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腐萬金丹

QU FU WAN JIN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8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48.0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6%
肺經 16%
脾經 16%
肝經 16%
大腸經 16%
腎經 16%
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去腐萬金丹是一種著名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各種骨髓腐爛及瘡癤等病症。其中,巴豆的加入是其主要成分之一,具有重要的且特定的作用。

首先,巴豆性溫,味苦,具有很強的瀉下、通便作用,可以清除體內的毒素,促進血液循環,進而改善病變部位的微循環。這對於涉及腐腐病變的治療非常重要。

其次,巴豆含有一定的生物鹼成分,能有效地抵抗某些病原微生物,提高人體的免疫力。這對於由細菌或其他病因引起的腐爛情況具有相應的療效。

然而,巴豆的使用需特別注意,因其具有一定的毒性,尤其在劑量上需謹慎控制,以避免引起不良反應。因此,在去腐萬金丹的配方中,巴豆的選擇與使用,必須根據病人的具體病情與體質進行調整,以達到最佳療效。

主治功效


去腐萬金丹方劑功效分析

《發背對口治訣論》提及的「去腐萬金丹」,主治「發背對口有壞肉者」,此乃皮膚深層感染,伴有壞死組織的嚴重疾病。方劑組成藥物多具有清熱解毒、消腫去腐、活血生肌之效,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方中黃連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為君藥,直接針對感染導致的炎症反應。白芷辛溫,散風除濕,解毒消腫,輔助黃連清熱解毒,並能通利氣血,促進炎症消退。藿香雖以化濕和胃為主,但在此方中,也可起到一定的解表清熱作用,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清熱解毒的功效。 桔梗則宣肺利咽,並能排膿消腫,協助體內毒邪排出。

2. 去腐生肌,促進癒合:

巴豆峻下逐水,破癥消癥,雖然有峻下之性,但在此方中,其破癥消癥的作用更為重要,能有效清除壞死組織,促進創面清潔。瓜蒂亦有湧吐痰涎、解毒除癥的功效,與巴豆配合,共同達到去腐的目的。 鹿角霜具有補腎壯陽、止痛消腫、療傷止血之功,能促進傷口癒合,生肌長肉。

3. 扶正祛邪,調整機體:

薑汁溫中散寒,和胃止嘔,能調整臟腑功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蟲蛻殼解毒殺蟲,祛風止癢,輔助清熱解毒,並能提升整體療效。芒硝通便洩火,消腫解毒,清熱利尿,能將體內毒素排出體外,避免積聚加重病情。

綜上所述: 去腐萬金丹通過清熱解毒、去腐生肌、扶正祛邪的策略,多角度、多層次地作用於發背對口潰瘍,清除壞死組織,促進傷口癒合,最終達到治療的目的。 方中諸藥配合,攻補兼施,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藥性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方中巴豆及瓜蒂性峻,用量及配伍需謹慎,需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與《發背對口治訣論》中麻油膏藥的比較: 《發背對口治訣論》中提及的麻油膏藥,主要依靠外敷方式,以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為主。而「去腐萬金丹」則為內服方劑,通過整體調理,從根本上清除病邪,二者可視為不同治療途徑的互補。 內服藥物能更有效地清除體內毒素,外敷藥物則能更直接地作用於病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巴豆不拘多少。
先洗去白膜,再以好酒煮一枝香,取出去油,炙乾,為細末。
凡毒有壞肉處,以此藥將藥羅篩篩上,再貼黃金碧玉膏1晝夜,其腐肉盡去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去腐萬金丹, 出處:《發背對口治訣論》。 組成:巴豆不拘多少。 主治:發背對口有壞肉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