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白散

WU BA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胃經 26%
脾經 20%
肝經 20%
心經 6%
肺經
胃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五白散」,主要成分為:白芷、白癬皮、白笈、白薇、白蘞,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祛風散寒、化腐生肌等功效,主治癰疽發背、熱氣盛、背部紅腫,即使穿破潰爛也不容易癒合,婦女乳房患有癰疽等疾病。

白及味苦辛、氣寒,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活血化瘀、止血、化腐生肌等功效。白及能促使血小板聚集,適用於經期、創傷性出血。

白薇味寒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清虛熱、清熱利尿、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清肺熱利咽、滋陰潤燥、消腫排毒等功效。主治虛熱咳嗽、肺燥乾咳、陰虛盜汗、熱病煩渴、熱淋、血淋、癰疽腫毒、肺熱吐血、老年咳嗽、熱淫於內、血熱傷中、淋露不止等症。

白癬皮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和止癢的功效。它可以治療濕熱瘡毒、瘡癤、疥癬等皮膚疾病,此外,它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療口腔潰瘍、熱淋濕病、痢疾等熱毒火熱所致的疾病。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白芷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白蘞具有清熱解毒、解毒、清熱瀉火、化腐生肌、散結、活絡止痛、斂瘡等藥效。白蘞中的活性成分能促進機體代謝、解毒,修復受損細胞和組織,有助於治療中毒性疾病、化學毒素中毒、病毒感染等。白蘞還可促進細胞再生,修復受損細胞,具有抗氧化作用,保護細胞和組織不受氧化損傷,有助於傷口癒合和皮膚再生。白蘞中的消腫止痛、化瘀散結的有效成分可以促進細胞再生,加速損傷部位的復原。白蘞還具有消腫止痛、斂瘡生肌之效,常與其他中藥同用,可收斂瘡口,促進癒合。

總之,中藥方劑「五白散」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祛風散寒、化腐生肌等功效,主治癰疽發背、熱氣盛、背部紅腫,即使穿破潰爛也不容易癒合,婦女乳房患有癰疽等疾病。該方劑由五種中藥組成,分別是白及、白薇、白癬皮、白芷和白蘞,每種中藥都具有獨特的藥效,共同發揮作用,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白附子(炮)1兩,白僵蠶(炒)1兩,白蒺藜(炒)1兩,白鮮皮1兩,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3兩。
上為細散。
每服1錢匕,空心、臨臥溫酒調下。

方劑組成解釋


  • 白芷: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的功效。
  • 白癬皮: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 白笈: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的功效。
  • 白薇: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 白蘞: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相關疾病


乳房硬結乳腺炎乳房腺體瘤癤和癰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五白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八四。 組成:香白芷、白鮮皮、白及、白薇、白蘞各等分。 主治:癰疽發背,熱盛赤腫,及穿潰不癒,婦人乳癰等疾。

五白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一。 組成:白附子(炮)1兩,白僵蠶(炒)1兩,白蒺藜(炒)1兩,白鮮皮1兩,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3兩。 主治:皮膚風癢,晝夜不止。

五白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四。 組成:白及半兩,白芷半兩,白僵蠶半兩(炒去絲嘴),白蘞半兩,白芍藥半兩,天南星半兩,赤小豆1分。 主治:打撲閃肭,及風熱攻註,一切腫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