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分經》~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25)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25)
1. 青黛
見通行寒。
白話文:
青黛性寒。
2. 射干
見肺寒。
白話文:
射干:治療肺寒。
3. 車前子
見膀胱寒。
白話文:
車前子:治療膀胱寒冷症狀。
4. 槐實
見大腸寒。
白話文:
槐實適用於大腸寒症。
5. 女貞子
甘苦涼,益肝腎除火,純陰至靜,必陰虛有火者方可用。按:女貞冬青古作二種,實一物也。
白話文:
女貞子味甘苦性涼,能滋補肝腎、清瀉虛火。其性屬陰寒,作用平和,只有陰虛火旺的人才能使用。古籍中記載的女貞子和冬青,其實是同一种植物。
6. 蘆薈
大苦大寒,涼肝鎮心,功專清熱殺蟲,治驚癇濕癬,波斯國木脂也。
白話文:
蘆薈味苦性寒,能清熱瀉火、鎮靜安神,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和殺蟲,用於治療驚癇、濕疹等症。蘆薈原產波斯(今伊朗)。
7. 密蒙花
甘而微寒,潤肝燥,專治目疾。
白話文:
密蒙花味甘微寒,能滋潤肝臟,治療因肝燥引起的目疾。
8. 秦皮
苦寒性澀,除肝熱,治風濕諸痹,止痢解天蛇毒。
白話文:
秦皮味苦性寒,具有收斂作用,可以清肝火,治療風濕引起的各種痹症,並能止痢,解天蛇毒。
9. 蕤仁
甘微寒,消風清熱,和肝明目,破結痰除痞氣。
白話文:
蕤仁味甘性微寒,具有消除風熱、清熱解毒、滋養肝臟明目、消除痰結和胸腹痞滿的功效。
10. 川楝子
苦寒,瀉肝火,導小腸膀胱之濕熱,因引心包相火下行,利小便治疝殺蟲,去核用,川產良。根大苦,逐蛔利大腸治瘡毒。
白話文:
川楝子味苦性寒,能清瀉肝火,排出小腸和膀胱裡的濕熱,並能引導心包的相火下降,促進小便排出,治療疝氣、殺蟲。使用時需去核,四川產的品質最好。其根味苦,能驅除蛔蟲,通利大腸,治療瘡毒。
11. 地骨皮
見肺寒。
白話文:
地骨皮:可以治療肺部寒證。
12. 老鼠刺
甘微苦涼,益肝腎止渴祛風。
白話文:
老鼠刺味甘微苦,性涼,具有滋補肝腎、止渴、祛風的功效。
13. 竹茹
見胃寒。
白話文:
竹茹用於治療胃寒。
14. 天竹黃
見心寒。
白話文:
天竹黃:能治療心臟寒冷的症狀。
15. 硃砂
見心寒。
白話文:
硃砂:可以治療心寒症狀。
16. 代赭石
苦寒,入肝與心包血分,除血熱養血鎮虛逆,制用。
白話文:
代赭石味苦性寒,進入肝經和心包經的血分,能清除血熱、養血、鎮定虛煩逆氣,但需謹慎使用。
17. 空青
甘酸寒,益肝明目,利水,真者絕少。
白話文:
空青:性味甘酸而寒涼,能滋養肝臟、明目,並利水消腫。但真正上品的空青非常稀少。
18. 犀角
見胃寒。
白話文:
犀角能治療胃寒。
19. 牛黃
甘涼,清心入肝,解熱利痰,涼驚通竅,治痰熱驚癇胎毒諸病,中風入臟者用以入骨追風,若中腑中經者用之反引風入骨,莫之能出。犀牛之黃稱犀黃,真者能透指甲,如非犀牛功力遠遜。
白話文:
牛黃性味甘涼,能清心瀉肝火,消除熱邪,利肺化痰,鎮驚開竅。可治療痰熱、驚癇、胎毒等疾病。中風導致邪氣侵入臟腑者,可用牛黃使其深入骨髓驅除風邪;但若中風邪氣侵犯腑臟或經絡,使用牛黃反而會將風邪引向骨髓,難以治愈。犀牛角的黃色部分稱為犀黃,真品犀黃能穿透指甲,功效遠勝於牛黃。
20. 羚羊角
苦鹹寒,屬木入肝肺心,清肝祛風,瀉邪熱,散血下氣解毒。
白話文:
羚羊角味苦鹹性寒,歸肝、肺、心經,具有清肝瀉火、祛風解毒、散瘀止血、降氣平喘的功效。
21. 豬膽汁
見心寒。
白話文:
豬膽汁:能治療心寒。
22. 熊膽
見心寒。
白話文:
膽汁冰冷。
23. 兔肝
瀉肝熱明目。
白話文:
兔肝能清瀉肝火,明目。
24. 蚺蛇膽
見脾寒。
白話文:
蚺蛇膽具有治療脾寒的功效。
25. 牡蠣
咸微寒澀,體用皆陰,入肝腎血分,軟堅化痰,收脫斂汗,清熱補水,固腸利濕止渴。
白話文:
牡蠣味鹹性微寒,性質收斂,陰氣充沛,作用於肝腎與血液,能軟堅散結、化痰、止汗、清熱、滋陰、固腸、利濕、止渴。
26. 蛤粉
與牡蠣同功。蛤蜊肉鹹冷解酒。文蛤兼能除煩利小便。
白話文:
蛤粉與牡蠣功效相同。蛤蜊肉性味鹹寒,可以解酒。文蛤除了解酒之外,還能消除煩躁,促進利尿。
27. 石決明
咸涼,除肺肝風熱,治骨蒸療瘍疽,明目通淋。
白話文:
石決明味鹹性涼,可以清除肺經和肝經的風熱,治療骨蒸、療瘡和疽等症,還能明目和通利小便。
28. 真珠
見心寒。
白話文:
珍珠:能令人心神安定。
29. (熱)蘄艾
見通行熱。
白話文:
艾灸治療可見於各種發熱症狀。
30. 肉桂
辛甘,純陽大熱,入肝腎血分,補命門相火之不足,能抑肝風而扶脾土,引無根之火降而歸元,治痼冷沉寒,疏通血脈,發汗去營衛風寒。
白話文:
肉桂味辛甘,性溫熱,作用於肝腎及血液循環系統,能補益命門之火(腎中元氣),抑制肝陽上亢引起的肝風,又能扶助脾胃的運化功能。它能引導虛浮的火氣下降歸於丹田,治療久病導致的陰寒內盛,疏通經絡血脈,發汗驅除表邪風寒。
31. 吳茱萸
辛苦大熱,疏肝燥脾,溫中下氣除濕,去痰解鬱殺蟲,開腠理逐風寒,治衝脈為病氣逆裡急,性雖熱而能引熱下行,利大腸壅氣,下產後余血,湯泡去苦汁用。
白話文:
吳茱萸性味辛熱,能疏通肝氣,燥濕脾胃,溫暖中焦、下焦,除濕,化痰,解鬱,殺蟲,疏通皮膚毛孔,驅除風寒。可治療衝脈病變導致的氣逆、裡急腹痛等症狀。雖然性味辛熱,但卻能引導體內熱邪下行,治療大腸氣滯,以及產後瘀血。使用時可用水煮泡,去除苦味後再使用。
32. 炮姜
見通行熱。
白話文:
炮製過的薑,具有溫熱的特性。
33. 手太陽小腸
34. (補)生地
見腎補。
白話文:
生地黃具有補益腎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