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俊

《金匱玉函經二註》~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痙濕暍病脈證第二

(論一首脈證十二條方十一首)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

〔補註〕此論痙病也。非傷寒也。非寒而何得以太陽目之。以其頭痛腰脊痛。與太陽傷營不異。故以太陽定之。然既曰太陽。又何以名痙。其角弓反張。正內經之所謂痙也。痙亦為寒因。故寒鬱而熱。氣閉皮毛。汗無由出。全是傷營本證。所異者。止是不惡熱而反惡寒爾。其所以反惡寒者。

何也。因其人先傷於濕。後復感寒。兩陰相合則寒。雖發熱。終為濕氣挾持。經絡筋節之間。閉而不宣。一身之陽。鬱抑而不外越。故身即熱。而情則惡寒也。又濕在筋節。則寒為所持。遂流連而不得去。正氣阻滯。邪氣獨留。又安望其屈伸如故。轉運無礙乎。角弓反張。有由來也。

名曰剛者。寒氣堅勁。性使然也。後諸名家。惟王海藏得之。以擴仲景之意。謂三陽太陰皆病痙。項背反張屬太陽。若低頭視小。手足牽引。肘膝相構。陽明痙也。若一目或左右斜視。並一手一足搐搦者。少陽痙也。若發熱腹痛脈沉細者。太陰也。此論固善矣。惜其不及少陰厥陰。

以全三陰之痙。豈二臟之經。不為內外之強,有類於太陰者乎。且靈樞曰足少陰之筋。循脊內。挾脊上至項。與足太陽筋合。其病在此。為主癇瘛及痙。在外陽病者。不能俯。在內陰病者。不能仰。此非少陰之病痙者乎。況厥陰肝臟主筋。又豈有風寒過甚。猶不自傷其筋。以致其筋緛短者耶。

是可觸而悟矣。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名曰柔痙。

〔衍義〕是症亦出傷寒論中。注謂太陽病。發熱汗出為表虛。則當惡寒。其不惡寒者。為陽明病。今發熱汗出而不惡寒者。非陽明症。則是太陽中風。重感於濕。為柔痙也。表虛感濕。故曰柔痙。即上條所引內經為表裡兼濕內攻。大筋緛短。小筋弛長之痙也。所謂柔痙者。非不強也。但剛痙強而有力。柔痙強而無力為異爾。

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痙。為難治。

〔衍義〕此條嚐出傷寒論痙病篇。彼不言難治。於是成無己止注其重感於濕。意殆以沉而細。系寒濕之本脈。故不言其難治。設不因寒濕之邪。而沉細見於太陽發熱之表病。則是陽病見陰脈。誠為難矣。若朱奉議以痙病脈盡沉遲弦細者非也。如脈經云。脈沉細。名曰陽中之陰。少氣。陰氣不通為痙。病發熱者。殆與此無少異爾。

〔補註〕太陽、陽經也。發熱、陽證也。何以知為痙。以有或剛或柔之證見也。脈沉與細陰脈也。沉為少陰本脈。而復不能鼓之使顯。乃有如絲者來去其間。則是無陽中又屬陰虛矣。何也。惟無陽令沉。無陰因細也。陽症陰脈。豈易治乎。嘉言為難治。初非不治。比類而觀。

則仲景少陰例中。原有麻黃附子細辛湯之法。余以為不可也。蓋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以脈沉是本。而發熱為標。是少陰兼太陽之表。猶易為力也。若夫太陽顯少陰之脈。有不難為功者乎。況較少陰更多一細乎。雖然。後條太陽病。脈亦沉細。何以不云難治。以有濕也。濕不但細宜。

即沉並宜矣。然則又何以知其病之非濕乎。濕必流於關節。今關節無疼痛。故知之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

