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

鯽魚

JI YU

  • 英文名稱: Crucian Carp
  • 別名:鰶,喜頭,鮒魚,海附魚,喜頭魚,鮒,河鯽,童子鯽,鯖,鯽瓜子
  • 來源:鯽魚又名鮒魚,別稱喜頭,為鯉科動物,產於全國各地。鯽魚俗稱鯽瓜子,肉味鮮美,肉質細嫩,它營養全面,含蛋白質多,脂肪少,食之鮮而不膩,略感甜味;它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魚類,棲於江河,湖泊、池沼、河渠中,尤以水草叢生的淺水湖和池塘較多,鯽魚四季均產,但以2~4月和8~12月產的最肥。鯽魚體側扁而高,體較小,背部發暗,腹部色淺,體色因產地而異,多為黑色帶金屬光澤,嘴上無須,鱗較小,鰭的形狀同鯉魚。鯽魚肉嫩味美,營養價值較高,但刺細小且多。鯽魚是雜食性魚,但成魚主要以植物性食料為主。因為植物性飼料在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鯽魚的傳統功效


1. 補腎

鯽魚性甘平,入脾、腎二經。傳統中醫觀點認為,鯽魚具有補腎益氣之功效。其能滋養腎精,補益腎氣,有助於改善腎虛所致的體倦乏力、氣短等症狀。此外,鯽魚利水消腫的特性,亦間接助益腎臟的水液代謝功能。

2. 消食化積

鯽魚,性甘味鮮,歸脾、胃二經,於中醫觀點中具有顯著的消食化積功效。積食常因飲食不節、過食難消化食物或脾胃虛弱所致,引發食物停滯胃腸,表現為食積不化、胸悶腹脹。鯽魚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此乃其豐富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礦物質等營養成分促使,有效幫助食物消化吸收,從而消除積滯。藉由增強脾胃功能,鯽魚不僅直接化解積食,其益氣健脾、利水消腫之輔助功效,亦能間接改善消化不適,支持整體運化功能的恢復。

3. 利水滲濕

鯽魚,味甘而性平,歸入脾、胃二經。中醫素有「脾主運化水濕」之說,脾胃功能健全與否,直接關乎體內水液的輸布與排泄。鯽魚能入脾胃經,其甘平之性使其作用和緩,既不燥烈傷陰,亦不寒涼礙脾,故能平和地協助脾胃運化水濕,將滯留體內的濕邪排出。

其「利水滲濕」之功,體現於能促進體內水液的排泄,化解濕邪蘊結所致的病症。例如,對於濕阻中焦或水液停聚導致的水腫小便不利,鯽魚能引導水濕下行從小便排出,達到利水消腫之效;對於濕熱引起的泄瀉、黃疸等症,以及濕濁內阻導致的濕熱挾痰,鯽魚則能透過其清利濕熱之效,將體內過多的濕邪和熱毒一併排出體外。此種功效溫和卻有效,使其成為處理水濕困擾之常用食療。

4. 健脾胃

鯽魚性平味甘,歸入脾、胃二經。其甘味能補益脾氣,平性則調和脾胃功能,故能健脾益氣,理氣和胃。此有助於脾胃氣機運行,促進消化吸收,《本草綱目》便記其主治脾胃氣虛所致之諸虛羸弱、泄瀉不止等症。鯽魚助脾胃運化水穀,改善因脾氣虛弱而引起的消化道不適。《醫林纂要》亦強調其功在健脾益氣、理氣和胃。此外,鯽魚具備消腫利水之效用,對於脾虛水濕內停、導致水腫之症,亦有輔助改善之能。

5. 溫裡溫中

鯽魚性甘平,入脾胃經,善溫裡溫中。其溫性非燥熱,乃從平緩滋養脾胃陽氣而來,針對脾胃虛寒、中焦失運所致之腹冷、消化遲緩、食少納差,能溫暖中焦,助其運化。此為「溫」字之微妙體現,非峻烈發熱,而是和緩補益,使中土得暖而生機復甦。

鯽魚的現代功效


1.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鯽魚不僅味美,其藥理成分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顯著助益。其豐富的維生素B群,特別是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及維生素B12,扮演著核心角色。這些B族維生素能有效促進體內新陳代謝,參與脂肪與蛋白質的正常轉化,從而協助降低血漿中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水平。膽固醇過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風險因子之一,透過此機制,鯽魚有助於減少脂質在動脈壁的積聚,維護血管壁的暢通與彈性。

更重要的是,維生素B6與維生素B12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的代謝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已被證實會直接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促進血栓形成及動脈粥樣硬化進程。鯽魚所含的這些B族維生素,能有效協助將同型半胱氨酸轉化為無害物質,顯著降低其對血管的潛在損害,從而保護心血管系統的健康與穩定。

