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痹解毒湯

JUAN BI JIE D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7%
肺經 17%
肝經 12%
胃經 12%
心經 11%
腎經 7%
小腸經 4%
膀胱經 4%
大腸經 3%
脾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蠲痹解毒湯」,主要成分是:薑黃、羌活、白癬皮、赤芍、當歸、白朮、茯苓、白芷、皁莢。

白癬皮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和止癢的功效。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中藥皁莢味苦、性溫,具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

薑黃具有破血消癥、止血、理氣行氣、降氣、通經、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祛風除濕等功效。

蠲痹解毒湯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的功效,主治楊梅瘡、肢節拳攣。

楊梅瘡是一種皮膚病,症狀是皮膚出現紅色或紫色的腫塊,狀似楊梅。

肢節拳攣是指四肢關節屈曲攣縮,不能伸展。

蠲痹解毒湯中的中藥材具有多種功效,可以清除體內的毒素,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關節功能,從而治療楊梅瘡和肢節拳攣。

傳統服藥法


薑黃4分,羌活4分,白蘚皮4分,赤芍藥4分,當歸4分,白朮5分,茯苓3分,白芷3分,皂角子(炒)3分。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薑黃、羌活、白癬皮、赤芍、當歸、白朮、茯苓、白芷、皂莢等中藥組成。薑黃具有祛風除濕、解毒散結的功效;羌活具有祛風除濕、散寒通絡的功效;白癬皮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赤芍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白芷具有祛風除濕、通竅止痛的功效;皂莢具有祛風除濕、解毒散結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蠲痹解毒湯, 出處:《保嬰撮要》卷十二。 組成:薑黃4分,羌活4分,白藓皮4分,赤芍藥4分,當歸4分,白朮5分,茯苓3分,白芷3分,皂角子(炒)3分。 主治:楊梅瘡。肢節拳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