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正按摩要術

《釐正按摩要術》:一部奠定小兒推拿學基石的清代醫典

《釐正按摩要術》是清代醫家張振鋆(字筱衫)所輯著的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推拿學專著。這部四卷本的醫書,刊行於光緒十五年(1889年),不僅是清代推拿學發展的結晶,更是對明代周於蕃《小兒推拿秘訣》一書進行系統性整理、校訂與增補後的集大成之作。它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廣泛徵引文獻,對小兒推拿的辨證、立法、取穴與臨床應用進行了全面而條理的闡述,對後世小兒推拿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追溯歷史淵源,按摩一法在中國醫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古籍中早有記載。唐代甚至設有按摩生專科,足見其受重視程度。至明清時期,按摩在民間尤其流行,並逐漸發展出針對不同人群的特色療法。其中,小兒推拿因其操作簡便、安全性高且療效顯著,在兒科領域應用日益廣泛。然而,如書中序言(敘二、敘三、敘五)所述,當時的推拿術雖有周於蕃等人的著作傳世,但普遍存在著理論蕪雜、手法不明、取穴隨意,甚至夾雜迷信成分的現象。許多習練者非專業醫者,僅憑經驗或口耳相傳,手法不規範,辨證不明確,往往導致療效不佳,甚至貽誤病情,造成「小兒夭枉無算」的慘況。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有識之士如丹徒的張言禮(號心樵)等,憂心於此,四處搜求古籍,意圖釐清正本。張言禮偶然獲得周於蕃的《推拿秘訣》抄本,雖知其價值,但內容「次序錯亂,辭語鄙陋」,不足以廣傳。他便將此書託付於寶應的張振鋆(字筱衫)先生進行校訂整理。張振鋆素來服膺《靈樞》、《素問》等醫學經典,博覽群書,醫術精湛,且「樂善不倦,仁聞素昭」,抱有濟世活人之宏願。他欣然領命,歷經半載,焚膏繼晷,對周氏原書進行了全面的「釐正」。這包括「刪其繁蕪,祛其踳駁,分門別類,井井有條」,並大量補入先哲名言、外治良法,考證穴位,繪製圖說,使原書脫胎換骨,成為一部系統完善、圖文並茂的推拿專著。這部書的完成,是張言禮發起(倡始)、張振鋆主導釐正、孫風翔(犢山)等人參校及負責刻印等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體現了當時醫家及士人對小兒健康的高度關切。

《釐正按摩要術》全書共分四卷,其編排體例體現了作者張振鋆嚴謹的學術態度和清晰的診療思路。這種「辨證為先,立法為後,取穴宜繪圖,列證詳其治法」的結構,至今仍是中醫臨床教科書普遍採用的模式,足見其體例之先進與合理。

卷一:辨證 此卷開宗明義,將辨證置於首位,呼應了「凡例」中「辨證宜先也」的原則。書中指出,「用藥不難,辨證為難,在小兒尤難」。這一論斷精闢地揭示了兒科診斷的特殊性與重要性。由於小兒形氣未充,臟腑嬌嫩,且不能言語表達病情,素有「啞科」之稱,傳統中醫的問診和脈診在小兒身上應用受限。因此,本書尤重小兒的望診,強調覘神氣、審形色、診面部、察眼耳唇齒鼻準、驗舌苔、診指紋等觀察方法。同時也包括聞聲、詢溲便(儘管小兒不能完全自主,但觀察其排泄物仍是重要線索)、按胸腹等診法。書中將四診與這些兒科獨特的診斷手法相結合,力圖在有限的條件下,儘可能準確地判斷疾病的虛實寒熱表裡。這一卷內容的詳實,為後續治療方法的選擇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是本書區別於僅僅羅列手法的坊間之作的顯著特點。

卷二:立法 此卷圍繞「凡例」中「立法宜詳也」的核心思想,詳細闡述了各種推拿手法及其他外治方法。書中收錄了包括按摩、推、運、掐、揉、搓、搖在內的八種基本手法,並在此基礎上衍生出多種變化應用。這些手法各有其特定的操作要求、適用部位和治療作用。書中不僅描述了手法動作,更可能包含力道、頻率、時間等方面的指導,體現了對手法細節的重視,呼應了本書「以手法見長」的評價。此外,本卷還將推拿與其他中醫外治法相結合,納入了汗、吐、下三法(可能指通過推拿或其他方式促使發汗、催吐、或通便)、針灸、砭淬(古代針刺或放血法)、浴(藥浴)、盦(可能指艾灸或熱敷)等,共計28種方法,並補充了集成外治九法及作者自制一法。這種廣泛徵引和融合其他外治手段的做法,拓展了小兒疾病的治療思路,使得本書的「立法」更為全面和實用。

