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呂祖奇靈膏中加入巴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拔毒攻毒: 巴豆性峻烈,具有強烈瀉下作用,可將體內積聚的毒素、濕氣迅速排出,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呂祖奇靈膏多用於治療濕熱、毒邪引起的皮膚病,巴豆的拔毒之力有助於清除病竈,促進病癒。
- 活血化瘀: 巴豆辛溫走竄,能活血化瘀,疏通經絡。對於因血瘀凝滯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巴豆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呂祖奇靈膏中使用血餘炭,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止血生肌:血餘炭乃動物血經炭化而成,具有止血、生肌之功效。其性寒涼,能涼血止血,對於外傷出血、瘡瘍潰爛等症狀,可起到止血生肌的作用。
二、清熱解毒:血餘炭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其能吸附毒素,並具有抗炎作用,對於熱毒瘡瘍、癰疽腫毒等病症,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因此,呂祖奇靈膏中加入血餘炭,旨在發揮其止血生肌、清熱解毒的功效,以達到治療外傷、瘡瘍等症狀的目的。
呂祖奇靈膏中包含蓖麻,主要基於其拔毒消腫之效。
蓖麻性溫,味甘,歸大腸經,具有消腫止痛、解毒生肌的功效。其含有的蓖麻油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並具有抗炎作用。對於瘡瘍腫毒、濕疹、癬疥等病症,能有效消腫止痛、拔毒生肌,達到治療目的。
因此,呂祖奇靈膏中加入蓖麻,可有效增強其拔毒消腫之效,促進病症的康復。
呂祖奇靈膏中加入蔥白,乃取其辛溫發散之性,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
蔥白性溫,入肺經,能散寒解表,通鼻竅,止咳化痰。其辛散之氣可驅散外邪,溫通經絡,有助於緩解風寒所致的鼻塞、流涕等症狀。此外,蔥白還有宣肺止咳之效,有助於治療風寒引起的咳嗽。
因此,呂祖奇靈膏中加入蔥白,是為了發揮其辛溫解表、通鼻竅、止咳化痰的作用,以達到治療風寒感冒的功效。
呂祖奇靈膏中包含蒼耳子,其主要原因在於蒼耳子具有以下功效:
- 通鼻竅止流涕: 蒼耳子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通鼻竅、止流涕的功效。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噴嚏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 祛風濕止痛: 蒼耳子還具有祛風濕、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療風濕痹痛、關節疼痛等疾病。
因此,在呂祖奇靈膏中加入蒼耳子,可以有效地治療鼻塞、流涕、噴嚏等感冒症狀,同時也能緩解風溼痹痛等症狀,達到整體的治療效果。
呂祖奇靈膏中含有穿山甲,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通經絡: 穿山甲性味甘溫,入肝、胃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的功效。其甲片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除瘀血,緩解疼痛。
- 消腫止痛,散結消堅: 穿山甲具有消腫止痛、散結消堅的功效。其甲片可促進組織液的吸收,減少局部組織的水腫,並能軟化腫塊,促進腫塊消散。
因此,呂祖奇靈膏中加入穿山甲,主要目的是利用其活血化瘀、通經絡、消腫止痛等功效,來治療相關的疾病。
呂祖奇靈膏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之一是天南星。天南星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具有祛痰、燥濕和散結的功效。這使得它在治療風濕疼痛、痰濕內盛等症狀時特別有效。天南星的主要成分含有生物鹼和皁苷,具有抗炎和止痛的作用,對於緩解疼痛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具有積極的作用。
此外,天南星能夠促進經絡的通暢,有助於改善身體的整體氣血運行,這在中藥的理論中是非常重要的。呂祖奇靈膏的配方中添加天南星,不僅增強了其藥效,還為治療各種風濕病和神經痛等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支持。總之,天南星的獨特性質使其成為呂祖奇靈膏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體現了中醫在方劑組成上對藥材互補與協同作用的精妙設計。
呂祖奇靈膏中包含半夏,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燥濕化痰:半夏味辛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效。奇靈膏多用於治療痰濕阻肺、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半夏能有效化解痰濕,使氣機通暢,緩解呼吸道症狀。
