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瀾

《本草分經》~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27)

回本書目錄

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27)

1. 海金沙

見小腸寒。

白話文:

海金沙:症見小腸寒冷。

2. 車前子

甘寒,清肺肝風熱,滲膀胱濕熱,利水而固精竅。車前草甘寒,涼血去熱,通淋明目,能解肝與小腸之濕熱,須取葉用。

白話文:

車前子味甘性寒,能清肺肝的風熱,消除膀胱的濕熱,利尿同時又能固攝精液。車前草味甘性寒,能涼血去熱,利尿通淋,明目,能消除肝和小腸的濕熱,但需使用其葉子。

3. 地膚子

甘苦寒,入膀胱除虛熱,利水通淋,治瘡疥。葉作湯浴,去皮膚風熱丹腫,洗目除雀盲。

白話文:

地膚子味甘苦性寒,進入膀胱經,能清除虛火,利尿通淋,治療瘡疥等皮膚病。用它的葉子煎湯洗浴,可以去除皮膚風熱引起的丹毒腫痛,洗眼還能治療雀盲(眼疾)。

4. 石葦

苦甘微寒,清肺熱以滋化源,通膀胱而利水濕,善能通淋。瓦葦治淋亦佳。

白話文:

石葦味苦甘微寒,能清肺熱,滋養腎陰,利尿通淋,治療小便不利。瓦葦也有同樣療效。

5. 黃柏

苦寒微辛,沉陰下降,瀉膀胱相火,為足太陽引經藥,除濕清熱退火而固腎,治癱痿骨蒸瀉痢諸瘡,尺脈有力者方可用,生用降實火,炒黑止崩帶,酒製治上,蜜制治中,鹽制治下。

白話文:

黃柏味苦、性寒,帶點微辛,藥性沉重且陰寒,能下降,能瀉去膀胱經的相火(指下焦虛火)。它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引經藥,能除濕、清熱、退火並固腎。主治癱瘓、痿證、骨蒸、瀉痢、各種瘡瘍等疾病。但只有尺脈有力的人才能使用。生黃柏能降瀉實火;炒黑後能止血崩、帶下;酒制後能治療上焦的病症;蜜制後能治療中焦的病症;鹽制後能治療下焦的病症。

6. 川楝子

見肝寒。

白話文:

川楝子可見於肝臟寒冷的症狀。

7. 滑石

淡寒滑,膀胱經本藥,亦入肺清其化源,而下走膀胱以利水,通六腑九竅精液,除上中下三焦濕熱,消暑降火蕩熱滲濕。

白話文:

滑石性味平和寒涼,歸屬膀胱經,也能進入肺經,清除肺部濕熱的根源,並向下運行至膀胱,利尿消腫;能通暢六腑、九竅及精液的運行,去除上焦、中焦、下焦的濕熱,具有消暑降火、清熱利濕的功效。

8. 手少陰心

9. (補)黃精

見通行補。

白話文:

黃精具有補益的功效。

10. 玉竹

見肺補。

白話文:

玉竹能滋養肺陰。

11. 丹參

味苦氣降,入心與包絡,去瘀生新,調經補血,治血虛血瘀之症。

白話文:

丹參味苦、藥性向下走,作用於心臟和包絡(指胸腔和腹腔之間的臟腑系統),能去除瘀血,促進新生,調經補血,治療血虛血瘀的疾病。

12. 當歸

見肝補。

白話文:

當歸可以滋補肝臟。

13. 益智仁

見脾補。

白話文:

益智仁具有健脾的功效。

14. 生地

見腎補。

白話文:

生地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

15. 棗仁

見膽補。

白話文:

棗仁具有補益膽經的作用。

16. 大棗

見通行補。

白話文:

大棗:普遍認為具有補益功效。

17. 龍眼肉

見脾補。

白話文:

