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天花青露散方中包含白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白芨性寒,味甘微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天花為熱毒病,易引起肺熱咳嗽,白芨可清熱解毒,緩解肺熱,並止咳化痰,幫助患者恢復。
- 收斂止血,生肌斂瘡:白芨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斂瘡的作用。天花病程中可能出現出血、潰瘍等症狀,白芨可幫助止血,促進傷口癒合,加速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白芨在天花青露散方中發揮清熱解毒、止咳化痰、收斂止血、生肌斂瘡等多重功效,幫助治療天花病。
天花青露散中加入白蘞,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白蘞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熱證,如天花、麻疹、丹毒等。天花爲熱毒病,白蘞可清熱解毒,使邪氣消散,防止病情加重。
- 利濕止瀉,健脾止嘔:白蘞還具有利溼止瀉、健脾止嘔的功效。天花患者常伴有嘔吐、腹瀉等症狀,白蘞可通過健脾止嘔、利溼止瀉,緩解患者的腸胃不適,提高抵抗力。
綜上所述,白蘞在天花青露散中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利溼止瀉、健脾止嘔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天花病症,緩解患者症狀,提高治療效果。
天花青露散中包含白薇,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白薇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天花為烈性傳染病,症狀多為高熱、發疹、毒盛,白薇可清解熱毒,緩解病情。
- 涼血止血:天花患者常伴有血熱妄行,皮疹出血等症狀,白薇可涼血止血,抑制皮疹擴散,減輕患者痛苦。
總而言之,白薇在天花青露散中發揮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有助於控制病情,促進患者康復。
天花青露散中加入白芷,主要原因如下:
- 解毒散瘀:白芷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散瘀之效。天花病症常伴隨毒邪入侵,白芷能解毒消腫,改善因病毒感染引發的皮疹和炎症。
- 宣通鼻竅:白芷能宣通鼻竅,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狀,有助於呼吸順暢,緩解天花病症所致的呼吸道不適。
白芷在方劑中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解毒散瘀、宣通鼻竅的功效,幫助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天花青露散中包含白癬皮,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白癬皮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癢的功效。天花為熱毒之症,白癬皮可清熱解毒,消散天花毒素,緩解患者高熱、發疹等症狀。
- 燥濕止癢: 天花患者常伴有皮膚瘙癢,白癬皮具有燥濕止癢的作用,可有效減輕患者的皮膚不適,促進病竈癒合。
因此,白癬皮在治療天花中起着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重要作用,是天花青露散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天花青露散中加入芒硝,乃取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
芒硝味苦鹹寒,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軟堅散結、消腫止痛之功。天花為烈性傳染病,症狀多為高熱、發斑、口渴、喉痛等,芒硝可清熱解毒,緩解患者的熱毒症狀。
此外,芒硝亦能消腫止痛,對於天花引起的皮疹、膿皰、潰瘍等症狀亦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因此,天花青露散中加入芒硝,有助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改善患者的病情。
天花青露散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與天花病症相契合。
天花為一種烈性傳染病,症狀包括高熱、發疹、膿皰等,伴隨有毒熱內蘊、血分壅滯。青黛性寒,能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涼血止血,可有效控制天花發熱、疹子蔓延等症狀,並防止毒熱內陷,避免病情加重。
