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正按摩要術》~ 卷一·辨證 (3)
卷一·辨證 (3)
1. 察唇口
經曰: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脾敗而見魚口,則啼不出聲。(《集成》)
肺主氣,發於聲出於口為言,肺絕,故聲如鴉聲也。(《集成》)
唇屬脾,紅紫熱也,又主蟲齧積痛。淡白虛也,又主吐涎嘔逆諸失血證。黑者,脾將絕也,主無治。(顧練江)
唇紅而吐,胃熱也。唇白而吐,胃虛也。唇色平常而吐,作傷胃論。(《指南》)
人中青,主不食,大便難通。(《大全》)
唇蹇而縮,不能蓋齒者,脾絕也。口角流涎者,脾冷也。(《大全》)
凡病者人中平滿為唇反,唇反者,肉先死。(顧練江)
凡唇口腫赤而齒焦者,是熱極。唇燥裂者亦熱。(顧練江)
白話文:
經典記載:中央屬黃色,與脾經相通,開口於口。脾臟衰敗,就會出現口型像魚一樣,無法發出聲音。
肺臟主氣,聲音發自肺,由口發出,形成言語。肺氣絕,聲音就會像烏鴉一樣。
嘴唇屬於脾臟,紅紫熱脹代表脾熱,並且容易出現蟲咬、積痛。嘴唇淡白虛弱,代表脾虛,並且容易出現吐口水、嘔吐、各種失血症狀。嘴唇發黑,代表脾臟將要衰竭,無法治療。
嘴唇發紅並且吐口水,代表胃熱。嘴唇發白並且吐口水,代表胃虛。嘴唇顏色正常並且吐口水,需要從傷胃的角度來考慮。
人中發青,代表不思飲食,排便困難。
嘴唇僵硬而縮進去,無法蓋住牙齒,代表脾臟衰竭。嘴角流口水,代表脾臟寒涼。
所有疾病中,人中飽滿就會導致嘴唇反向,嘴唇反向代表肉體即將死亡。
所有嘴唇和嘴巴腫脹發紅,牙齒焦枯,都是熱氣過盛。嘴唇乾燥裂開,也是熱氣過盛。
凡唇口青黑者,是寒極,唇黃者,主脾受積熱。(顧練江)
小兒唇紅如丹,即發渴候,紅甚焦黑則危。(《折衷》)
上唇生瘡,蟲食其臟。下唇生瘡,蟲食其肛。(《傷寒》狐蜮證)
口甜,是肝熱脾濕,胃有痰滯也。口咸,是腎水上泛,腎熱也。口淡,胃熱也。口辛,肺熱也。口臭,胃熱也。口苦是心熱又或膽熱也。口酸,肝熱也。又或脾胃氣弱,木乘土位所致也。(顧練江)
口乾,脾熱也,口燥,胃家熱極也。(顧練江)
口有血腥味者胃熱。口不知食味者津液傷。(惕厲子)
唇口生瘡,聲啞者蟲積。唇紫者亦蟲積。(惕厲子)
白話文:
凡是嘴唇和嘴巴呈現青黑色的人,代表身體寒氣極重。嘴唇發黃的人,則代表脾臟積聚了熱氣。
小孩子嘴唇紅得像丹砂一樣,就是快要口渴的徵兆,如果紅得發黑,那就很危險。
上嘴唇長瘡,代表內臟有蟲子在啃噬。下嘴唇長瘡,代表肛門有蟲子在啃噬。
嘴巴感到甜,代表肝臟熱氣、脾臟濕氣,以及胃部有痰濕積聚。嘴巴感到鹹,代表腎臟的水氣上泛,腎臟有熱氣。嘴巴感到淡,代表胃部有熱氣。嘴巴感到辛辣,代表肺部有熱氣。嘴巴有臭味,代表胃部有熱氣。嘴巴感到苦,代表心臟有熱氣或者膽囊有熱氣。嘴巴感到酸,代表肝臟有熱氣,或者脾胃氣虛,木氣克制土氣導致。
嘴巴乾燥,代表脾臟有熱氣。嘴巴乾燥得厲害,代表胃部熱氣極重。
嘴巴有血腥味,代表胃部有熱氣。嘴巴感覺不到食物的味道,代表津液受損。
嘴唇和嘴巴長瘡,聲音沙啞,代表體內有蟲子積聚。嘴唇發紫,也是體內有蟲子積聚的徵兆。
唇燥舌乾者脾熱,唇焦赤者脾熱,唇燥裂者亦脾熱。(周於蕃)