龍眼肉具有補益脾胃的功效。

18. 蓮子

甘平而澀,能交心腎,安君相火邪,澀精氣厚腸胃,兼治女人一切血病。蓮心苦寒,清心去熱。

白話文:

蓮子味甘性平,略帶澀味,能滋養心腎,安定心火,收斂精氣,健脾胃,還能治療婦女各種出血症。蓮子心味苦性寒,能清心瀉火。

19. 黑豆

見腎補。

白話文:

黑豆:益腎。

20. 豬心血

以心歸心,以血導血,用作補心藥之嚮導,義蓋取此。

白話文:

豬心血具有補心的功效,因為「心」歸屬於「心」,「血」可以引導「血」,所以用它來補心,其藥效的意義就在於此。

21. 龜板

見腎補。

白話文:

龜板具有補腎的功效。

22. (和)甘草

見通行和。

白話文:

甘草,參照通行本草。

23. 遠志

苦辛溫,入心能通腎氣上達於心而交心腎,泄熱行氣散郁,利竅豁痰,兼治癰疽,去心用。

白話文:

遠志味苦辛性溫,歸心經,能通達腎氣,上達於心,使心腎相通。它能清泄心火,行氣散結,通利竅道,豁痰開竅,並且還能治療癰疽等瘡瘍,但需除去其心才能使用。

24. 鬱金

見肺和。

白話文:

鬱金具有清肺功效。

25. 連翹

苦微寒性升,入心、心包而瀉火,兼除三焦大腸膽經濕熱,能散諸經血凝氣聚,利水殺蟲,為十二經瘡家要藥,多服減食。

白話文:

連翹味苦性寒,向上升發,能清瀉心、心包經的火熱,同時也能清除三焦、大腸、膽經的濕熱,可以散瘀消腫,利尿殺蟲。它是治療各種經絡瘡瘍的重要藥物,但服用劑量不宜過多,以免影響食慾。

26. 甘菊花

見肝和。

白話文:

甘菊花具有疏肝解鬱的功效。

27. 鉤藤

見肝和。

白話文:

鉤藤具有清肝瀉火的功效。

28. 石菖蒲

辛苦溫香而散,開心孔利九竅,去濕除風,消痰積治驚癇,療熱閉胸膈,解毒殺蟲,多用獨用耗散氣血,或用米泔浸飯鍋內蒸,則臻於中和矣。犯鐵器令人吐逆。

白話文:

石菖蒲性味辛溫,氣味芳香,能通暢心竅,利九竅,去除濕邪、風邪,消除痰積,治療驚癇,緩解熱邪閉阻胸膈,解毒殺蟲。但大量單獨使用會耗散氣血,建議用淘米水浸泡後再用蒸鍋蒸,使其性味平和。此外,石菖蒲忌與鐵器接觸,否則容易引起嘔吐。

29. 松花

見肺和。

白話文:

松花能滋潤肺部。

30. 柏子仁

辛甘平,氣香性潤,透心脾滋肝腎,養血止汗除風濕,助脾藥中惟此不燥。

白話文:

柏子仁味辛甘,性平,氣味芳香,滋潤。能滋養心、脾、肝、腎,養血、止汗、除風濕。在所有健脾的藥物中,唯有它不會燥熱。

31. 合歡皮

見通行和。

白話文:

合歡皮的功效,可參考常用的醫書。

32. 乳香

見通行和。

白話文:

乳香:參考市面上通行的書籍。

33. 血竭

甘鹹平性急,入心肝血分,散瘀生新,和血斂瘡。

白話文:

血竭味甘鹹,性平,藥性較急,進入心、肝經的血分,具有散瘀止血、促進新生的功效,並能止血、收斂傷口。

34. 安息香

辛香苦平,入心經,安神去祟,行血下氣,安息國名也。

白話文:

安息香味辛香苦,性平,歸心經,具有安神、驅除邪祟、活血化瘀、行氣降逆的功效。「安息」也是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