者不過1斤。
忌煎炒、酒色、氣惱。
方中白朮至赤芍 15味藥用量原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出現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

相同名稱方劑


通腸痔漏丸, 出處:《增補內經拾遺》卷四。 組成:白朮(麸炒)、白茯苓(焙)、當歸(酒洗、銼破、不得見火)、黃柏(炒)、羌活(炒)、獨活、防己(焙)、防風、定風草(即獨活苗、生用)、荊芥(生)、山豆根(不見火)、柏子仁(生)、白鮮皮(醋炒)、白蒺藜(生)、赤芍(醋炒)、百部(醋炒)1兩,人參5錢(焙,日久加至1兩),苦參5錢(炒),薏苡仁5錢(焙),天花粉2兩(炒燥),玄明粉1錢(重者加至3錢)。 主治:痔漏。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