〔衍義〕成無己注傷寒論。謂發汗太多則亡陽。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陽微不能養。則筋脈緊急而成痙。雖然。發汗之陽。陽亡寒起。致緊急而為痙。固也。然發汗復為痙者。難以緊急概言。發汗必用辛熱之劑。汗雖出。熱不為汗解。反得辛熱之劑以助之。熱愈甚而拘攣其筋脈亦有之。

又如傷寒論中有云。傷寒頭痛。翕翕發熱。形象中風。常微汗出。自嘔者。不可發汗。發汗則成痙。身強難以屈伸。注云。傷寒當無汗惡寒。今頭痛發熱。微汗自嘔。則傷寒之邪傳而為熱。欲行於里。若發汗則虛其表。熱歸經絡。熱甚風生。故身強直為痙。夫風病。下之則痙。

復發汗。必拘急。

〔補註〕筋者肝之合。脈者心之合。風內應於肝。外應於筋。熱內應於心。外應於脈。是故風病而成熱者。其邪氣即以應筋脈。若更下之。則虛其陰。復汗之。則虛其陽。陰虛則榮血微。筋無養而成痙。陽虛則衛氣衰。脈無養而拘急。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衍義〕此條亦見傷寒注。謂表虛聚熱則生瘡。瘡家身疼如傷寒。不可發汗。發汗則表愈虛。熱愈甚。虛熱生風。故變痙也。雖然瘡已。以其熱從腠理開。汗出而散之可也。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若發其汗者。寒濕相搏。其表益虛。即惡寒甚。發其汗已。其脈如蛇。(一云其脈滄滄)

〔衍義〕傷寒注曰太陽中風。重感寒濕。乃變為痙也。身熱足寒者。寒濕傷下。時頭熱面赤目赤。風傷於上也。頭搖者。風主動也。獨頭搖者。頭為諸陽之會。風傷陽也。若純傷風者。則一身盡動搖。手足搐搦。此皆內挾寒濕。故頭搖也。口噤者。寒主急也。卒口噤者。不常噤也。

有時而緩。若風寒相搏。則口噤而不時開。此皆加之風濕。故卒口噤也。風寒客於足太陽。故筋脈拘急。頭項強背反張也。此症出傷寒論中。其衍文者。無發其汗以後二十五字。

愚按金匱有此。則所重者。正在此二十五字矣。豈可無以注之乎。故謂痙病之發其汗者。誤也。誤則陽氣徒虛。而邪不復出。且反以動其濕而濕不去。兩相搏聚。蒂固根深。遂使衛氣更虛。較之未汗前之惡寒。為尤甚矣。試言其脈。則因誤汗。逼令真陽脫入濕中。所以形容其如蛇也。

言脫出之陽。本疾急親上。輕矯若龍。為濕氣所紐。則遲滯如蛇之象。盡力奔迸。究竟不能奮飛矣。此脈之至變。義之至精者也。

暴腹脹大者。為欲解。脈如故。反伏弦者痙。

〔衍義〕肝在五行為木。在六氣為風。所勝之者燥金。不勝之者為濕土。若金旺則木受制而鬱矣。木鬱必發。發則從火。過其所不勝之中土。故脾土得木火而腹為暴脹大。如內經所謂厥陰在泉者腹脹。與諸腹脹大皆屬於熱者同類也。是故以腹之暴脹。因知木之鬱於脾者也。已出之脾而木氣行矣。

火與俱而燥金之氣退矣。金退木行。故曰欲解。解則其脈行。應脈大。今不浮大而如故。反伏弦者。則是風猶郁在肝而自病。其所合之筋脈已成痙矣。此條暴脹之先。不見敘症。遽曰欲解。必有所解之病在也。

夫痙脈。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一作築築而弦)

〔衍義〕痙病由風寒互為之。重感於邪。寒脈則緊。風脈則弦。是本脈也。脈經謂直上下行者。督脈也。見之則大人癲。小兒癇。二者盡為背反張。由督脈與太陽合。行於脊裡相引而急。故顯出督脈之象也。今痙強無異於癲癇之背反張者。是亦相干於督脈。而見其上下行之象矣。

