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核子

SHENG HE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4.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肺經 15%
大腸經 15%
胃經 15%
脾經 12%
心經 12%
腎經 7%
肝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聖核子方劑中含有雄黃,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 解毒殺蟲:雄黃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解毒殺蟲之功效。聖核子方劑常用於治療一些由蟲毒引起的疾病,如疥瘡、風濕等,雄黃在此起到殺滅寄生蟲,清除毒素的作用。

二、 化瘀止痛:雄黃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疾病。聖核子方劑中可能也包含了其他活血化瘀的藥材,雄黃與之配合,可增強其止痛消腫的效果。

「聖核子」方劑中包含皁莢,其原因主要有二:

  1. 消積化滯: 皁莢性寒,味苦,入脾、胃經,具有消積化滯、潤腸通便之效。其皁苷成分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有助於清除積滯,緩解腹脹、便祕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皁莢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滯所致的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其皁苷成分具有抗炎、抗菌作用,可抑制病菌生長,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皁莢在「聖核子」方劑中扮演著消積化滯、清熱解毒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消化不良、便祕、瘡瘍腫毒等病症。

聖核子方劑中包含巴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峻下逐瘀:巴豆性烈,能強力瀉下,驅除腸道積滯,並能活血化瘀,適合治療寒凝血瘀、腹痛拒按、便祕等症。
  2. 通經活絡:巴豆性辛溫,具有通經活絡之效,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適用於經絡不通、肢體麻木、疼痛等症。

但巴豆毒性較大,需慎用,一般需與其他藥材配伍,以減輕其毒性,並由專業醫師指導用藥。

中藥方劑「聖核子」中包含「麝香」,主要是因為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

  1. 開竅醒神: 麝香氣味濃烈,能直接作用於人體的嗅覺神經,起到開竅醒神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
  2. 活血化瘀: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在「聖核子」中加入麝香,可以起到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一些氣血瘀滯、神志不清的病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聖核子」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衛生寶鑒》記載,「聖核子」乃治療蛇咬蠍螫之特效方劑。其組方在不同版本中略有差異,但核心藥物均為雄黃,並輔以其他藥物增強療效。以下將分別解析兩種版本的「聖核子」方劑組成、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

版本一:

組成: 礬(生,一兩)、雄黃(半兩)、信(半兩)、巴豆(三錢)、黃蠟(半兩)

製法: 將上述藥物研磨成末,熔化黃蠟後加入藥末攪拌均勻,製成棗子大小的藥錠。使用時,將藥錠在火焰上炙烤熔化,滴於患處。

主治功效: 蛇咬蠍螫

治療原理分析:

  • 雄黃: 為本方主藥,具解毒、殺蟲之功。《本草綱目》記載雄黃能「治惡瘡,蛇虺、蠍螫」,可直接殺滅蛇蠍毒液中的毒素,並抑制其在體內擴散。
  • 信(砒霜): 具強烈的毒殺作用,能以毒攻毒,迅速殺滅蛇蠍毒素,並可腐蝕壞死的組織,促進新生。
  • 巴豆: 性辛熱,有峻下冷積、祛痰開竅之功。外用可刺激局部,加速血液循環,促使毒素排出,並有止痛作用。
  • 礬(白礬): 具收斂、解毒、燥濕、止癢之效。可收斂傷口,防止毒素擴散,並減輕局部腫脹和瘙癢。
  • 黃蠟: 作為賦形劑,能使藥物成型,並有保護創面、促進癒合的作用。

此版本「聖核子」以雄黃、信為主,輔以巴豆、白礬,藥性峻猛,能迅速解除蛇蠍之毒,並緩解疼痛、腫脹等症狀。

版本二:

組成: 雄黃(三錢)、信(一錢)、皁角子(四十九個)、巴豆(四十九個)、耳塞(少許)、麝香(少許)

製法: 將上述藥物研磨成末,裝入合子中密封保存。使用時,用針挑取少量藥末敷於患處。

主治功效: 蛇咬蠍螫

治療原理分析:

  • 雄黃、信: 與版本一相同,為主要解毒殺蟲藥物。
  • 皁角子: 性辛溫,有毒,具開竅、祛痰、殺蟲之功。外用能刺激局部,促使毒素排出,並有止痛作用。
  • 巴豆: 與版本一相同,峻下冷積、祛痰開竅,外用刺激局部,加速毒素排出,止痛。
  • 耳塞(可能是耳塞草): 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 麝香: 辛香走竄,有開竅醒神、活血散結之功。外用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毒素排出,並有止痛作用。

此版本「聖核子」同樣以雄黃、信為主藥,但加入了皁角子、麝香,增強了藥物的開竅、活血、止痛功效,並可加強藥物的滲透力,使其更快發揮作用。

總結:

「聖核子」方劑無論哪種版本,均以雄黃為核心,配伍其他解毒、殺蟲、止痛、消腫之品,通過以毒攻毒、祛邪外出、活血散結等途徑,達到治療蛇咬蠍螫的目的。其藥性峻猛,起效迅速,故能「大有神效」。然而,因其含有劇毒成分,使用時需嚴格控制劑量,並謹慎操作。

傳統服藥法


雄黃3錢,信1錢,皂角子49個,巴豆49個,耳塞少許,麝香少許。
上為末,入在合子內封之。
用時針挑出,上病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相同名稱方劑


聖核子, 出處:《衛生寶鑑》卷二十。 組成:雄黃3錢,信1錢,皂角子49個,巴豆49個,耳塞少許,麝香少許。 主治:蛇咬蠍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