卷三:取穴 「取穴宜繪圖也」是本卷的核心指導原則。由於推拿、針灸等外治法都高度依賴於穴道的準確定位,而僅憑文字描述難免產生偏差,特別是在解剖知識相對匱乏的古代。因此,本書特別強調圖說的重要性。卷三首先提供了十四經脈的經穴圖說,為讀者建立全身經絡穴位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再詳細繪製並說明了兒科推拿常用的各種取穴及其對應手法圖說,共計29個圖。這些圖可能包括小兒特定的穴位、推拿特定部位(如前臂、手掌、頭面等)的圖示,以及針對不同病症或手法的操作示意圖。圖文並茂的形式,極大地提高了讀者學習和掌握推拿手法的效率與準確性,使得即使「不知醫」者,也能「按圖治疾而無所遺誤」,實現了「普及流傳,以救人命」的願景。

卷四:列證 本卷是前三卷理論與方法的臨床應用實踐。書中詳細列舉並敘述了24類小兒常見疾病的證候特點及相應的推拿或其他外治治療方法。常見病症如驚風(包括急驚和慢驚)、疳疾等都在討論之列。對於每種疾病,本書可能先描述其主要症狀、發病機制(辨證的體現),然後給出具體的推拿手法、操作部位、穴位選擇以及可能輔助的其他外治法。這一卷提供了大量的臨床案例指導,使得本書不僅是理論工具書,更是實用的臨床手冊,對於指導當時及後世醫家和推拿師治療小兒疾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綜合來看,《釐正按摩要術》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系統性與規範性。它打破了以往推拿書籍的雜亂無章,建立了以辨證為先、立法為後、取穴為要、列證為用的完整體系,為小兒推拿學奠定了規範的學術框架。 其次,內容豐富與詳實。書中不僅細緻地描述了各種推拿手法和穴位,更將診斷方法與臨床應用緊密結合,提供了大量的實用信息。其對小兒望診的重視,以及將多種外治法融會貫通的做法,都顯示了作者廣博的學識和獨到的見解。 再次,圖文並茂與易於學習。大量的圖說彌補了文字描述的不足,降低了學習門檻,使得推拿技術更易於掌握和推廣。 最後,強調臨床實效。書中處處體現出作者濟世活人的悲憫情懷,其最終目的是提供有效的治療手段,以提高小兒疾病的療效,減少夭折。多篇序言都記述了作者及其族弟運用推拿術治癒重症的案例,增加了本書的說服力。

然而,本書作為一部清代醫學著作,也難免帶有時代的局限性。如書中介紹所指出的,將咒法、符錄之類列入外治法,從現代醫學或嚴謹的傳統醫學角度來看,是荒謬且缺乏科學依據的。這可能反映了當時部分民間療法中迷信成分與醫學手段混雜的現象,而作者在輯錄過程中未能完全摒棄。儘管如此,這一部分內容在全書中所佔比例不大,並不能掩蓋本書在推拿學術上的巨大貢獻。

總而言之,《釐正按摩要術》是中國醫學史上,尤其是在小兒推拿領域一部承前啟後的關鍵性著作。它在整理、繼承明代小兒推拿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的釐正與補充,使其理論更加系統,手法更加規範,應用更加實用。這部書的出版,對於結束當時小兒推拿界混亂無序的局面,提升小兒推拿的學術地位和臨床療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時至今日,書中所闡述的辨證思路、基本手法和常用穴位,依然是現代小兒推拿學教學和臨床的重要參考內容,其價值歷久彌新,證明了其作為「活人之要術,保幼之新書」的歷史地位。現存的清刻本及後來的影印本,都為後人研究和學習小兒推拿提供了寶貴的文獻依據。


述古齋醫書敘

敘二

敘三

敘四

敘五

凡例

卷一·辨證 (1)

卷一·辨證 (2)

卷一·辨證 (3)

卷一·辨證 (4)

卷一·辨證 (5)

卷一·辨證 (6)

卷一·辨證 (7)

卷一·辨證 (8)

卷一·辨證 (9)

卷一·辨證 (10)

卷一·辨證 (11)

卷一·辨證 (12)

卷一·辨證 (13)

卷一·辨證 (14)

卷一·辨證 (15)

卷一·辨證 (16)

卷一·辨證 (17)

卷一·辨證 (18)

卷二·立法 (1)

卷二·立法 (2)

卷二·立法 (3)

卷二·立法 (4)

卷二·立法 (5)

卷二·立法 (6)

卷二·立法 (7)

卷二·立法 (8)

卷二·立法 (9)

卷二·立法 (10)

卷二·立法 (11)

卷二·立法 (12)

卷二·立法 (13)

卷二·立法 (14)

卷二·立法 (15)

卷三·取穴 (1)

卷三·取穴 (2)

卷三·取穴 (3)

卷三·取穴 (4)

卷三·取穴 (5)

卷三·取穴 (6)

卷三·取穴 (7)

卷三·取穴 (8)

卷四·列證 (1)

卷四·列證 (2)

卷四·列證 (3)

卷四·列證 (4)

卷四·列證 (5)

卷四·列證 (6)

卷四·列證 (7)

卷四·列證 (8)

卷四·列證 (9)

卷四·列證 (10)

卷四·列證 (11)

卷四·列證 (12)

卷四·列證 (13)

卷四·列證 (14)

卷四·列證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