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正按摩要術》~ 卷四·列證 (4)
卷四·列證 (4)
1. 痢疾
痢疾,古名滯下。多因外受暑濕,內傷生冷,而傷於氣者色多白,以肺與大腸相表裡也。傷於血者色多赤,以心與小腸相表裡也。裡急者,腹窘痛也。後重者,頻下墜也。總之,無積不成痢,內治以宣通之法主之。
熱痢,濕熱熏蒸,凝結腸胃,以致腹痛,肛墜,溲短,舌赤,唇焦,煩渴迸迫,下痢鮮紅,脈象洪滑。總由暑濕積滯,內治宜清火導滯法。
推三關,(二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清心經,(一百遍。)分陰陽,(二百遍。)推大腸,(八十遍。)推脾土,(二百遍。)運八卦,(八十遍。)推腎水,(八十遍。)揉臍及龜尾。(各一百遍。)
寒痢者,生冷不節,脾失轉輸,下痢白膿腸鳴切痛,面唇青白,渴喜熱飲,脈象弦弱。內治宜溫理脾胃,佐以行氣法。
分陰陽,(二百遍。)推三關,(二百遍。)退六腑,(八十遍。)運八卦,(八十遍。)推脾土,(一百遍。)推大腸,(一百遍。)天門入虎口,(八十遍。)揉臍及龜尾,(各一百遍。)運水入土,(一百遍。)板門推向橫紋,(五十遍。)推委中後承山。(各五十遍。)凡推用薑蔥水,用灸法,灸神闕。(見卷二,二十六頁。)
赤白痢,由冷熱不調。內治以駐車丸連理湯主之。
分陰陽,(二百遍。)推三關,(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推脾土,(一百遍。)運八卦,(五十遍。)推大腸(二百遍。)版門推向橫紋,(五十遍。)摩臍腰眼,並龜尾,(各一百二十遍。)推委中後承山。(各五十遍。)凡推用薑蔥水。
噤口痢。熱毒沖胃,腸中傳導皆逆阻似閉,身熱,舌赤,唇紅。內治以清解熱毒主之。
分陰陽,(二百遍。)推三關,(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推脾土(一百遍。)推大腸,(二百遍。)版門推向橫門,(五十遍。)摩臍腰眼並龜尾,(各一百二十遍。)推委中並後承山。(各五十遍。)
按:痢疾必兼濕熱停滯,氣機阻逆,不得宣通,致令裡急後重,小溲赤澀。宜苦寒之藥,燥濕滌熱,佐以辛溫,便能開鬱行氣。故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然必分初、中、末治之。初痢,則形氣尚強,脹實堅痛者,亟宜去積,積去,則痢止。此通因通用之法也。
其或有煩熱,喜冷脈實,腹滿,純下鮮紅血者,濕熱內盛,亟宜清利,迨經久已傷,或傷陰,或傷陽。傷陰者,精血脂液悉從痢去,多煩躁熱渴之候,宜清潤,養陰;傷陽者,脾腎元陽,因痢而衰,多滑脫厥逆之候,宜溫補回陽。總之,暴病多實,久病多虛,滑脫多寒,澀滯多熱。
參之脈證,合之新久,庶幾近之,勿徒以按摩為也。(惕厲子)
白話文:
【痢疾】
痢疾在古代被稱為「滯下」。主要原因是身體外部受到暑濕的影響,內部又因過食生冷食物而導致疾病。如果影響的是氣,其排泄物顏色多呈白色,這是因為肺與大腸在人體中互為表裡。若影響的是血,排泄物顏色多呈赤色,這是由於心與小腸在人體中互為表裡。裡急指的是腹部緊絞疼痛。後重指的是頻繁的排便感。總而言之,沒有積滯就不會有痢疾,治療上應以宣通的方法為主。
對於熱痢,是因濕熱燻蒸,使腸胃凝結,導致腹痛、肛門墜脹、小便短少、舌頭發紅、嘴脣乾燥、煩躁口渴、排泄物呈現鮮紅色,脈象洪滑。主要是由於暑濕和積滯所致,治療上宜採用清火導滯的方法。
對於寒痢,是因過食生冷食物,脾臟運化功能失調,排泄物呈現白膿且伴有腸鳴劇痛,面色及嘴脣青白,口渴喜熱飲,脈象弦弱。治療上宜溫暖脾胃,輔以行氣方法。
對於赤白痢,是因冷熱調節失當所致。治療上可使用駐車丸和連理湯。
對於噤口痢,是因熱毒衝擊胃部,腸道傳導功能逆向受阻,身體發熱,舌頭和嘴脣呈現紅色。治療上應以清除熱毒為主。
痢疾的形成必然伴隨濕熱和積滯,使得氣機阻塞,無法宣通,導致腹部緊張和排便困難,小便呈現紅色且尿意頻繁。宜使用苦寒藥物,以去除濕熱,輔以辛溫藥物,以開鬱行氣。因此,調整血液,膿血便自然消失,調節氣機,排便困難自然消除。然而,必須根據疾病的初期、中期和末期來治療。在痢疾的初期,身體的形態和氣力還比較強壯,有脹痛和堅實感,應立即去除積滯,積滯去除後,痢疾就能停止。這就是通因通用的治療原則。
如果患者出現煩熱、喜冷、脈象實、腹部滿漲、純粹排出鮮紅血液的情況,這表示濕熱在體內過盛,應立即進行清熱利濕的治療。但當疾病持續時間較長,可能損傷陰或陽。若陰氣受損,精血脂液都會隨著痢疾流失,常伴有煩躁、熱渴等症狀,治療上宜採用清熱滋潤、養陰的方法。若陽氣受損,脾腎的元陽因痢疾而衰弱,常伴有滑脫、厥逆等症狀,治療上宜採用溫補回陽的方法。總的來說,急性病多屬實證,慢性病多屬虛證,滑脫症多屬寒證,滯滯不通多屬熱證。
在診斷時,應結合脈象和症狀,判斷疾病的急性或慢性,這樣才能更準確地治療,不能僅僅依賴按摩治療。(惕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