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Herb Database
中藥單方資料庫
病名。指生於皮膚的一種膿皰性疾病。亦名滴膿瘡。見《外科正宗》卷四。該病為脾胃濕熱內生,外受風邪而成。症見初起皮膚患處先起紅斑,繼之成粟米樣水皰,逐漸增大,皰液初呈透明,後變為混濁,基底紅暈,隨即變為膿皰,患處痛癢難忍,搔破黃水淋漓,甚者蔓延成片,直至瘡水乾後結痂而愈。該病多發生於小兒頭面、耳、項等處,重者可延及全身各處。治宜祛風勝濕,清熱涼血,熱毒偏盛者,可內服升麻消毒飲加蒼術、黃連;風邪偏盛者服消風散;濕熱重者服平胃散加黃芩、黃連。外治熱重者可用青蛤散或青黛散外敷;濕甚者用碧玉散或三石散外敷。相當於膿皰病。可以改善此現象的清單列表如下: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