痙病有灸瘡。難治。

〔衍義〕痙病有風熱。燥急其筋骨。不當復灸以火。且助火深入。風熱得之。愈固而不散。所以難治。

脈經云。痙家其脈伏堅。直上下。

〔衍義〕內經謂脈沉而堅。病在中。今所伏非沉者歟。堅非如腎之彈石者歟。此兩條出脈不出症。殆為前條明其表。此見其病在內外。如內經之柔痙骨強之類也。

太陽病。其症備。身體強𠘧𠘧(音如)然。脈反沉遲。此為痙。栝蔞桂枝主之。

栝蔞桂枝湯方

栝蔞根(二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三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三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頃。啜熱粥發之。

〔衍義〕謂太陽病。其症備。是何症之備也。大抵太陽經脈。自足上行。循背至頭項。此是其所過之部。而為之狀者。皆是其症也。考之傷寒論。有謂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然。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亦是其一也。正與此同。而少異者。彼以汗出惡風。其脈必浮。

此言脈沉遲。必汗不出。不出則亦不惡風。故不加葛根而加栝蔞根。俱是益津和血養筋之劑。彼之𠘧𠘧然。項背強。雖未至於痙。然經脈已拘急。不利於運動。故用葛根之甘行陽。從表分衛中以生津液。和其經脈。沉遲。汗必不出。不出則亦不惡風。則是病在表之榮血分。榮血陰也。

其體沉。其行遲。所以脈應其象。外息於寸口。內不養於筋經。故痙強之病作焉。所以栝蔞根味苦入陰。用以生榮血。益陰分津液。養其筋經者為君。桂枝之辛以散。芍藥之酸以收。一陰一陽。在裡在表者為臣。甘草、薑、棗合辛甘之味。行脾之津液。而和榮衛者為使。立方之旨。

其在斯歟。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能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桂(二兩去皮),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湯法將息及禁忌。

〔衍義〕按傷寒論中有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注曰。輕可去實。以中寒表實。故加麻黃葛根以祛風。桂枝湯以和表也。今以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能語。欲作剛痙者。亦用之何也。蓋太陽欲入傳陽明。然陽明不受邪。故氣逆上衝胸。而陽明筋脈內結胃口。

外行胸中。過人迎。環唇口。以其經多氣多血。胸中肺部也。上焦主分布津液。行水道今太陽與陽明熱並胸中。故水道不行則小便少。津液不布則無汗。人迎在結喉兩旁。近會厭發聲機關之處。由陽明所過筋脈。遇所並之熱。遂攣急牽引。以口噤不能語。欲作剛痙。胸中近表。

論其在上。則屬太陽。論其居前。則屬陽明。宜乎是方治其兩經之病也。何以言之。蓋葛根本陽明經藥。能生津出汗。行小便。解肌。易老云。太陽初病。未入陽明。不可便服葛根。是引賊破家也。又云。用此以斷太陽之路。即是開發陽明經氣。以卻太陽傳入之邪也。故仲景治太陽、陽明合病。

桂枝湯加麻黃、葛根也|痙為病。(一本痙字上有剛字)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齘齒。可與大承氣湯

承氣湯

大黃(四兩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實(五枚炙),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大黃。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止服。

〔衍義〕此傳陽明風熱之深者也。無己謂傷寒症。以陽明入腑。腹滿者下之。而胸滿者未深入。猶帶表邪。所郁陽氣不宣故爾。非汗即吐。然而未論及此痙病之胸滿也。胸滿豈可一概而言帶表乎。有表則屬表。有里則屬裡。若此背不著席。齘齒與項肩強口噤之屬表者不同。由熱入甚深之所致。

