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魚膏
BAI YU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熱 (39.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白魚膏方劑中包含鯽魚,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藥性相符:鯽魚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開胃、利水消腫的功效。白魚膏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水腫等症,鯽魚的藥性與方劑主治相吻合,可增強藥效。
2. 營養豐富:鯽魚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可補益脾胃,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助於患者恢復健康。將鯽魚熬製成膏狀,更易於人體吸收,提高藥效。
白魚膏方劑中加入巴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破積消癥: 巴豆性峻,具有強力瀉下作用,能有效清除積滯於腸道的宿食、痰飲、瘀血等,起到消癥散結的作用。白魚膏多用於治療積食停滯、腹脹便祕等症狀,巴豆的加入有助於快速通便,清除積滯,達到治療目的。
- 引藥入脾: 巴豆味辛,性熱,能入脾經,可以引導其他藥物入脾,發揮其藥效。白魚膏中往往配合其他藥物,如白朮、茯苓等,巴豆的加入可以幫助這些藥物更好地發揮健脾和胃、利水消腫的作用。
主治功效
白魚膏主治功效分析
治療原理
根據古文記載,白魚膏主要用於治療「中風口眼歪斜」。其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衣中白魚(蠹魚)的應用: 古文指出,使用衣中白魚七枚,摩擦「偏緩一邊」。這表明衣中白魚在此方劑中起著關鍵作用,但其具體作用機制在古文中並未明確闡述。現代研究發現,蠹魚含有一些生物鹼等化學成分。從中醫角度推測,衣中白魚可能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功效,通過摩擦刺激局部經絡穴位,以達到調整面部肌肉功能、改善口眼歪斜的目的。
「偏緩一邊」的針對性治療: 古文強調針對「偏緩一邊」進行摩擦,並指出「凡患急邊緩邊皆有病,先摩緩邊,次摩急邊,急邊少用。」這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即根據患者口眼歪斜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治療策略。
- 「緩邊」通常指的是肌肉弛緩、無力的一側,而「急邊」則指的是肌肉緊張、痙攣的一側。
- 先摩擦「緩邊」,可能是為了激發該側肌肉的活力,促進其功能恢復。
- 再摩擦「急邊」,且「少用」,可能是為了避免過度刺激,加重痙攣。
「才正便止,恐大過」的適度原則: 古文還強調治療過程中要掌握適度原則,一旦口眼歪斜症狀恢復正常,便應停止摩擦,以免矯枉過正。
綜合分析
白魚膏治療中風口眼歪斜的原理,主要是通過衣中白魚的摩擦作用,刺激局部經絡,調整面部肌肉的功能。這種治療方法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適度性,符合中醫的辨證施治和整體觀念。但其詳細的作用機制和臨床效果,仍有待進一步研究和驗證。
傳統服藥法
鯽魚8兩, 巴豆3錢。解毒消腫。
用香油六十四兩將藥炸枯,過濾去滓,煉至滴水成珠後溫再入官粉六十四兩攪勻,收膏,每張油重三分。
貼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白魚膏, 出處:《普濟方》卷九十二。 組成:衣中白魚7枚。 主治:中風口面斜。
白魚膏,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鲫魚8兩,巴豆3錢。 主治:解毒消腫。主治:諸毒惡瘡,癰疽對口,腫毒堅硬不潰,腳生雞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