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分經
中醫古代典籍:本草分經
作者:姚瀾
朝代:清朝
基本介紹:藥學著作。四卷。清·姚瀾(又名維摩和尚)撰。刊於1840年。本書按藥物歸經理論進行編寫。將藥物分成通經絡的藥物(即按照十二經及奇經循行的藥物)與不循經絡的雜品。並用簡明的註文形式闡述藥性、主治等內容。書中附臟腑內景圖、十四經穴歌及經脈穴圖、總類便覽(依據草類、木類等藥物分類法排列的藥性索引)、同名附考(即藥的別名)。現存多種清刻本,及1921年、1923年、1925年鉛印本等。
本草分經,清代姚瀾撰。姚瀾,字維摩,號雲巢,又號雲巢居士,浙江嘉興人。生於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卒於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姚瀾幼年出家,精研佛學,後來又研習醫學,著有《本草分經》、《本草分經圖說》、《本草分經附圖》、《本草分經索引》、《本草分經同名附考》、《本草分經總類便覽》、《本草分經臟腑內景圖》、《本草分經十四經穴歌》、《本草分經經脈穴圖》、《本草分經醫方集成》等書。
本草分經是一部按藥物歸經理論編寫的藥學著作。全書分為四卷,共收載藥物1200餘種。第一卷論述藥物歸經理論,第二卷論述通經絡的藥物,第三卷論述不循經絡的雜品,第四卷論述藥物炮製方法。本書用簡明的註文形式闡述藥性、主治等內容,並附有臟腑內景圖、十四經穴歌及經脈穴圖、總類便覽、同名附考等資料,對後世藥學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本草分經是清代藥學著作中較有影響的一部,對後世藥學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它以藥物歸經理論為基礎,將藥物分成通經絡的藥物和不循經絡的雜品,並用簡明的註文形式闡述藥性、主治等內容。書中附有臟腑內景圖、十四經穴歌及經脈穴圖、總類便覽、同名附考等資料,對後世藥學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本草分經是一部重要的中醫藥典籍,它對後世中醫藥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本草分經問世之前,中醫藥學的發展主要依靠經驗的積累和總結。本草分經的問世,為中醫藥學的理論化和系統化奠定了基礎。本草分經的內容豐富,涵蓋了中醫藥學的各個方面,包括藥物學、方劑學、針灸學等。本草分經的編寫體例嚴謹,內容翔實,是一部難得的學術著作。
本草分經的問世,標誌著中醫藥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本草分經的出現,為中醫藥學的理論化和系統化奠定了基礎。本草分經的內容豐富,涵蓋了中醫藥學的各個方面,包括藥物學、方劑學、針灸學等。本草分經的編寫體例嚴謹,內容翔實,是一部難得的學術著作。
本草分經的問世,對後世中醫藥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促進了中醫藥學的理論化和系統化,為中醫藥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草分經是一部重要的中醫藥典籍,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研究。
序 (1)
原敘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1)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2)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3)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4)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5)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6)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7)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8)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9)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10)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11)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12)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13)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14)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15)
- 蚺蛇膽
- (熱)肉果
- 紅豆蔻
- 蘄艾
- 烏頭
- 桂心
- 吳茱萸
- 川椒
- 乾薑
- (補)慄
- 牛乳
- 羊乳
- 豬腸
- 阿膠
- (和)砂仁
- 連翹
- 土茯苓
- 旋覆花
- 榆白皮
- 訶子
- 杏仁
- 薤白
- 罌粟殼
- 赤石脂