故此言胸滿。亦熱之極也。況風熱燥爍津液。陰血消亡。至於下焦屬陰之筋脈皆攣急矣。然其熱入深者。非苦寒咸下之。不足以除其熱。救其陰。夫傷寒病瘛瘲者。以熱生風而搐。尚為難治。況此甚於搐者。非下之不能療也。然亦有不治者。若靈樞熱而痙者死。腰折瘛瘲齒齘也。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一作緩)此名濕痹。(玉函雲中濕)濕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衍義〕此症出傷寒論注云。霧傷皮腠。濕流關節。疼痛而煩者。濕氣內流也。濕同水也。脈沉而細者。水性趨下也。痹痛也。因其關節煩疼而名曰濕痹。非腳氣之痹也。內經曰。濕勝則濡泄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濕氣內郁勝也。但當利其小便。以宣泄腹中濕氣。故云治濕不利小便。

非其治也。雖然。大抵此為小便通陽氣。行水道。今為濕氣內勝。陽氣被郁。故小便不利。利之則陽氣行。雖在關節之濕。亦得宣泄矣。設小便利已。而關節之痹不去。必又自表治之。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一云疼煩)發熱。身色如熏黃也。

〔衍義〕此症見傷寒注曰。色黃如橘子色者。陽明瘀熱也。此身色似熏黃。即非陽明瘀熱者。梔子柏皮主之。為表裡有熱。則身不疼痛。此一身盡痛。非傷寒客熱也。知濕邪在經而使之。脾惡濕。濕傷。則脾病而色見。是以身發黃者。為色黃如煙燻。非正黃色也。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一云利)

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衍義〕按傷寒論成無己注曰。濕家有風濕。有寒濕。此寒濕相搏者也。濕勝則多汗。傷寒則無汗。寒濕相搏。雖有汗而不能周身。故但頭汗出也。背、陽也。腹、陰也。

太陽之脈。挾脊抵腰。太陽客寒濕。表氣不利而背強也。里有邪者。外不惡寒。表有邪者。則惡寒。欲得被覆向火者。寒濕在表而惡寒也。若下之早。則傷動胃氣。損其津液。故致噦而胸滿小便不利。下后里虛。上焦陽氣因虛而陷於下焦。為丹田有熱。表中寒乘。而入於胸中。

胸中有寒。故使舌上生白苔滑。藏燥則欲飲水。以胸中客寒濕故不能飲。而但口燥煩也。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衍義〕傷寒論注曰。本是後條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朮四兩發其汗。妄下之。因致此逆。蓋逆則真陽自上越。陰自下脫。其額上汗出微喘者。陽之越。小便利與下利不止者。陰之脫也。陰陽離決。必死之兆也。自此而推之。下之雖額上汗出微喘。若大小便不利者。是陰氣不退。

而陽之根猶在也。下之雖大小便利。若額上無汗出與喘。是陽氣不越。而陰之根猶在也。則非離決。可以隨其虛而救之。

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衍義〕按傷寒論注是條。曰。值天陰雨不止。明其濕勝也。內經曰。陽受風寒。陰受濕氣。又云。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風濕相搏。則風在外而濕在內。汗大出者。其氣暴。暴則外邪出而里邪不能出。故風去而濕在。汗微微而出者。其氣緩。緩則內外之邪皆出。故風濕俱去也。

濕家病。身疼。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脈經云病人喘而無濕家病以下至而喘十三字)

〔衍義〕按傷寒論是條。注曰。病有淺深。症有內外。此則濕氣淺者也。何以言之。濕家不云關節煩疼。而云身上疼痛。是濕氣不流關節。而外客肌表也。不云發熱身似熏黃。復云發熱面黃而喘。是濕不幹於脾。而薄於上焦也。陰受濕氣。則濕邪為深。今頭痛鼻塞而煩。是濕邪客於陽而不客於陰也。

濕家之脈沉細。為濕內流。今脈大者。是濕不內流而在表也。又以自能飲食。胸腹別無滿痞。為腹中和無病。知其濕氣微。但內藥鼻中。以宣通頭中寒濕。是注其理明且盡矣。若夫脈經之無身上疼痛十三字。豈無其說乎。頭痛鼻塞。其痛在頭。身上疼痛發熱。其病在經脈。內藥鼻中者。

