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筱衫

《釐正按摩要術》~ 卷二·立法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立法 (5)

1. 焠法

焠法,楚人多用之。取肥白燈芯,截三四寸長,微蘸麻油,烘乾,燃著,右手平持燈芯,以尾下垂,按穴焠之,一近皮膚即提起,煏煿有聲,須手法靈捷,勿致灼傷肌肉。夏禹鑄所謂元宵火也。

一、焠臍風。小兒生七日,臍風初發,吮乳必少,眼角眉心有黃色,即用燈火於囟門、眉心、人中、承漿、兩手大指少商等處,各一燋,臍旁四圍六燋。臍帶未落,於帶口一燋,如既落,則於落處一燋,共一十一燋,風遂止而黃退矣。若黃色到鼻;猶易治,人中、承漿俱黃則重。至唇緊舌強為無治。(周於蕃)

是證發時,腹上有青筋一條,若上行分枝至心下則危,宜用燈火於青筋盡處,各一燋,分枝總叉處三燋,青筋下縮者吉。(周於蕃)

白話文:

焠法是古代楚國人常用的治療方法,用肥白的燈芯,截成三到四寸長,稍微蘸一些麻油,烘乾後點燃,右手平拿著燈芯,尾部向下垂,用來按住穴位焠治。燈芯靠近皮膚就立刻提起,焠治時會發出滋滋的聲音,需要手法靈活,避免灼傷肌肉。夏禹鑄造的元宵火就是這種方法。

例如治療小兒臍風,嬰兒出生七天後,臍風剛開始出現,吸吮乳汁減少,眼角眉心出現黃色,可以用燈火分別焠治囟門、眉心、人中、承漿、雙手大拇指少商等處,各焠一次,臍周圍四個方向各焠六次。如果臍帶還沒掉落,就在帶口焠一次,如果已經掉落,就在掉落的地方焠一次,總共焠十一處,風就會停止,黃色也會退去。如果黃色已經蔓延到鼻子,還比較容易治癒;如果人中、承漿都出現黃色,就比較嚴重。如果嘴唇緊閉,舌頭僵硬,就沒有辦法治療了。

當這種病症發作時,腹部會出現一條青筋,如果青筋向上分枝到心窩,就十分危險,應該用燈火在青筋盡頭各焠一次,在分枝交匯的地方焠三次,青筋向下縮回就表示吉利。

如有病家因小兒畏火者,用肥白燈芯,截寸許長,不蘸油稍用口津,黏各穴上,以火燃之,近肉即熄,用以代焠。但力輕,當用一燋者,須三倍之。(周於蕃)

一、焠胎寒。小兒生一、二日內,面青唇白,不乳不啼,肢冷拳縮,或腹痛啼苦不已,皆胎寒也。用燈火於囟門、眉心、臍心各一燋,臍旁四圍六燋,左右足跟兩旁各一燋,共十五燋。聲音不出者,肺俞穴二燋,左右少商穴各一燋。(周於蕃)

一、焠霍亂。人身營衛之氣,為邪氣所阻,不能流通,則手足厥冷,肚腹疼痛,身有紅點隱隱者,此名斑痧,亦名蕃痧,俗以厥冷謂為陰痧者,非也。以燈芯微蘸油點火焠之,其病即松。(王孟英)

白話文:

1. 關於小兒畏火的治療

若有孩子害怕火,可以用肥白的燈芯,截取大約一寸長,不蘸油,稍微用口津沾濕,黏在各個穴位上,然後用火燃燒,靠近皮膚就熄滅,用這個方法代替灸法。但力氣較輕,如果需要用一燋的力道,則需要三倍的燈芯。(周於蕃)

2. 焠治胎寒

新生兒出生一、兩天內,面色青白,不吸乳不啼哭,肢體冰冷蜷縮,或腹痛啼哭不止,都是胎寒。可以用燈火在囟門、眉心、臍心各灸一燋,臍旁四圍六燋,左右足跟兩旁各一燋,共十五燋。如果孩子沒有聲音,則在肺俞穴灸二燋,左右少商穴各一燋。(周於蕃)

3. 焠治霍亂

人體的營衛之氣,被邪氣阻滯,無法流通,就會出現手足厥冷,肚子疼痛,身上有隱隱的紅點,這就是斑痧,也叫蕃痧,俗稱厥冷為陰痧,是不正確的。用燈芯稍微蘸油點火灸治,病症就會緩解。(王孟英)

