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積丹

WU JI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宣明論》卷七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3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大腸經 20%
腎經 15%
脾經 15%
肝經 15%
胃經 15%
肺經
大腸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五積丹方劑中包含皁莢,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消積化滯:皁莢味甘苦,性寒,入脾、胃經,具有消積化滯、潤腸通便的功效。五積丹主治脾胃積滯、腹脹便祕等症,皁莢的加入有助於消食導滯,改善消化功能。
  2. 引藥入脾胃:皁莢性寒,能引藥入脾胃,有助於藥物更有效地發揮藥效。五積丹方中其他藥物,如山楂、麥芽等,同樣具有消食化積的作用,皁莢的加入能幫助這些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

總之,皁莢在五積丹方中,主要起到消積化滯、引藥入脾胃的作用,有助於治療脾胃積滯、腹脹便祕等症。

五積丹方中包含巴豆,是因其具有強力瀉下作用,用於治療積滯頑固之證。

巴豆味辛、性熱,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瀉下攻積、消腫止痛之功效。其作用強勁,可破除腸道積滯,通便排毒,故常用於治療食積、腹脹、便祕等症。

但巴豆性峻,需慎用,一般需與其他藥物配伍,以減輕其毒性,並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進行劑量調整。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五積丹」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皁莢:

  • 味苦、性溫,歸肺、大腸經。
  • 具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
  • 可用於治療寒性咳嗽、肺熱咳嗽、支氣管炎、哮喘、風濕痛、關節炎、痛風、腸燥便祕、蛔蟲性腸梗阻等症。
  • 皁莢的主要成分為皁角甙、莢苷,具有溫熱身體、抗炎、鎮痛、抗菌、殺蟲等作用。

巴豆:

  • 味苦、性溫,歸大腸經。
  • 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
  • 傳統上用於治療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 巴豆的主要成分為巴豆油、巴豆酚、巴豆甙,具有瀉下、驅蟲、鎮痛、抗炎等作用。

主治功效:

  • 長期積累的病邪,聚集在心腹部位,導致胸腹脹滿,嘔吐不止。

總結:

中藥方劑「五積丹」,主要成分是皁莢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傳統上用於治療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皂莢1挺(1尺2寸者,火燒存性,淨盆合之,4面土壅合,勿令出煙),巴豆12個(白麵1兩5錢同炒,令黃色為度)。
上為末,醋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10丸,食後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嘔吐胃及十二指腸炎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胃下垂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五積丹, 出處:《宣明論》卷七。 組成:皂莢1挺(1尺2寸者,火燒存性,淨盆合之,4面土壅合,勿令出煙),巴豆12個(白面1兩5錢同炒,令黃色爲度)。 主治:積聚,心腹痞滿,嘔吐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