為去頭中寒濕。故減十三字爾。然則三陽經皆上於頭。太陽與陽明。俱到鼻頞。今頭上寒濕。而鼻為之塞也。則二經脈皆不通。鬱而發熱。身無疼痛。內藥鼻中。頭上之濕散。則二陽之經脈行。而病可盡愈矣。

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朮湯發其汗。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黃加朮湯

麻黃(二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杏仁(七十個去皮尖),白朮(四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衍義〕此為氣濕之邪。蓋邪者濕與寒合。故令人身疼。大法。表實成熱。則可發汗。

無熱是陽氣尚微。汗之恐虛其表。今是症雖不云發熱。而煩已生。煩由熱也。所以服藥不敢大發其汗。且濕亦非暴汗可散。故用麻黃治寒。加朮去濕。使其微汗爾。然濕邪在表者。惟可汗之。不可火攻。火攻則增其熱。必有發痙之變。所以戒人慎之。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水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麻黃(去節半兩湯泡),甘草(一兩炙),薏苡仁(半兩),杏仁(十個去皮尖炒)

上銼麻豆大。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煮八分。去滓。溫服。有微汗避風。

〔衍義〕按傷寒論注曰。身盡疼痛。濕也。發熱日晡所劇者。風也。若汗出當風而得之者。則先客熱而後感風。若久傷取冷得之者。則先傷風而後中濕。註文若是。

其謂日晡所劇為風者。則義未了。予按內經太陰陽明論曰。太陰陽明為表裡。脾胃脈也。外合肌肉。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所以風濕客之。則一身肌內盡痛。夫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陽氣生。屬少陽。日中陽氣隆。屬太陽。日西氣門內閉。屬陽明。是故陽明之氣。主乎申酉。

所以日晡所劇也。方用麻黃治寒濕取汗為主。杏仁利氣。薏苡仁除風熱濕痹為臣。甘草和脾胃解肌肉為使。

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

防己黃耆湯

防己(一兩),甘草(半兩炒),白朮(七錢五分),黃耆(一兩一分去蘆)

上銼麻豆大。每抄五錢匕。生薑四片。大棗一枚。水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黃半兩。胃中不和者。加芍藥三分。氣上衝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陳寒者。加細辛三分。服後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下如冰。後坐被上。又以一被繞腰下。溫令微汗瘥。

〔衍義〕此症風濕。皆從表受之。其病在外。故脈浮汗出。凡身重有肌肉痿而重者。有骨痿而重者。此之身重。乃風濕在表。故不作疼。虛其衛氣而濕著為身重。由是以黃耆實衛。甘草佐之。防己去濕。白朮佐之。然則風濕二邪。獨無散風之藥何耶。蓋汗多知其風已不留。以表虛而風出入乎其間。

因之惡風爾。惟實其衛。正氣壯則風自退。此不治而治者也。若其有喘者。濕中兼寒也。則加麻黃以散之。若風內應肝木。傷其胃中不和者。則加芍藥以瀉之。芍藥味酸。能自土中瀉木。若氣上衝者。則加桂枝以散其逆。若下有陳寒者。謂下焦肝腎之分。則加細辛以溫之。細辛散里之表藥也。

服後云云者。方中令作一段。然考之當在下有陳寒加細辛之後。連為一段。何則細辛佐防己去寒濕。黃耆實表。表尚全實。則濕不退。所以皮中如蟲行。表實未全。則陽氣未周。於是從腰以下。其陳寒者猶得如冰。必以被令溫。助接其陽。使之微汗。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

桂枝附子湯

桂枝(四兩去皮),生薑(三兩切),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分溫三服。

白朮附子湯

白朮(二兩),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兩炙),生薑(一兩半切),大棗(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三服。一服覺身痹。半日許再服。三服都盡。其人如蝟狀。勿怪。即是朮附並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爾。