小兒口如魚嘴尖起者死,口中氣出不返者死,環口黧黑者死。(周於蕃)
口張、腳腫、脈絕者,五日死。口中不仁者外感。口燥齒乾形脫者,不治。(周於蕃)
按:經脈篇:脈不營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難經》二十四難曰: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脈不營則肌肉不滑澤。肌肉不滑澤則肉滿,肉滿則唇反,唇反則肉先死,甲日篤,乙日死。徐靈胎注:滿浮腫也,肉腫則唇亦腫,而反出於外也。藏象論:脾,其華在唇。
唇色不一,虛實寒熱從此分,死生亦從此決,辨證者可忽乎哉。(惕厲子)
白話文:
嘴唇乾燥、舌頭乾燥的人,脾臟有熱;嘴唇焦紅的人,脾臟有熱;嘴唇乾燥裂開的人,也是脾臟有熱。
小兒嘴巴像魚嘴一樣尖起來的會死,口中氣息出不去的也會死,嘴唇周圍發黑的人也會死。
嘴巴張開、腳腫、脈搏消失的人,五天內會死。嘴巴麻木的人是外感。嘴巴乾燥、牙齒乾燥、形體消瘦的人,無法治療。
經脈篇提到,脈絡不運營,肌肉就會軟弱,肌肉軟弱就會舌頭萎縮,人中部位就會滿盈。人中滿盈,嘴唇就會反轉。《難經》中提到,嘴唇是肌肉的根本。脈絡不運營,肌肉就會不光滑潤澤。肌肉不光滑潤澤,就會肉滿,肉滿就會嘴唇反轉,嘴唇反轉就代表肉先死,甲日會病重,乙日會死。徐靈胎注釋說,滿指的是浮腫,肉腫就會嘴唇也腫,並且向外反出來。藏象論提到,脾臟的華彩在嘴唇。
嘴唇顏色不同,虛實寒熱從此可以分辨,死生也從此可以判斷,辨證的人怎麼能忽視呢?
2. 察齒
齒為腎之表,舌為心之苗,心氣散,則舌出不收。腎氣絕,則齒忽齧人。心腎俱絕,則陰陽相離。(《集成》)
凡小兒生而有齒者大凶,主傷父母,否則必自傷。(陳飛霞)
凡病者齒燥無津,主陽明熱病。若舌上焦黑無垢,主十三日死。(顧練澄)
齒為腎之餘,齦為胃之絡。小兒病,看舌後亦須驗齒。(葉天士)
熱邪耗腎液者,齒色必黃。黃如醬瓣,宜救腎。(葉天士)
熱邪耗胃津者,齒色必紫,紫如干漆,宜安胃。(葉天士)
齒光燥如石者,胃熱也。枯骨色者,腎液枯也。若上半截潤者,是水不上承,為心火上炎也。(葉天士)
白話文:
牙齒是腎臟的外在表現,舌頭是心臟的嫩芽,心氣散失,舌頭就會伸出來收不回去。腎氣衰竭,牙齒就會突然咬人。心腎都衰竭,陰陽就會分離。
凡是嬰兒出生就長牙的,都是大凶之兆,會傷害父母,否則必定會自殘。
凡是病人牙齒乾燥沒有津液的,是陽明熱病。如果舌頭上焦黑沒有白垢,則會在十三天內死亡。
牙齒是腎臟的精華,牙齦是胃的經絡。小兒生病,除了看舌頭背面,還要觀察牙齒。
熱邪耗損腎液,牙齒顏色必然會變黃,黃得像醬油塊一樣,要及時救治腎臟。
熱邪耗損胃液,牙齒顏色必然會變紫,紫得像乾漆一樣,要及時安撫胃氣。
牙齒光澤乾燥像石頭一樣,是胃熱。牙齒顏色像枯骨一樣,是腎液枯竭。如果牙齒上半截潤澤,是水氣不能上行,是心火上炎。
咬牙齧齒者,濕熱化風為痙病。但咬不齧者,熱甚而牙關緊急也。(周於蕃)
齒垢由腎熱蒸胃濁氣所結。其色如灰糕,則枯敗而精氣俱亡,腎胃兩竭,為無治。(葉天士)
齒縫流血者,胃火衝擊則痛,如不痛則出於牙根,腎火上炎也。(葉天士)
齒焦者腎水枯,無垢則胃液竭,有垢則火雖盛而液尚未竭也。(葉天士)