- 止嘔降逆:半夏能降胃氣,止嘔逆,對於脾胃不和、痰濁上逆引起的嘔吐、噁心等症狀也具有一定的療效。奇靈膏中可能含有其他止嘔成分,而半夏則起到輔助作用,幫助消除胃部不適,緩解嘔吐症狀。
呂祖奇靈膏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功效為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能改善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失眠、月經不調等症狀,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引起的疼痛。
- 和血潤燥:奇靈膏多用於治療各種創傷、燙傷等外傷,而當歸具有和血潤燥之功,能促進傷口癒合,減少疼痛,並滋潤肌膚,防止傷口乾燥。
呂祖奇靈膏中包含烏頭,主要源於其強效的祛風散寒功效。烏頭性溫熱,具有通經活絡、散寒止痛的藥效,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痺痛、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因此,在一些針對風寒濕邪引起的疾病的方劑中,烏頭常被用作主要藥物,以達到驅散寒邪、止痛消腫的效果。然而,烏頭毒性較強,需慎用,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因過量服用而造成不良反應。
呂祖奇靈膏中加入生地黃,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此膏方多用於治療熱病傷陰,以及陰虛火旺所致的各種症狀,生地黃可有效清熱解毒,降低體內熱度,緩解因熱邪入侵所引起的各種不適。
- 滋陰潤燥: 生地黃還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能滋補腎陰,促進體液生成,改善因陰虛所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此膏方往往用於治療久病傷陰,以及因氣候乾燥、勞累過度等因素引起的陰虛體質,生地黃可有效補充體內陰液,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
呂祖奇靈膏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廣泛用於治療各類疼痛和肌肉關節不適。其組成中包含馬錢子,這是一種富有歷史悠久的中藥材,主要來自於馬錢樹的種子。馬錢子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馬錢子的生物鹼,具有顯著的鎮痛和消炎作用。這些成分能夠透過抑制神經傳導和減少炎症反應,幫助緩解病痛,對於風濕性關節炎和肌肉疼痛的患者尤為有效。此外,馬錢子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能夠改善局部的供血,進一步促進康復。在呂祖奇靈膏中,馬錢子的配伍能夠相輔相成,增強整個方劑的療效,使其成為一種理想的外用藥劑,對於多種疼痛症狀的緩解都具有良好的效果。然而,由於馬錢子具備較強的藥理活性,使用時需謹慎,避免過量或不當應用。
呂祖奇靈膏中加入金銀花,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的功效。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
其花蕾含有豐富的綠原酸、木犀草苷等抗菌消炎成分,可以有效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生長,並能幫助機體清除體內的熱毒。因此,在呂祖奇靈膏中加入金銀花,能夠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病症。
呂祖奇靈膏方劑中包含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奇靈膏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濕內阻所致的腹痛、嘔吐、腹瀉等症,而生薑的溫中散寒作用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調和藥性,增強藥效:生薑不僅能直接治療疾病,還能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有些藥物性寒涼,容易損傷脾胃,生薑的溫性可以緩解這些藥物的寒涼之性,保護脾胃,使藥效更好地發揮。
呂祖奇靈膏中包含蜈蚣,主要原因為其藥性辛溫,具有通經活絡、解毒散結、止痛消腫之效。蜈蚣性善於爬行,故能通經活絡,疏通經脈,緩解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其毒性亦能解毒散結,治療毒蛇咬傷、腫毒瘡瘍等病症。此外,蜈蚣對於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等症狀亦有一定療效。因此,呂祖奇靈膏中加入蜈蚣,旨在通過其藥性,增強方劑的整體功效。
呂祖奇靈膏中包含全蠍,其原因主要有二:
- 通絡止痛: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通絡止痛的功效。其毒性可散瘀消腫,緩解筋骨疼痛,尤其適合治療風濕痺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與奇靈膏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通絡止痛的作用。
