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分經》~ 同名附考 (4)
同名附考 (4)
1. 土類
百草霜,
即灶突上煙煤。
釜煤,
一名釜臍墨,亦名釜底墨。
烏龍尾,
一名梁上塵,即倒掛塵。
白話文:
[土類]
百草霜,就是灶臺上積聚的煙煤。
釜煤,也叫釜臍墨或釜底墨。
烏龍尾,也叫梁上塵或倒掛塵。
2. 禽類
燕蔬,
即燕窩。
雞內金,
即雞肫皮,一名䏶胵。
雞矢醴,
即雞屎白,惟雄雞屎乃有白。
鶩,
即鴨。
鳧,
即野鴨。
鵓鴿,
即鴿。
鴿屎,
一名左盤龍。
雀,
老而斑者為麻雀,小而黃口者為黃雀。
雀矢,
一名白丁香。
土燕,
一名禽石燕,似蝙蝠而口方,食石乳汁。
野雞,
即雉雞。
鸊鷉,
一名油鴨,又名刁鴨。
淗鵝油,
一名鵜鶘油。
天鼠矢,
一名夜明砂蝙蝠矢也砂皆蚊眼
白話文:
禽類:
燕窩。
雞的內金,也就是雞胗皮,也叫雞肫皮。
雄雞的白色糞便,稱為雞屎白。
鴨子。
野鴨。
鴿子。
鴿子糞便,也叫左盤龍。
麻雀(年老羽毛斑駁的雀鳥),以及黃雀(幼小的黃嘴雀鳥)。
雀鳥的糞便,也叫白丁香。
一種像蝙蝠,但嘴巴是方的,以石乳汁為食的鳥,也叫禽石燕。
雉雞。
一種鳥,也叫油鴨或刁鴨。
鵜鶘油。
蝙蝠的糞便,也叫夜明砂。
3. 獸類
當門子,
即麝香。
牛黃,
即犀牛之黃,稱犀黃,活牛吐黃時收得者為生黃,殺后角中得者名角黃,心中得者名心黃,肝膽中得者名肝膽黃,成塊成粒均不及生者,如非犀牛功力遠遜。
斑龍,
鹿之別名。
黃明膠,
即牛皮膠。
狗,
道家以狗為地厭,雁為天厭,魚鳥為水厭,皆不宜食。
溫肭臍,
即海狗腎。
貒,
即豬獾。
天狗,
即狗獾。
刺蝟皮,
蝟古作匯,俗名刺血。
明月砂,
即兔屎。
白話文:
麝香就是麝的香腺分泌物。
牛黃指的是犀牛的膽結石,也叫犀黃。活犀牛吐出來的稱為生黃,犀牛死後從角中取得的叫角黃,從心臟取得的叫心黃,從肝膽中取得的叫肝膽黃。這些黃,無論成塊還是成粒,都比不上生黃珍貴,因為犀牛的藥效遠遠不如活的犀牛。
斑龍是鹿的別名。
黃明膠就是牛皮膠。
道家認為狗是地上的穢氣,雁是天上的穢氣,魚和鳥是水中的穢氣,所以都不宜食用。
溫肭臍就是海狗的腎臟。
貒就是豬獾。
天狗就是狗獾。
刺蝟皮,古時候寫作「蝟」,俗稱刺血。
明月砂就是兔糞。
4. 蟲類
蟬蛻,
蛻俗作退。
蚊蟲,
即虻蟲,名蜚蟲。
地鱉蟲
即䗪蟲。
馬蟥
一名水蛭。
癩蝦蟆,
一名蟾蜍,眉間白汁名蟾酥。
桑蟲,
即桑蟲,古名桑蠹,又名桑蠍。
斑蝥,
一作斑貓,食芫花者為蚖,青春生;食葛花者為葛上亭,長夏生;食豆花者為斑蝥,秋生;至冬入地則為地膽,乃一物而四時變化者。
即蛆,
即蜈蚣。
黑兠蟲,
一名九香蟲。
蛙,
即田雞。
白蠟,
蟲食冬青樹汁化為白脂,溶煮而成者,唐宋以前所用皆蜜白蠟,自元以來始用蟲白蠟。
蠍,
全用謂之全蠍,尾名蠍稍。
文蛤,
一名五倍子,蟲食鹽膚木汁遺種於桑間者,故功與鹽膚子葉相同,造釀作餅名百藥煎。
蝸牛,
蜒蚰之負殼而行者,無殼名蜒蚰。
六一泥,
一名蚯蚓泥,即蚯蚓屎也。
推丸,
一名蜣螂,大者名胡蜣螂。
糞蛆,
一名五穀蟲。
地雞,
一名鼠婦,亦名濕生蟲,常著鼠背故又名鼠負。
蟢子窠,
一名壁錢。
白話文:
蟬蛻,脫殼之意。
蚊蟲,就是虻蟲,也叫蜚蟲。
地鱉蟲,就是蜣螂。
水蛭,也叫螞蟥。
蟾蜍,額頭上的白色汁液叫做蟾酥。
桑蟲,古稱桑蠹,也叫桑蠍。
斑蝥,也寫作斑貓,吃芫花長大的叫蚖,春天出生;吃葛花長大的叫葛上亭,夏天長大;吃豆花長大的叫斑蝥,秋天長大;到冬天就入地變成地膽,這是同一種蟲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形態。
蜈蚣。
九香蟲,也叫黑兠蟲。
田雞。
白蠟,是蟲子吃冬青樹汁後化成的白色油脂,溶化煮沸而成。唐宋以前使用的是蜜白蠟,元朝以後才開始使用蟲白蠟。
蠍子,整隻用叫全蠍,尾巴叫蠍梢。
五倍子,蟲子吃鹽膚木的汁液後,在桑樹上產生的蟲癭,因此功效與鹽膚木葉相同,製成藥餅叫做百藥煎。
蝸牛,有殼的蜒蚰。無殼的叫蜒蚰。
蚯蚓糞便。
蜣螂,大的叫胡蜣螂。
五穀蟲。
鼠婦,也叫濕生蟲,因為常在老鼠背上,所以也叫鼠負。
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