齘齒者,眠睡而齒相磨切也。血氣既虛,而風邪又客於牙車筋脈之間,故睡後而邪動引其筋脈,故上下齒磨切有聲,謂之齘齒。(《蘭臺規範》)
齒如熱者病難治。(顧練澄)
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易也,齒落而更易也。)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真牙者,欲所謂盡頭牙也。)男子八歲,腎氣實,齒更。三八,真牙生。五八,齒槁。八八,則齒髮去。《素問》齒或生或去,皆由腎氣盛衰為之。(惕厲子)
白話文:
牙齒緊咬不鬆,可能是體內濕熱化為風邪導致痙攣,但如果牙齒完全咬合不上,則可能是熱氣過盛,導致牙關緊閉。牙齒上的垢是由腎臟的熱氣蒸騰胃部的濁氣所形成,顏色像灰糕一樣,代表著身體枯竭,精氣耗損,腎臟和胃都虛弱,難以治療。牙縫流血可能是胃火旺盛造成的疼痛,如果沒有疼痛,可能是牙根發炎,是由腎火上炎所引起。牙齒焦黃代表腎水不足,沒有牙垢代表胃液枯竭,有牙垢則說明雖然火氣旺盛,但胃液尚未完全耗竭。睡眠時牙齒磨合,可能是因為血氣虛弱,加上風邪侵入牙齒周圍的筋脈,導致睡覺時邪氣引動筋脈,發出磨牙的聲音,稱為磨牙症。牙齒像發熱一樣,這種病症難以治療。女子七歲時腎氣旺盛,牙齒會更換。男子八歲時腎氣充實,牙齒也會更換。女子三十七歲時腎氣平衡,真牙長出,男子三十八歲時真牙長出。女子四十八歲時牙齒開始乾枯,男子八十八歲時牙齒和頭髮開始脫落。牙齒生長和脫落都與腎氣盛衰有關。
按:齒為骨。骨者,腎之餘也,上齒齦為足陽明胃絡,下齒齦為手陽明大腸絡,載在《內經》。後人以上四門牙屬心,下四門牙屬腎,左右二側牙,上屬胃,下屬脾。其餘在左之上者屬膽,下者屬肝;右之上者屬大腸,下者屬肺,終不免牽合之弊。葉香岩於診舌後,必須驗齒,以齒辨證,論熱病者居多。齒屬腎,腎屬水,火極而即以灼水也。(惕厲子)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闡述了中醫對牙齒與五臟六腑關係的觀點。古人認為牙齒是腎精的表現,並將牙齒與不同經絡、臟器聯繫起來。葉香岩醫生則認為觀察牙齒可以幫助診斷熱病,因為熱病會導致體內火氣過盛,進而灼傷腎水。
需要注意的是,這段文字僅代表古人的觀點,現代醫學對牙齒與身體其他部位的關係有更科學的解釋。
3. 察鼻準
年壽在鼻梁,為氣之門戶。赤光外侵,肺已受傷,則氣不流行,血必凝滯,有膿血之證。(《集成》)
山根為足陽明胃之脈絡。小兒乳食過度,胃氣抑鬱,則青黑之紋橫截于山根,主生災。(《集成》)
鼻孔為肺竅,乾燥,熱也,流清涕,寒也,流濁涕,熱也。鼻準屬脾,紅燥,脾熱也,慘黃,脾敗也。(夏禹鑄)
鼻色青,主吐乳,又主腹中痛,肢冷者死。(《集成》)
鼻色微黑者,痰飲水氣,又主房勞。鮮紅者留飲,紫暗者時病。鼻色黃者,主痰飲濕熱,胸中寒。白者氣虛,又主亡血。(《集成》)
鼻色燥黑如煤煙者,陽毒熱極也。若鼻孔黑潤出冷氣者,為陰毒冷極。鼻上汗出如雨者,心胃病。(周於蕃)
白話文:
年齡和壽命在鼻子的梁骨上,這可以看作是氣的入口。如果出現紅色的光線從外面侵入,那麼肺部已經受到傷害,氣就不能順暢流通,血液也會凝滯,可能出現有膿血的症狀。
山根部位是足陽明胃經的脈絡。小孩子如果吃奶或食物過多,導致胃氣受阻,可能會在山根部位出現青黑色的紋路,這種情況會帶來災難。