- 祛風除濕:全蠍亦有祛風除濕的作用,能驅散體內寒濕,改善風濕痺痛,並能止癢消腫,治療濕疹、蕁麻疹等皮膚疾病。這與奇靈膏的整體功效相一致,可有效緩解濕邪所致的各種疾病。
呂祖奇靈膏中包含蟾蜍,主要源於其藥性。蟾蜍,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生肌、利水消積等功效。
蟾蜍的毒性主要集中在耳後腺和皮膚分泌物中,經炮製處理後,其毒性可降低,藥性得以保留。呂祖奇靈膏中,蟾蜍和其他藥材配伍,可發揮協同作用,治療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癰疽腫毒等症。
呂祖奇靈膏中加入鯽魚,主要原因有二:
一、 補益脾胃,健運氣血: 鯽魚味甘性平,入脾胃經,能補益脾胃,促進消化吸收,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問題。同時,鯽魚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能滋補氣血,提高人體免疫力。
二、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鯽魚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濕熱引起的皮膚病、瘡瘍腫毒等症狀,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呂祖奇靈膏中加入鯽魚,是取其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以達到調理脾胃,增強體質,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呂祖奇靈膏中加入肉桂,主要因其藥性溫熱,可起到以下作用:
- 溫陽散寒:肉桂性熱,能溫補陽氣,驅散寒邪,有助於治療因寒邪侵襲導致的體虛畏寒、腰膝酸冷等症狀。
- 活血通絡:肉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改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因此,呂祖奇靈膏中加入肉桂,可起到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呂祖奇靈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一切癰疽腫毒,諸般疼痛,臁瘡頑癬,血瘋外證,瘤」,可概括為以下範疇:
- 癰疽腫毒:適用於化膿性感染,如癰腫、疽瘡等,具消腫排膿之效。
- 疼痛:針對風寒濕邪或瘀血阻絡所致的頑固疼痛。
- 皮膚頑疾:如臁瘡(下肢慢性潰瘍)、頑癬(慢性皮膚癬症),可生肌收口。
- 風邪深入血分:如「血瘋」屬風毒內侵、氣血瘀滯之證。
- 瘤證:主要用於體表可觸及的良性腫物,如痰核、癭瘤等。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分類與配伍思維
- 峻烈攻毒:巴豆、蓖麻仁、番木鱉、川烏、草烏等,具強力祛風攻毒、逐瘀散結之效,直折病邪。
- 動物類藥:穿山甲、蜈蚣、全蠍、乾蟾、鯽魚,以「蟲蟻搜剔」之功通絡破積,化解深伏之毒。
- 化痰散結:天南星、半夏、蒼耳子,針對痰濕凝滯所致的腫塊瘡瘍。
- 養血潤燥:當歸、生地,調和血分,防燥烈傷陰。
- 引經與調和:老生薑、蔥白辛溫走表,助藥透達;肉桂溫通血脈,促進藥效發揮。
- 收斂生肌:血餘炭(血余)、鉛粉(收膏用)助瘡口癒合。
2. 治療原理
- 以毒攻毒:巴豆、烏頭、木鱉子等毒性藥,針對頑固風毒、瘀滯,借其猛烈之性破結消腫。
- 透皮引邪:麻油熬膏使藥力滲透,配合蟲類藥深入經絡,驅邪外出。
- 血氣並治:當歸、生地養血,配伍攻邪藥,避免耗傷正氣;鉛粉收澀,促進瘡口修復。
- 動靜結合:蜈蚣、全蠍動性強,能搜風通絡;鯽魚、血余炭靜中寓動,兼顧生肌與化瘀。
3. 推理可能功效延伸
- 抗菌消炎:金銀花、當歸、蜈蚣等現代研究證實有抗菌作用,或抑制皮膚感染。
- 鎮痛:川烏、草烏生物鹼可阻斷痛覺傳導。
- 促進組織再生:動物藥所含膠質與鉛粉收斂作用,或加速傷口癒合。
此方體現「外治內病」思路,集攻毒、散結、養血、生肌於一體,適用於多種外科頑疾。其配伍強調「猛藥為君,佐以調和」,反映古代外科「峻藥外用」的治療特色。
傳統服藥法
巴豆肉4兩,血余4兩,蓖麻仁4兩,蔥白4兩,蒼耳子4兩,穿山甲(炒)4兩,天南星2兩,半夏2兩,大川烏2兩,當歸2兩,肥草烏2兩,生地2兩,番木鱉2兩,金銀花2兩,老生薑16片,蜈蚣20條,全蠍49個,乾蟾1個,大鯽魚1斤(去腸,切碎),肉桂1兩。
生肌收口。
用真麻油5斤,浸七日,熬至滴水成珠,去滓,入炒鉛粉,收成膏。
攤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虛者慎用。
-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呂祖奇靈膏, 出處:《瘍醫大全》卷七。 組成:巴豆肉4兩,血餘4兩,蓖麻仁4兩,蔥白4兩,蒼耳子4兩,穿山甲(炒)4兩,天南星2兩,半夏2兩,大川烏2兩,當歸2兩,肥草烏2兩,生地2兩,番木鱉2兩,金銀花2兩,老生薑16片,蜈蚣20條,全蠍49個,乾蟾1個,大鲫魚1斤(去腸,切碎),肉桂1兩。 主治:生肌收口。主治:一切癰疽腫毒,諸般疼痛,臁瘡頑癬,血瘋外證,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