此外,青黛還具有抗菌作用,可抑制天花病毒的繁殖,有助於疾病的康復。
天花青露散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天花為熱毒病,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能有效抑制天花病毒的繁殖和蔓延,減輕病情。
- 涼血止血:天花患者常伴有血熱妄行、出血不止等症狀,黃柏能涼血止血,可緩解出血癥狀,促進傷口癒合,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天花青露散」方劑中加入「龍骨」,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鎮驚止痙:龍骨味甘鹹、性涼,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止痙的功效。天花為熱毒之邪,常伴發高熱、神昏譫語、抽搐等症狀,龍骨可清熱解毒,鎮定神經,緩解痙攣,輔助治療天花。
- 固表止汗:龍骨亦有收斂固表的作用,可防止患者因高熱、毒邪外泄而汗出過多,進一步減輕病情。
總之,龍骨在「天花青露散」中發揮清熱解毒、鎮驚止痙、固表止汗的作用,有效改善天花患者的症狀,促進疾病康復。
「天花青露散」方劑中包含「天花粉」,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天花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可有效對抗天花病毒引起的熱毒症狀,緩解發熱、咽痛、口渴等不適。
- 生津止渴: 天花病症常伴有津液虧損、口乾舌燥等症狀,天花粉能滋陰生津,利咽止渴,緩解患者口乾乏力的情況。
總體而言,天花粉在「天花青露散」中發揮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天花患者的症狀,促進其康復。
天花青露散中使用大黃,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的功效。
天花屬熱毒病,病程中易出現高熱、神昏、口渴、便祕等症狀。大黃苦寒,能清熱瀉火,並能促進腸蠕動,通便排毒,有助於清除體內熱毒,緩解便祕,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
同時,大黃還能活血化瘀,有助於清除因熱毒侵襲而導致的瘀血,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病情。因此,天花青露散中使用大黃,能夠有效地治療天花病,起到清熱解毒、通便排毒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天花青露散主治「一切腫毒」,即廣泛適用於各種癰疽瘡瘍、紅腫熱痛之症。其功效核心在於「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斂瘡生肌」,透過外敷圍藥形式,針對未潰之腫毒可促其消散;若已化膿,則圍束毒勢、留頭排膿,避免擴散,並輔以替針膏刺破引流,體現「圍藥療法」的傳統外科思路。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清熱解毒組
- 大黃、黃柏、樸消、青黛:大黃瀉熱逐瘀,黃柏清下焦濕熱,樸消軟堅瀉火,青黛涼血解毒,四者協力清解熱毒,緩解局部焮紅灼痛。
- 白鮮皮、白薇:清熱燥濕兼祛風,針對熱毒挾濕之皮膚腫癢。
消腫散結組
- 天花粉(瓜蔞根)、白芷:天花粉清熱排膿,白芷散風消腫,二者擅長疏通壅滯,促進瘡毒消散。
- 青露(可能是青蒿露或荷葉露):取其清熱透散之性,助藥力滲透皮腠。
斂瘡生肌組
- 白及、白蘞、老龍骨:白及收斂止血、白蘞散結止痛,老龍骨(煅用)收濕斂瘡,三者合用可促瘡口癒合,減少膿液滲出。
配伍特點與原理
- 醋蜜調敷:醋能軟堅散結,蜜可潤緩藥性並黏合藥粉,使藥力持久附著患處。
- 圍藥思路:通過外敷形成「藥力屏障」,約束熱毒蔓延(留頭設計兼顧排毒),體現「截斷病勢」的傳統外科智慧。
推論延伸應用
此方寒涼清解為主,適於陽證腫毒(紅腫熱痛明顯)。組成中多白色藥物(白及、白蘞等),暗合中醫「白屬氣分」理論,強化行氣散結之效;而青黛、大黃等色深藥物,則入血分涼血,形成氣血兩清格局,符合「腫毒乃氣血壅滯」的病機認知。
傳統服藥法
白及1兩,白蘞1兩,白薇1兩,白芷1兩,白鮮皮1兩,樸消1兩,青黛1兩,黃柏1兩,老龍骨1兩,天花粉3兩,青露3兩,大黃4兩。
上為細末,醋、蜜調勻。
如疽毒未成,則當頭罨退;若已成,四面圍之,中留頭,用替針膏貼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天花青露散, 出處:《準繩·瘍醫》卷一。 組成:白及1兩,白蘞1兩,白薇1兩,白芷1兩,白鮮皮1兩,朴消1兩,青黛1兩,黃柏1兩,老龍骨1兩,天花粉3兩,青露3兩,大黃4兩。 主治:一切腫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