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筱衫

《釐正按摩要術》~ 卷四·列證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列證 (3)

1. 瘧疾

《內經,》夏傷於暑,秋必病瘧。謂瘧疾由傷暑而汗出腠開,當風浴水受淒涼之水寒,及秋遇涼風束之,里邪不能外越,則隨經絡以內薄,舍於臟腑募原之間,與日行之衛氣相值而瘧作焉。當其邪正交爭,並於陰,則中外皆寒,並於陽,則內外皆熱,極則陰陽俱衰,衛氣相離,故病得體,衛氣集則復作。

治者於瘧將發時與正發之際,切勿施治,治之則病愈甚,須在未發前二、三時,迎而奪之,方為合法。小兒胎瘧,不能服藥,用黃丹五錢,生明礬三錢,胡椒二錢五分,麝香少許,共研末,以好醋調敷手心,男左女右,以絹包手掌,藥發自汗而愈。如小兒未進穀食者,患瘧久不止,用冰糖濃煎湯喂之,最驗。

食瘧。飲食不節,復感風暑,寒熱交作,腹脹痞悶,面黃惡食,內治以養胃湯減參朮主之。

分陰陽,(二百遍。)推三關,(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清天河水,(二百遍。)推脾土(二百遍。)推腎水補清,(各一百遍。)揉臍,(一百遍。)運八卦,(二十遍。)用熨法。(見卷二,四十五頁。)

痰瘧。小兒素有痰飲,復因外邪凝結脾胃,胸悶欲吐,其證面黃目腫,內治以豁痰之藥主之。

分陰陽,(二百遍。)推三關,(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推清肺經,(二百遍。)推四橫紋,(三十遍。)推脾土,(二百遍。)揉臍,(一百二十遍。)揉內勞宮,(三十遍。)運八卦,(五十遍。)按弦搓摩,(二十四遍。)汗吐法先之。凡推法用薑湯,或桃葉汁亦可。

另用桃葉研餅,敷湧泉穴,用開閉法,(見卷二,三十九頁。)引痰法。(見卷二,四十頁。)

久瘧。邪結血絡,左脅脹滿,牽連少腹,或腎虛脾虛皆有之。

分陰陽,(二百遍。)推三關,(二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清天河水,(二百遍。)推補脾土,(二百遍。)運八卦,(一百遍。)掐二人上馬。(二十遍。)凡推用姜水,桃葉捶爛敷足心。

癉瘧,但熱不寒,由陰氣先傷,陽氣獨發,壯熱,少氣,煩冤,手足熱,欲嘔,邪內藏於心,外舍肌肉,令人消爍肌肉。內治以甘寒生津法。

分陰陽,(二百遍。)推三關,(二百遍。)推脾土,(一百遍。)運八卦,(五十遍。)推肺經,(五十遍。)退六腑,(一百遍。)推間使、內關,(一百遍。)天門入虎口,(五十遍。)搖鬥肘,(五十遍。)清裡法。(見卷二,三十七頁。)

按:瘧證,內傷痰食積滯,外感風寒暑濕。但感有淺深,故病有輕重,所期寒則溫之,熱則清之,食則消之,風痰則疏導之,務須緩以圖治,不可期以速效。逐日行按摩等法三五次,至三五日、五七日均可。嬰兒如此,大人則次數加多,日期更久,方為合法。毋欲速以圖功,致生他證,是謂至要。勿謂徒恃手法而不求方藥也。(惕厲子)

2. 咳嗽

肺為華蓋,職司肅清。自氣逆而為咳,痰動而為嗽。其證之寒熱虛實,外因內因,宜審辨也。肺寒則嗽必痰稀,面白,畏風多涕,宜溫肺固衛。肺熱則嗽必痰稠,面紅身熱,喘滿,宜降火清痰。肺虛則嗽必氣逆,汗出,顏白,飧泄,宜補脾斂肺。肺實則嗽必頓咳,抱首,面赤,反食,宜利膈化痰。外因在六淫,內因在臟腑,亦各有治法,而外治諸法,要不可緩。

分陰陽,(二百遍。)推三關,(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推肺經,(二百遍。)掐二扇門,(二十四遍。)掐二人上馬,(二十四遍。)揉肺俞穴,(二百遍。)掐五指節,(二十四遍。)掐合谷,(二十四遍。)運八卦,(一百遍。)揉大指根,(一百遍。)掐精寧,(二十四遍。

)天門入虎口,(五十遍。)痰壅氣喘,加掐精靈,(三十六遍。)掐版門。(二十四遍。)痰結雍塞,加運八卦。(一百遍。)乾咳,加退六腑,(一百遍。)痰咳,加推肺經,加推脾經,加清腎水,加運八卦,(各一百遍。)氣喘,加飛經走氣。(五十遍。)凡推用蔥水。

按:先賢言諸病易治,咳嗽難醫。以咳嗽病因,頭緒紛煩也。徐洄溪歷三十年而後能治咳嗽,其治咳嗽之難,有如此者,司命者應如何辨證,如何施治,必求百治百效,庶不愧為良工。(惕厲子)

3. 痰迷

小兒痰雍氣塞,呀呷作聲,甚至痰漫竅閉,如癡如迷,甚至痰塞喉間,吐之不出,咽之不入,在小兒為尤多。內治宜豁痰化痰主之。

分陰陽,(一百遍。)推三關,(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推肺經,(一百遍。)推心經,(五十遍。)推四橫紋,(五十遍。)運八卦,(五十遍。)揉內勞宮,(五十遍。)天門入虎口,(五十遍。)掐五指節,(二十四遍。)吐法,(見卷二,二十二頁。)應先用之。

抑或用雞毛沾燈窩油,掃喉中即吐。引痰法,(見卷二,四十頁。)通脈法,(見卷二,四十三頁。)開閉法。(見卷二,三十九頁。)

小兒氣海穴,醫者以手指曲節抵之,旋又放之。以是法取痰,痰即下。此在下者引而竭之法也。

小兒中指由根掐至尖數下,再推湧泉穴,左轉不揉,以中指對按頰車穴,用耳挖爬舌上,即吐痰。此在上者因而越之法也。

按:痰由腎陽虛,火不制水,水泛為痰,為飲逆上攻,故痰清而澈,治宜通陽泄濕,忌用膩品助陰。痰由腎陰虛,火必爍金,火結為痰,為痰火上升,故痰稠而濁,治宜滋陰清潤,忌用溫燥之品。龐氏云:天下無逆流之水,因乎風也。人身無倒上之痰,因乎氣也。

痰能隨氣升降,周身無處不到,在肺則咳,在胃則嘔,在心則悸,在頭則眩,在背則冷,在胸則痞,在脅則脹,在腸則瀉,在經絡則腫,在四肢則痹,甚至痰入心竅則迷,癲癇抽制,則各有治法在,不徒按摩已也。(惕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