注釋

  • 焠:用火灼燒,古代醫學中指一種用燈芯或艾條等燃燒後靠近皮膚進行治療的方法。
  • 燋:灸灼一次,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一灸”。
  • 囟門:嬰兒頭頂未閉合的骨縫。
  • 眉心:兩眉之間的部位。
  • 臍心:肚臍的中央。
  • 肺俞穴:位於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 少商穴:位於拇指橈側指甲根角旁0.1寸處。
  • 營衛之氣:中醫認為人體內維持生命活動的能量,營氣滋養身體,衛氣抵禦外邪。
  • 厥冷:手足冰冷。
  • 斑痧:指霍亂病症中出現的紅色斑點。

2. 砭法

砭、石針也。《山海經》:高氏之山多針石。《素問·異法方宜論》:東方之民,黑色疏理,其病癰瘍,其治宜砭石。古人針砭並重,藥石同稱。《史記·倉公傳》:年二十,是謂易貿,法不當砭灸。漢時猶有此法,後世廢之,並不識其石。博考諸書,只瓷鋒砭血法,有以石刺病遺義。爰亟錄之,亦禮亡羊存之意耳。

一、砭赤遊丹也。丹毒赤腫,先以水漱口,吮惡血各聚一處,用細瓷一片擊碎,取鋒芒者,將箸頭劈破夾定,以線縛之,左手二指捻定,右手另取一箸,將鋒芒對惡血處,輕輕擊破,血出後,以玉紅膏封之。如小兒生在百日內者,忌用,患在頭者,亦忌用。(《醫宗金鑑》)

附:《秘傳極驗方》:銀硃一錢,明雄黃五分,共研細末糝之,或敷亦可。

白話文:

砭,指的是用石頭製作的針。 《山海經》中記載,高氏之山盛產針石。 《黃帝內經·異法方宜論》提到,東方人膚色較黑,體質偏於疏鬆,容易患癰瘍,治療時適合使用砭石。 古人將針灸和砭石療法並重,藥物和砭石也同被稱為治療手段。 《史記·倉公傳》記載,二十歲時,稱為易貿之年,此時不宜使用砭石和灸法。 漢朝時還保留著這種療法,但後世卻廢棄了,不再認識這種石頭。 經過廣泛查閱書籍,只發現瓷鋒砭血法,它仍然保留了用石頭刺破病灶的意義。 因此,我急切地將此方法記錄下來,也是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如同亡羊補牢一樣。

砭石可以治療丹毒。 患有丹毒時,皮膚會出現紅腫。 首先用清水漱口,然後將毒血吸出並集中到一起,用一塊細瓷片敲碎,挑選出鋒利的碎片,用筷子將其夾住並用線綁好。 左手用兩根手指捏住碎片,右手拿另一根筷子,將鋒利處對準毒血處輕輕敲擊,使血流出。 血流出後,用玉紅膏敷蓋患處。 需要注意的是,百日以內的小孩以及頭部患有丹毒的病人,禁止使用此方法。

3. 浴法

《玉機真臟論》:脾風治法,可按、可藥、可浴。《至真要大》論:摩之,浴之……。是浴法為岐黃所用者。漢有仲師,述伊尹湯液之法,古治遂棄而不講用,特搜錄浴法數條,以存古法之遺。

一、《千金方》浴法也。凡浴小兒湯,須冷熱調和,勿令兒驚而生疾也。第在冬不可久浴,浴久則傷寒。夏不可久浴,浴久則傷熱。若頻浴而兒背受冷,則發癇,如不浴又令兒毛落。

一、《千金方》浴法也。凡新生兒,以豬膽一枚,取汁投湯,其湯則宜用桃根、梅根、李根各二三枝,㕮咀,以水三斗,煮取二十沸,去滓,浴之能除不詳,令兒終身無瘡疥。

白話文:

脾風的治療方法,可以按摩、可以藥物、可以沐浴。《至真要大》裡提到:按摩它,沐浴它……。這些沐浴方法都是岐黃醫術中常用的方法。漢代有仲師,記載了伊尹湯液的療法,古時候的治療方法後來就被遺忘了,沒有再使用,我特別搜集了幾個沐浴的方法,保存古法的遺產。

《千金方》裡也記載了沐浴方法。凡是給嬰兒洗澡,一定要冷熱調和,不要讓孩子受到驚嚇而生病。冬天不能洗澡時間太長,洗澡時間太長容易受寒。夏天也不能洗澡時間太長,洗澡時間太長容易傷熱。如果經常洗澡,孩子背部受涼,就會發病,不洗澡又會讓孩子的毛髮脫落。

《千金方》裡也記載了沐浴方法。凡是新生兒,用一個豬膽,取汁加入洗澡水,洗澡水最好用桃根、梅根、李根各二三枝,搗碎,用水三斗,煮沸二十次,去渣,用它來洗澡,可以去除不祥,讓孩子終身沒有瘡疥。