- 禹餘糧
- 龍骨
- (攻)大黃
- 皂角
- 雷丸
- 桃仁
- 元明粉
- 芒硝
- 朴硝
- (散)升麻
- 秦艽
- 白芷
- 麻黃
- (寒)黃芩
- 白頭翁
- 漏盧
- 鮮生地
- 木通
- 山豆根
- 馬兜鈴
- 薔薇根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16)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17)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18)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19)
- 人中黃
- 金汁
- (熱)肉果
- 蓽茇
- 良薑
- 白附子
- 丁香
- 炮姜
- 大茴香
- 鍾乳
- (補)炙甘草
- 黃耆
- 蛇床子
- 胡桃
- 扁豆
- 秋石
- (和)廣木香
- 香附
- 白豆蔻
- 藿香
- 連翹
- 萆薢
- 杏仁
- 枇杷
- 藕
- 薤白
- 蒸餅
- 百藥煎
- (攻)牽牛子
- 防己
- 蜀黍
- 青皮
- 芒硝
- 朴硝
- 蓬砂
- (散)防風
- (寒)地榆
- 黃連
- 胡連
- 黃芩
- 知母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20)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21)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22)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23)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24)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25)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26)
- 豬脬
- (和)砂仁
- 紫菀
- 榆白皮
- 赤茯苓
- 赤小豆
- 赤石脂
- 雞肫皮
- (寒)白蘚皮
- 漏盧
- 瞿麥
- 燈心
- 鮮生地
- 木通
- 海金沙
- 車前草
- 川楝子
- 梨
- (補)紫河車
- (和)烏藥
- 豬苓
- 茯苓
- 琥珀
- 蠶繭
- (攻)葶藶
- 防己
- (散)前胡
- 羌活
- 防風
- 藁本
- 麻黃
- 桂枝
- (寒)知母
- 龍膽草
- 白蘚皮
- 茵陳
- 花粉
- 澤瀉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27)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28)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29)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30)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31)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32)
- 龍膽草
- 知母
- 丹皮
- 萹蓄
- 鮮生地
- 天冬
- 旱蓮草
- 澤瀉
- 黃柏
- 女貞子
- 地骨皮
- 老鼠刺
- 蒲公英
- 敗醬
- 豬膚
- 象牙
- 牡蠣
- 蛤粉
- (熱)蘄艾
- 丁香
- 沒石子
- 原蠶蛾
- (補)淫羊藿
- 瑣陽
- 肉蓯蓉
- 益智仁
- 蛇床子
- 仙茅
- 胡桃
- 韭子
- 陽起石
- 鹿茸
- 桑螵蛸
- (和)沉香
- (攻)牽牛子
- (熱)破故紙
- 附子
- 天雄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33)
- 胡盧巴
- 肉桂
- 川椒
- 大茴香
- 石硫黃
- (補)當歸
- 白芍
- 鹿角
- 牛髓
- 豬脊髓
- 龜板
- (和)川芎
- 澤蘭
- 廣木香
- 香附
- 紫石英
- (攻)王不留行
- 桃仁
- (散)升麻
- 柴胡
- 羌活
- 藁本
- (寒)白薇
- (熱)附子
- 吳茱萸
- (補)旋葍
- 南燭
- 榛子
- 南瓜
- 黍
- 稷
- 粱
- 小米
- 秫
- 穇子
- 高粱
- 玉蜀黍
- 菰米
- 東牆子
- 蓬草子
- 𦬣草米
- 蒒草子
- 稗
- 粥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34)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35)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36)
- 胡蘿蔔
- 紫菜
- 蓬蒿菜
- 薺菜子
- 白菜
- 油菜
- 黃花菜
- 龍鬚菜
- 葫蘆
- 茄子
- 香芋
- 芋艿
- 炊單布
- 香蕈
- 蘑茹
- 黃豆
- 豌豆
- 黎豆
- 蕎麥
- 野麥
- 穬麥
- 米醋
- 自然銅
- 古文錢
- 密陀僧
- 白礬
- 綠礬
- 煤炭
- 無名異
- 石燕
- 石蟹
- 立春節雨水
- 小滿芒種白露三節雨水
- 梅雨水
- 端午午時雨水
- 神水
- 寒露冬至大寒小寒四節雨水
- 臘日雨水
- 液雨水
- 霜
- 臘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