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效方

決效方

JUE XIAO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8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48.0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6%
肺經 16%
脾經 16%
肝經 16%
大腸經 16%
腎經 16%
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決效方中包含巴豆,主要基於其峻下逐瘀的功效。巴豆性味辛熱,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下攻積、消腫止痛、殺蟲解毒等功效。

臨牀運用於治療積滯便祕、腹痛脹滿、癥瘕積聚、水腫、癰疽疔瘡、癬疾等症。決效方以巴豆為君藥,配合其他藥物,針對病症特點,發揮峻下逐瘀、攻逐積滯的功效,以期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決效方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見載於古代醫籍,主治「瀉血不止」,屬血證急症範疇。古代醫家取巴豆峻下逐瘀、通利關竅之性,結合雞子甘平滋陰之特質,旨在速止營血妄行之患。其用藥思路側重「通因通用」,透過巴豆之辛熱破積,導滯止血,尤適用於實熱積滯迫血妄行之證。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推衍

  1. 巴豆之用
    巴豆性味辛熱,歸胃、大腸經,古籍載其能「開竅宣滯,去臟腑沉寒」,雖以瀉下著稱,然炮製後峻烈之性稍減(煨熟緩其毒性)。在此方中,取其「破癥瘕結聚」之力,推測其止血機制可能為:

    • 逐瘀以止新血:瘀熱內阻致血不歸經,巴豆通泄瘀積,間接恢復血脈暢通。
    • 熱因熱用之反佐:血熱妄行者,以辛熱之巴豆速開邪出路,配合雞子之陰潤,防其燥烈傷陰。
  2. 雞子之配
    雞子(雞蛋)甘平,能「滋陰潤燥,安五臟」。此方以雞子為載體:

    • 制約藥性:煨熟後巴豆油部分吸附於蛋黃,緩和其刺激腸胃之弊。
    • 護陰攝血:蛋黃滋陰,避免攻伐太過而耗血,符合「血下不止者,當先固其元氣」之古訓。

配伍特點與原理

  • 峻藥緩投:巴豆僅用一枚,且煨熟、去滓後單服雞子,體現「治急症當有序」之理。
  • 臟腑絡病並治:雞子走脾胃滋養營血,巴豆入大腸通腑導滯,二者協調,使瘀熱從下而解,血自歸經。

此方反映古代「以瀉為止」之特殊思維,適用於體實證急者,虛人分服之設計,亦見古人對個體差異的考量。

傳統服藥法


巴豆1枚(去皮)。
上1味,以雞子開1小竅,納巴豆1枚入雞子竅中,以紙塞定,別以濕紙裹,用火煨熟透,去殼並巴豆,只1味吃盡雞子,其病即止。虛人分作2服。
不得生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決效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三。 組成:巴豆1枚(去皮)。 主治:瀉血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