一、《簡要濟眾方》浴法也。小兒初生,以益母草半斤,銼細,煎湯溫浴之,能除百病。

一、痘證浴法也。水楊葉(無葉用嫩枝)一斤,煎湯去滓,加酒少許,俟涼熱得宜,入密室中浴之。頭面胸背宜少浴,治痘將出未出時,為寒邪所束,標不見,出不快,等證。

一、《證治準繩》浴法也。凡浴小兒後,以蚌粉輕輕撲之,然後包裹,能辟邪收濕散氣。

白話文:

《簡要濟眾方》中記載的沐浴方法:新生兒可以用益母草半斤,切碎,煎煮成溫水洗澡,可以去除百病。

痘疹的沐浴方法:用水楊葉(沒有葉子就用嫩枝)一斤,煎煮去渣,加入少許酒,待到溫涼適宜時,在密閉的房間裡洗澡。頭面、胸背部位要少洗,適用於痘疹將要發出但尚未發出,因寒邪阻滯,疹子看不見,發出來也不順暢的症狀。

《證治準繩》中記載的沐浴方法:凡是給小兒洗澡後,可以用蚌粉輕輕地撒在身上,然後包起來,可以避邪收濕散氣。

4. 盦法

盦、《說文》同盦。《六書索隱》借為盦舍之盦,古人印章多用之。《集韻》乙盍切,音額。《說文》:覆蓋也。徐鉉曰:俗作窨。是盦與敷法相似,又與熨法相類,而其實不同,世俗所謂幫胸口者,即此盦法之義也。

一、蔥豉盦法也。連須蔥白、生薑、淡豆豉等分,加鹽少許,搗爛作餅盦臍上。散風寒,理積滯,兼治二便不通。(《寶鑑》)

一、蕎餅盦法也。醋炒蕎麥麩為兩餅,更換覆額上,取汗,以收風毒,治風寒頭痛。(《理淪駢文》)

一、蔥螺盦法也。皂角、生半夏、麝香為末,填臍內,外用田螺蔥白搗餅蓋之,治小便不通。(吳尚先)

白話文:

「盦」在古代指的是一種用藥物或藥餅覆蓋在患處的治療方法,類似於現代的敷藥或熨貼。它可以散寒、理氣、消腫等,不同的藥物組合可以針對不同的病症。例如,用蔥白、生薑、淡豆豉搗碎製成藥餅,覆蓋在肚臍上,可以散風寒、理積滯,同時還能改善便秘;用醋炒蕎麥麩製成藥餅,覆蓋在額頭上,可以幫助出汗,驅散風寒,治療頭痛;用皂角、半夏、麝香製成粉末,填入肚臍,再用田螺和蔥白搗碎製成藥餅覆蓋,則可以治療小便不通。

一、硝黃盦法也。大黃、芒硝、蔥白搗餅,盦胸口,治熱結胸,治小兒可,治大人亦可。(《理淪駢文》)

一、巴豆盦法也。巴豆、飛面同搗餅,盦胸口,貼肉襯薄布一層,(防巴豆油近肉起泡)。以熨斗熨餅上,治寒結胸。(《理淪駢文》)一、大黃盦法也。醋調大黃末為餅,盦臍上,治吐血,此釜底抽薪法。《理論駢文》

一、蔥姜盦法也。蔥姜擂細,大人掌上搓熱,貼囟門,治月內小兒傷風鼻塞發搐。(《理淪駢文》)

白話文:

硝黃盦法是用大黃、芒硝和蔥白搗成餅,敷在胸口,可以治療熱結胸,適用於小孩和大人。

巴豆盦法是用巴豆和麵粉搗成餅,敷在胸口,貼近皮膚的地方要襯一層薄布,以防巴豆油接觸皮膚起泡。用熨斗熨熱餅,可以治療寒結胸。

大黃盦法是用醋調和研磨成粉的大黃,製成餅狀,敷在肚臍上,可以治療吐血,這是一種釜底抽薪的治療方法。

蔥姜盦法是用蔥和姜搗碎,大人用掌心搓熱,貼在囟門上,可以治療月內小兒傷風鼻塞發搐。

一、黑豆盦法也。黑豆一升,煮擂爛,盦腰上,治腎經痘,腰痛遍身痛。(《理淪駢文》)

白話文:

用黑豆來治療的方法也很有效。取一升黑豆,煮熟後搗碎,敷在腰部,可以治療腎經引起的癰瘡和腰部疼痛以及全身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