此外,鯽魚肉質細嫩,富含優質蛋白且脂肪含量相對較低,有助於維持健康的體重,避免因肥胖引發的心血管負擔。它亦提供必需的礦物質如鉀和鎂,這對於維持正常血壓、調節心律及神經肌肉功能至關重要。綜合而言,鯽魚的多種營養成分協同作用,共同構築起一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天然屏障,促進循環系統的長期健康。

2. 降血壓

鯽魚,作為一種常見的淡水魚類,其輔助降血壓的藥理功效主要歸因於其富含的特定礦物質。其中,鉀元素扮演著核心角色。人體內的血壓穩定與體液及電解質平衡息息相關,而鉀與鈉這兩種電解質的協同作用在此過程中至關重要。

高血壓的成因之一,往往與體內鈉離子過量攝取或排泄不足有關。當體內鈉含量過高時,會導致水分滯留,增加血容量,進而提升血管內壓力。鯽魚中豐沛的鉀元素,能有效對抗鈉所引起的不利影響。鉀離子具有促進腎臟排泄鈉的功效,它能加速多餘的鈉離子透過尿液排出體外,從而降低體內的鈉負荷。

透過促進鈉的排出,鯽魚中的鉀元素能有效減少因鈉滯留所引起的血容量擴張和血管阻力增加。這種機制直接有助於降低周邊血管阻力,進而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此外,鉀元素也被認為對血管平滑肌具有鬆弛作用,有助於改善血管彈性,進一步輔助維持血壓穩定。因此,鯽魚透過其豐富的鉀含量,提供了調節體內鈉鉀平衡、促進鈉排泄的天然途徑,為高血壓的膳食管理提供了一種輔助選擇。

3. 降血脂

鯽魚作為一種常見的淡水魚,其降低血脂的藥理功效主要歸因於其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特別是其中的多鏈不飽和脂肪酸(PUFAs),如一些Omega-3脂肪酸,在代謝途徑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這些脂肪酸能有效抑制肝臟中甘油三酯的合成與分泌,減少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產生。同時,它們還能促進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分解與清除,加速其從脂蛋白顆粒中移除,從而降低血漿中的甘油三酯水平。

在膽固醇代謝方面,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調節體內膽固醇的平衡。它們可能影響膽固醇的吸收、合成以及膽固醇從體內的排出。部分研究指出,不飽和脂肪酸能提升低密度脂蛋白(LDL)受體的活性,增加細胞對循環中LDL膽固醇的攝取與代謝,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的水平。

此外,不飽和脂肪酸的抗炎特性也有助於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減少動脈粥狀硬化的發展風險,這與血脂異常密切相關。綜合而言,鯽魚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通過多重機制,協同作用於甘油三酯與膽固醇的代謝,最終達成降血脂之效,對維持心血管健康具有潛在益處。

4. 抗衰老

鯽魚,味甘性溫,歸脾、胃二經。從中醫角度而言,其「益氣健脾,除濕利水」之效,乃抗衰老養生之基石。脾胃為後天之本,負責運化水穀精微,為全身提供能量與營養。脾胃功能健旺,則氣血生化有源,身體機能得以維持,氣色紅潤,精神充沛,從而減緩因臟腑虛弱而導致的衰老現象。濕邪內蘊則易阻滯氣機,影響新陳代謝,利水除濕有助於保持體內環境的潔淨,減輕身體負擔,間接阻延衰老進程。

現代醫學研究更闡明了鯽魚在抗衰老方面的直接藥理機制。鯽魚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與β-胡蘿蔔素。維生素E是一種脂溶性抗氧化劑,能有效清除體內的自由基,保護細胞膜免受氧化損傷,尤其是對細胞脂質的過氧化作用具有強效抑制作用,而細胞脂質過氧化是造成細胞衰老和死亡的重要因素。β-胡蘿蔔素則是一種強效的天然抗氧化劑,在人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A,有助於維持皮膚、黏膜的健康,增強免疫功能,亦能抵禦自由基對DNA及蛋白質的損害。

綜合而言,鯽魚在抗衰老上的功效體現於多個層面:透過中醫健脾益氣、除濕利水以固本培元,改善整體體質,減緩衰老進程;同時,其豐富的維生素E和β-胡蘿蔔素等生物活性成分,發揮強效的抗氧化作用,直接對抗自由基對細胞的損害,延緩細胞及組織的衰老,維持身體各系統的年輕狀態。

