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口仙方

對口仙方

DUI KOU XIAN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6.0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33%
脾經 33%
大腸經 33%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對口仙方」中包含鯽魚,主要是因為鯽魚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利水、和中開胃的功效。

鯽魚肉質細嫩,易於消化吸收,對於脾胃虛弱、水腫、消瘦等症狀有較好的調理作用。此外,鯽魚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能夠補益氣血、滋陰潤燥,有助於恢復體力,提高免疫力。

因此,「對口仙方」中加入鯽魚,旨在通過其藥食同源的特性,發揮其補脾利水、和胃健脾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增強體質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對口仙方」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對口仙方」主治「對口」,即現代所稱的「頸後癰」或「對口瘡」。此病症因熱毒積聚於頸後(與口相對之處)而成,屬瘡瘍範疇,臨床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嚴重者可化膿潰爛,甚則危及性命。古代醫家認為此方外用可解毒消腫、拔膿生肌,配合內服藥(如三香定痛飲、千金內托散)則能加強托毒排膿、扶正祛邪之效。


組成與邏輯推理

  1. 鯽魚(去鱗、腸)

    • 性味功效:鯽魚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腸經,傳統用於利水消腫、解毒。其肉質黏膩,外敷可軟堅散結,黏附藥性於患處。
    • 治療原理:作為基質,既能緩和局部炎症,又能吸附其他藥物成分,延長藥效作用時間。
  2. 頭垢(5-6錢)

    • 性味功效:頭垢為人體頭部油脂與塵垢混合物,古稱「百齒霜」,性微寒,具清熱解毒、散瘀消腫之效。
    • 治療原理:頭垢含角質蛋白及微生物代謝物,可能刺激局部免疫反應,促進瘡毒外泄。古人認為其「以濁引濁」,能引導瘡毒外出。
  3. 蜂蜜(半盞)

    • 性味功效:蜂蜜性平味甘,能潤燥解毒、緩急止痛,外用可抑菌、保持瘡面濕潤。
    • 治療原理:其高滲透壓可抑制細菌生長,減少感染;黏稠質地能形成保護層,避免患處乾裂疼痛。

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 外用拔毒:鯽魚與頭垢協同,一者軟堅黏附,一者清熱引毒,形成「拔毒」之勢。蜂蜜調和兩者,延緩藥性釋放並減輕刺激。
  • 分期論治
    • 初起未潰:外敷可直接消散腫毒,即時止痛。
    • 已化膿或潰爛:配合內服托毒方(如千金內托散),內外合治以排膿生肌。
  • 「圍藥」思維:從外圍塗藥、留孔出氣,符合中醫瘡瘍治療「束毒聚邪」的原則,防止毒邪擴散。

此方體現古代「簡便驗廉」的特色,利用生活常見物配伍,通過物理性黏附、局部免疫調節及抗菌作用達到療效。

傳統服藥法


鯽魚1個(去鱗、腸)。搗爛,入頭垢5-6錢,再搗極勻,加蜂蜜半盞攪勻,從外圍入裡面,留一孔出氣。塗2次全消,即時止痛。如已成形有頭將出膿,及已出膿者,內服3香定痛飲,或千金內托散,則能起死回生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對口仙方, 出處:《惠直堂方》卷三。 組成:鲫魚1個(去鱗、腸)。 主治:對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