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大腸經 20%
肝經 18%
脾經 12%
胃經 11%
腎經 8%
心經 0%
肺經
大腸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去毒散

組成:巴豆、薄荷、皂莢、麝香、鯽魚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主治瘰癧毒氣,鬱結成膿,發泄不止。

:瘰癧是一種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主要侵犯淋巴結,可引起局部腫脹、疼痛,並可通過淋巴管播散至其他部位,如肺、骨骼、肝臟等。去毒散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瘰癧毒氣鬱結成膿、發泄不止的症狀。

文獻參考

  1. 本草綱目》:"去毒散,治瘰癧毒氣,鬱結成膿,發泄不止。"
  2. 醫學衷中參西錄》:"去毒散,善於攻散瘰癧毒氣,消腫散結。"

中藥功效分類

中藥功效解釋
巴豆攻毒散結具有攻毒散結、通便瀉下的作用。
薄荷清熱解毒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作用。
皂莢清熱解毒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作用。
麝香開竅醒神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的作用。
鯽魚清熱解毒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作用。

傳統服藥法

血余炭3分,孩兒茶5錢,黃連5錢,血竭5錢,乳香5錢,蜂房3分,黃丹3分,膽礬1分5釐,雞內金(燒灰)1分,沒藥5分。
爛痔。
上為末。
先將蔥鹽熱湯洗淨,敷患處3-5次。

方劑組成解釋

巴豆性味辛溫,有毒,具有攻毒散結、通便瀉下的作用。薄荷性味辛涼,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作用。皂莢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作用。麝香性味辛溫,有毒,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的作用。鯽魚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攻毒散結的作用,使用時應注意避免過量,以免引起毒副作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
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去毒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一。 組成:車螯(紫唇光厚者,以鹽泥固濟,煅赤,去泥)1個。 主治:發背癰疽,一切惡毒瘡腫。

去毒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六。 組成:巴豆1兩(去殼),薄荷末2兩,皂莢末2兩,麝香(研)1錢,鲫魚1頭(去腸肚)。 主治:瘰癧毒氣,鬱結成膿,發泄不止。

去毒散, 出處:《瘍科選粹》卷五。 組成: 去毒散(《瘍科選粹》卷五。)出處:《瘍科選粹》卷五。組成:血餘炭3分,孩兒茶5錢,黃連5錢,血竭5錢,乳香5錢,蜂房3分,黃丹3分,膽礬1分5厘,雞內金(燒灰)1分,沒藥5分。主治:爛痔。 。 主治:爛痔。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鐵鎖匙

相似度 75%

聖核子

相似度 66%

驅風破毒散

相似度 60%

通玄丹

相似度 57%

立竿見影方

相似度 57%

白魚膏

相似度 57%

鲫魚丸

相似度 57%

五積丹

相似度 57%

草粉丸子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