5. 改善大腦功能

鯽魚作為一種常見的食用魚類,在改善大腦功能方面展現出顯著的藥理功效。其核心效益來源於所富含的Omega-3脂肪酸,特別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這些是構成腦部細胞膜不可或缺的成分,對於神經元的正常發育、突觸結構穩定及高效信號傳導至關重要,因此被視為大腦發育與維持其日常功能運作的必需營養素。

攝取來自鯽魚的Omega-3脂肪酸,實質上有助於提升記憶力、注意力與整體認知能力。此類脂肪酸具備強效的抗炎和神經保護作用,能夠減緩腦部慢性炎症,保護神經細胞健康,且參與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與功能調控,進而提升大腦的整體運作效能。長期且適量地攝取,被認為能有效降低與年齡相關的認知衰退風險,並在防治老年癡呆症(如阿茲海默症)的病理進程中發揮潛在的預防與緩解效益。鯽魚因此提供了一種天然且高效的膳食策略,以支持大腦的健康與活力。

6. 預防心血管疾病

鯽魚,性平溫,味甘,歸脾胃、肺經,自古即為食補佳品。其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藥理功效主要源於其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含量極高的Omega-3脂肪酸。此種必需脂肪酸在多個層面發揮作用,對維持心血管系統健康至關重要。

Omega-3脂肪酸能有效調節人體血壓,有助於降低高血壓症狀,進而減輕心臟所承受的壓力。此外,它對血脂的平衡亦有顯著影響。研究顯示,Omega-3有助於降低血液中「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水平,同時可能提升「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含量,從而改善血脂異常狀態,這是預防動脈粥狀硬化的重要環節。

更關鍵的是,Omega-3脂肪酸能有效抑制膽固醇在血管內壁上的積聚。膽固醇斑塊的形成是導致動脈粥狀硬化的主要病理過程,而動脈粥狀硬化正是引發心肌梗塞、中風等嚴重疾病的基礎。透過減少斑塊的形成與擴大,Omega-3有助於保持血管的柔韌性與內腔的暢通,從根本上阻止血管阻塞的發生。

綜合而言,鯽魚所富含的Omega-3脂肪酸,通過其調節血壓、改善血脂分佈以及抑制血管膽固醇積聚的多重協同作用,共同構成其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核心藥理機制,顯著降低心臟病發作及中風的風險,為心血管健康提供天然的營養支持。

7. 提升免疫力

鯽魚作為常見食材,其營養構成對於提升人體免疫力展現出顯著的藥理潛力。其中,維生素D是關鍵成分之一。它不僅廣為人知能促進鈣質吸收、維護骨骼健康,更在免疫系統的調節中扮演核心角色。充足的維生素D水平有助於調節免疫細胞功能,包括T細胞和巨噬細胞的活化,從而增強身體對抗病原體的能力。

此外,鯽魚富含維生素A,此維生素對於維持健康的免疫反應至關重要。它能支持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如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內壁,這些是抵禦外部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同時,維生素A亦參與免疫細胞的發育與分化,強化身體的整體防禦機制,並兼具保護視力與皮膚健康的功效。

再者,維生素E的存在為鯽魚的免疫功效錦上添花。作為一種強效的脂溶性抗氧化劑,維生素E能夠中和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和發炎反應,進而保護免疫細胞免受氧化壓力影響,維持其正常功能。藉由促進細胞再生,維生素E間接加速組織的修復,並對心血管系統的健康有所裨益,間接支持全身系統的穩健運作,為免疫系統提供更穩固的基礎。

綜合而言,鯽魚所蘊含的維生素D、A、E協同作用,不僅直接增強免疫細胞的功能與活性,更透過抗氧化作用保護細胞結構,並維護身體各系統的健康,從而有效提升個體的免疫力與抵抗力,助益於抵禦疾病的入侵。

鯽魚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煮食或煅研入丸、散。外用:搗敷、煅存性研末撒或調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中藥鯽魚的注意事項

  1. 感冒發熱期間不宜多吃,因鯽魚性寒,會加重症狀。
  2. 魚子中含有膽固醇含量高,老年人和高血脂患者、高膽固醇患者不宜食用。
  3. 鯽魚屬寒性食材,脾胃虛寒者應少食。

鯽魚相關的方劑


鯽魚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心內膜炎尿道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胃腸出血全身性水腫牙齦潰爛大便出血痢疾嘔吐黃疸貧血虛弱疳積消化不良胰臟炎腹股溝疝氣乳腺炎面部浮腫胃下垂小便量多顏色像水暈眩大便膿血

鯽魚含有的化學成分


蛋白質(Protein), 脂肪(Fat), 維生素B1(Vitamin B1), 維生素B2(Vitamin B2), 煙酸(Nicotinic acid), 鈣(Calcium), 磷(Phosphorus), 鐵(Iron)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