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分經》~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22)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22)
1. 萸肉
見腎補。
白話文:
可以補腎。
2. 白糖
見脾補。
白話文:
白糖,它對脾臟有滋補的作用。
3. 韭子
見腎補。
白話文:
韭菜子,有補腎的功效。
4. 冬瓜子
見脾寒注。
白話文:
請參考脾寒的說明。
5. 胡麻
甘平,補肝腎填精髓,潤五臟,涼血益血,療風解毒滑腸。按:胡麻有四稜六稜七八稜之別,因地土肥瘠而然,八稜者名巨勝子,舊說胡麻即脂麻脂俗作芝,而近時名家方論胡麻與黑芝麻往往並用,則明是二物矣芝。麻功用略同,皮肉俱黑,徽州產者良。麻油涼血生肌,滑胎療瘡。亞麻即壁蝨胡麻,甘微溫,氣惡不堪食,治大風瘡癬。
白話文:
胡麻,味甘性平,能夠補益肝腎、填補精髓,滋潤五臟,涼血並增加血液,治療風邪、解毒、潤滑腸道。
說明:胡麻有四稜、六稜、七八稜的區別,這是因為土地肥沃程度不同造成的,八稜的胡麻叫做巨勝子。過去認為胡麻就是脂麻(俗稱芝麻),而現在的醫家在方劑中常常將胡麻和黑芝麻並用,可見它們是兩種不同的東西。芝麻的功效與胡麻大致相同,皮肉都是黑色的,徽州產的品質較好。麻油能涼血、促進肌肉生長、潤滑胎兒、治療瘡瘍。亞麻又叫壁蝨胡麻,味甘性微溫,氣味不好,不適合食用,可以用來治療麻風病、瘡癬等皮膚病。
6. 雞
甘溫屬木,補虛溫中動風,煮汁性滑而濡。烏骨雞甘平,屬水能益肝腎退熱補虛,治肝腎血分之病。雄雞冠血治中惡驚忤,塗口眼歪斜用老者。雞蛋甘平,補益氣血,散熱止嗽。痢哺雞蛋殼敷瘡毒。蛋內白皮治久咳結氣。雞屎白微寒,下氣消積,通利大小便,治蠱脹米症。
白話文:
雞肉味甘性溫,五行屬木,能補虛、溫暖中焦脾胃,但容易生風。煮汁飲用,其性質滑潤。烏骨雞味甘性平,五行屬水,能補益肝腎、退熱補虛,治療肝腎血分方面的疾病。公雞的雞冠血能治療中風、驚嚇等症狀,若要塗抹治療口眼歪斜,要用老雞的雞冠血。雞蛋味甘性平,能補益氣血、散熱止咳。用哺育母雞的蛋殼敷在瘡毒上可以治療。雞蛋內的白色薄膜可以治療久咳和胸悶。雞屎白性微寒,能降氣、消除積食、通利大小便,治療蠱脹米症等疾病。
7. 牛筋
補肝強筋,益氣力續絕傷。
白話文:
牛筋可以補養肝臟,強健筋骨,增補氣力,並能接續斷裂的損傷。
8. 羊肝
青色者補肝明目。膽苦寒,點目良。
白話文:
青色的羊肝可以滋養肝臟、使眼睛明亮。羊膽味道苦、性寒,用來點眼睛效果很好。
9. 阿膠
見肺補。
白話文:
阿膠這藥材,對肺有滋養補益的作用。
10. 桑螵蛸
見腎補。
白話文:
指的是桑螵蛸這味藥材,具有補腎的功效。
11. 鱉甲
鹹寒屬陰,入肝補陰除熱,散結軟堅,治肝經血分之病,為瘧家要藥。鱉肉涼血補陰,治瘧痢,忌莧菜勿同食。
白話文:
鱉甲,味鹹性寒,屬於陰性藥材。它主要作用於肝經,能夠滋養肝陰、清除體內熱邪,並有散開凝結、軟化堅硬腫塊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肝經血分方面的疾病,是治療瘧疾的重要藥物。
鱉肉也有涼血滋陰的作用,可以用來治療瘧疾和痢疾。但要注意,吃鱉肉時不要同時食用莧菜。
12. 吐鐵
甘酸鹹寒,補肝腎益精髓。
白話文:
味道甘甜、酸澀、鹹味的藥材,性質偏寒涼,可以滋補肝腎,增益精氣骨髓。
13. (和)三七
見胃和。
白話文:
用於治療胃部不適。
14. 川芎
見膽和。
白話文:
川芎,能調和膽氣。
15. 澤蘭
見脾和。
白話文:
澤蘭,它的藥性歸脾經,有調和脾臟的功效。
16. 鬱金
見肺和。
白話文:
鬱金這味藥,可以調和肺氣。
17. 廣木香
見三焦和。
白話文:
廣木香,主要作用是調和三焦的氣機。
18. 延胡索
辛苦溫,入肺脾心包肝,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活血利氣,治諸痛,生用破血,酒炒調血。
白話文:
延胡索的藥性是辛苦、溫熱的,主要作用於肺、脾、心包、肝等經脈。它能疏通血液中的氣滯,以及氣中的血滯,有活血通氣的功效,可以治療各種疼痛。生用時,藥性較強,能破血散瘀;用酒炒過後,藥性變得溫和,能調和氣血。
19. 青蒿
苦寒芬芳,入肝膽血分,除骨髓蒸熱陰分伏熱,清暑解穢明目,治鬼疰用子。
白話文:
青蒿,味道苦、性寒,帶有獨特的香氣。它主要作用於肝臟、膽腑和血液系統,可以清除骨髓深處的虛熱,以及陰經潛藏的伏熱。青蒿還能清解暑熱、消除穢濁之氣、使眼睛明亮。在治療鬼疰病(類似現代的傳染病或精神疾病)時,則會使用它的種子。
20. 玫瑰花
氣味甘平,香而不散,肝病用之多效,蒸露尤佳。
白話文:
味道甘甜平和,香氣濃郁卻不散發,對於肝臟疾病有很好的療效,用蒸餾的方式提取露水效果更佳。
21. 牛膝
見腎和。
白話文:
牛膝這味藥材,它的藥性可以作用於腎臟。
22. 甘菊花
甘苦微寒,能益肺腎以制心火而平肝木,祛風除熱明目,散濕痹,花小味苦者名苦薏,非真菊也。
白話文:
甘菊花,味道甘苦,性微寒。它能夠補益肺腎,來抑制心火,平息肝木的亢盛。還能祛除風邪、退散熱氣、使眼睛明亮,散除濕痹引起的痠痛。花朵小且味道苦的,叫做苦薏,並不是真正的甘菊花。
23. 益母草
見心包和。
白話文:
益母草的藥性,可以調和心包經的氣血。
24. 萆薢
見胃和。
白話文:
它能調和胃氣。
25. 菝葜
見胃和。
白話文:
能調和胃氣。
26. 鉤藤
甘微苦微寒,除心熱,主肝風相火之病,風靜火息則驚癇眩暈斑疹諸症自平,祛風而不燥,中和之品,久煎則無力。
白話文:
鉤藤味甘帶點微苦,藥性微寒,可以清除心火的熱。主要治療肝風與相火(一種虛火)引起的疾病。當風平息、火氣消退,那麼像驚厥、癲癇、頭暈、斑疹等症狀自然就會平復。它能祛風,但不會過於乾燥,性質平和。不過,如果煎煮太久,藥效就會減弱。
27. 蒲黃
見心包和。
白話文:
蒲黃,用於治療心包的疾病時,可以使其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