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經丸
XUAN JI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衛生家寶産科備要》卷五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熱 (48.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宣經丸]的組成中包含[巴豆],因為巴豆具有強效的攻下作用。在中醫中,巴豆常用於治療便秘、腸道積滯等問題。它能夠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排便不暢的情況,但由於其毒性較強,使用時需控制劑量。在[宣經丸]中,巴豆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攻下作用,迅速緩解便秘。
主治功效
宣經丸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宣經丸,綜觀諸家醫書記載,其主治功效廣泛,主要針對以下病症:
1. 風寒濕痹:
- 《奇效良方》、《楊氏家藏方》、《醫方選要》、《濟陽綱目》均明確指出,宣經丸可用於治療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痹證。此類病症常見四肢拘攣、筋骨疼痛、行步艱難等症狀,也包括腳氣等病症。
- 治療原理: 方中多味藥材,如防風、威靈仙、草烏等,皆有祛風散寒、除濕通絡之效。其中,草烏性辛熱,能溫經散寒,祛風止痛;防風則能祛風解表,散寒除濕;威靈仙則長於祛風濕、通經絡。諸藥合用,可驅散體內風寒濕邪,緩解痹痛。
2. 產後中風:
- 《衛生家寶產科備要》特別強調,宣經丸用於治療產後因下牀衝風、房勞或灸瘡導致的中風。初起症狀可見氣澀腰痛、筋脈拘急、角弓反張、牙關緊急。嚴重者可見面色黑、遍身赤黑、敗血內流、皮膚出現血點等危急情況。
- 治療原理: 產後氣血虛弱,易受風邪侵襲,導致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宣經丸中多味辛溫之藥,如附子、草烏等,能溫陽散寒,活血通絡,加速血脈運行,祛除體內瘀滯,使氣血得以流通,從而緩解中風之症。此處的「中風」並非現代醫學之腦中風,而是指產後體虛,感受風邪,導致經脈阻滯,氣血不暢,類似產後風之症狀。
3. 體虛外感: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指出,宣經丸可用於治療體虛之人,感受風、濕、寒、暑等邪氣,導致四氣相搏,出現半身不遂、手足麻木、骨節疼痛、足脛浮腫、惡寒發熱等症狀。
- 治療原理: 方中既有補虛之品,如黑豆,又有活血化瘀之藥,如五靈脂、乳香等。黑豆可補虛益腎,五靈脂、乳香則能活血止痛,化瘀散結。此方能扶正祛邪,調整機體陰陽平衡,從而改善體虛外感之症。
4. 肝腎不足,筋脈失養: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提到,宣經丸可用於肝腎不足,導致四肢拘攣、遍身攻注等症狀。
- 治療原理: 肝主筋,腎主骨,肝腎虛弱則筋骨失養。宣經丸中部分藥材能補益肝腎,強筋壯骨,如川楝子、萆薢等。這些藥物通過補益肝腎,濡養筋骨,改善因肝腎不足導致的肢體攣急等症狀。
5. 跌打損傷,內傷筋骨: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亦提及,宣經丸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內傷筋骨。
- 治療原理: 跌打損傷多有瘀血阻滯經絡,導致疼痛。宣經丸中,乳香、五靈脂等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部分藥材可舒筋活絡,從而緩解跌打損傷導致的疼痛。
6. 其他: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三因極一病證方論》還提及,宣經丸可用於治療男子疝氣、婦人經脈不調等疾病。
- 治療原理: 這些病症多與氣滯血瘀、經絡不暢有關。宣經丸通過活血化瘀、行氣止痛,能改善這些疾病的症狀。
總結:
宣經丸之組成,以辛溫散寒,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為主要治療原則。它既可治療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痹證,亦可用於產後中風、體虛外感、肝腎不足、跌打損傷等多種病症。其治療原理核心在於: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活血化瘀、行氣止痛、補益肝腎,從而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扶正祛邪之目的。
傳統服藥法
巴豆15粒(去皮心膜,用生絹袋子盛,以灰汁煮十餘沸,取出,研,紙壓油了,重研)。
先用烏金散三錢,以無灰酒調似糖,入瓷瓶中,於重湯內熬成膏,入巴豆末同和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15丸,熟水送下。宣了冷粥補之。
忌毒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宣經丸,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八。 組成:芍藥2兩,威靈仙1兩(取茸),牽牛5兩(取面)。 主治:腰疼;兼治經絡邪熱,瘡腫,腮腫。
宣經丸, 出處:《衛生家寶産科備要》卷五。 組成:巴豆15粒(去皮心膜,用生絹袋子盛,以灰汁煮10餘沸,取出,研,紙壓油了,重研)。 主治:産後7日內下床衝風,百日內傷房勞,或有灸瘡,即中風也。初中之狀,氣澀腰痛,筋急如角弓反張,牙關緊急;或面色黑,遍身赤黑,敗血流入臟腑,臟腑皆滿,流入皮膚,退返不得,變成血點。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