鼻子孔是肺部的通道,如果鼻子乾燥,表示體內有熱;如果流清鼻涕,表示體內有寒;如果流濃鼻涕,表示體內有熱。
鼻子的下端(鼻準)代表脾臟,如果它紅且乾燥,表示脾臟有熱;如果呈蒼白,則表示脾臟功能失調。
鼻子呈現青色,表示有可能出現吐奶或腹部疼痛的情況,並且四肢發冷時,預示著死亡的可能性。
鼻子顏色稍帶黑色,可能是因為體內有痰、水氣或者房事過度。鮮紅色則表示有積存的水分,紫色且暗淡則表示有時常出現的疾病。鼻子呈黃色,表示體內有痰、濕熱和胸部寒涼的情況。白色則表示氣體不足,也可能表示有失血的情況。
鼻子乾燥且呈黑色,如煤煙一樣,表示陽性毒氣和極度的熱氣。如果鼻子孔黑色但能流出冷氣,表示陰性毒氣和極度的寒冷。鼻子上出汗如雨滴,表示心臟或胃部的疾病。
鼻孔扇張,以及出氣多,入氣少者,皆無治。(《大全》)
無病人,忽現黑色於耳、目、口、鼻邊者,主凶。(周於蕃)
噴嚏者,感於風也。若欲嚏而不能者為寒。(周於蕃)
鼻鼾難言者風溫,鼻鳴乾燥者傷風。(周於蕃)
鼻色赤者主肺熱,又主風熱。設微赤非時者死。(《金匱》)
鼻色青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者便難。(《金匱》)
病人鼻尖山根明亮,目眥黃者,病欲愈。(周於蕃)
《靈樞》曰:明堂者,鼻也。明堂廣大者壽,小者殆。若明堂雖小,與面部相稱者,亦壽。(《經絡全書》)
鼻痛者風火,鼻色黃黑而亮者,小腹兩脅痛,及蓄血。鼻尖青黃色者為淋。(周於蕃)
白話文:
如果鼻子孔張開,而且呼氣多、吸氣少,這些情況都是無法治療的。
如果病人原本身體健康,突然在耳朵、眼睛、嘴巴、鼻子周圍出現黑色,就預示著凶兆。
打噴嚏是感受了風寒。如果想打噴嚏卻打不出來,就是寒氣入侵。
鼻子打鼾、難以說話,是風溫;鼻子發出響聲、乾燥,是傷風。
鼻子顏色發紅,代表肺熱,也代表風熱。如果鼻子輕微發紅,但不是正常的顏色,就預示著死亡。
鼻子顏色發青代表疼痛,發黑代表勞累,發紅代表風邪,發黃代表大便困難。
病人鼻子尖和鼻樑根部明亮,眼角發黃,代表病情將要好轉。
《靈樞經》說:鼻子是人體的明堂。鼻子寬廣的人長壽,鼻子狹窄的人短命。如果鼻子雖然狹窄,但與面部比例協調,也預示著長壽。
鼻子疼痛是風火入侵,鼻子顏色發黃發黑且明亮,代表小腹和兩肋疼痛,並且有積血。鼻子尖端呈現青黃色,代表淋病。
鼻扇有虛實新久之分,不可概言肺絕。若初病即鼻扇,多有邪熱風火,壅塞肺氣使然。若久病鼻扇喘汗為肺絕。(林慎庵)
按:是卷以辨證為主,分為十五篇,每篇所載,不過平日記誦之書,逐一翻閱,隨翻隨繕,不分類次。其原本措詞,或有未協之處,間易一二,以求明顯。刻因梓人索稿甚急,無暇蒐羅,是篇採集無多,閱者諒之。(惕厲子)
白話文:
鼻子扇動有虛實新久之分,不能一概而論為肺氣絕。如果剛開始生病就鼻扇,大多是邪熱風火壅塞肺氣所致。如果久病鼻扇喘汗,才是肺氣絕。
這本書以辨證為主,分為十五篇,每篇所載,不過是平時記誦的內容,逐一翻閱,隨翻隨寫,沒有分類次序。原本的措詞,可能有些地方不協調,我稍微修改了一些,以求明白。由於刻書人急於索取稿件,我沒有時間多加搜集整理,所以這一篇採集的內容不多,讀者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