〔衍義〕按是症亦出傷寒論。其注曰。傷寒與中風。至八九日。邪氣多在裡。必不苦疼痛。今日數多。復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者。風濕相搏也。煩者風也。身疼不能自轉側者濕也。脈浮虛為風。澀為寒濕也。不渴不嘔。里無邪也。風濕俱在經也。與桂枝附子湯。以桂枝散表之風。

附子逐經中之濕。小便利。大便堅。為津液之不足。桂枝發汗。走津液。故去之而加白朮。雖然。自病而察藥。自藥而察病。因知身之不能自轉側者。非惟濕邪所致也。亦為陽氣不充。筋脈無養。故動之不能也。欲去陽氣不充之濕者。必以辛熱氣味之藥。則可補其陽而逐其濕。

與治傷寒同法。是症之用附子者殆此歟。於是雖大便堅而不為微結者亦用之。如後條身疼不能屈伸。用附子甘草湯治者。亦此意。不然身疼脈浮。為病在經。又不言其有汗。必取汗而解。乃云其服藥如蝟者。得非陽虛不勝夫邪藥之相逐而然歟。

〔補註〕傷寒至八九日。亦云久矣。既不傳經。復不入腑者。因風濕持之也。所顯外症煩疼者。風也。不能轉側者。濕也。不嘔不渴者。無里症也。其脈浮虛而澀。正與相應。然後知風濕之邪在肌肉。而不在筋節。故以桂枝表之。不發熱為陽氣素虛。故以附子逐濕。兩相綰合。

自不能留矣。然在經曰。傷於濕者。必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今其人與此相反者。知膀胱之氣化無傷。而胃腑之津液已耗也。又安取於桂枝之散布乎。加白朮者。所以安胃也。然白朮性燥。仲景何以復燥其結耶。殊不知內已結者。邪入必易。況外無熱症。必濕多風少可知矣。

設濕氣內入。將有初硬後溏之慮。故用術草以和中氣。仍姜附以驅外邪。略轉易間。便是因人而施之大道也。然則人病何常。精神不等。仲景又何能逐一以相告耶。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白朮(二兩),桂枝(四兩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食。汗出復煩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為妙。

〔衍義〕此亦出傷寒論。其注曰。風則傷衛。濕流關節。風濕相搏。而邪亂經。故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也。風勝則衛氣不固。汗出短氣。惡風不欲去衣為在表。濕勝則水氣不行。小便不利。或身微腫。為濕外薄也。此湯散濕溫經固衛。觀夫此方與前意同。但此不用薑棗。為汗出更不發之。白朮以去濕取汗。益短氣也。

〔補註〕此條方是風行於皮毛關節之間。濕流於腠理筋骨之際。阻遏正氣。不令宣通。遂致痛不可近。不得屈伸。此其徵也。汗出短氣。惡風不欲去衣。邪風襲入而中衛之正氣俱虛也。小便不利。身微腫者。中外為濕所持。而膀胱之化不行也。安得不以甘術和中。桂附去邪耶。

然此症較前條更重。且里已受傷。曷為反減去附子耶。前條風濕尚在外。在外者利其速去。此條風濕半入里。入里者妙在緩攻。仲景正恐附子多則性猛且急。骨節之竅未必驟開。風濕之邪豈能托出。徒使汗大出而邪不盡爾。君甘草者。欲其緩也。和中之力短。戀藥之用長也。

此仲景所以前條用附子三枚者。分三服。此條只二枚者。初服五合。恐一升為多。宜服六七合。全是不欲盡劑之意。學者於仲景書有未解。即於本文中求之。自得矣。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

若發其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衍義〕按是症亦出傷寒論。其注曰。病有在表。有在裡。有表裡俱病者。發熱惡寒身重疼痛者。表中暍也。脈弦細芤遲者。中暑脈虛也。小便已。洒洒毛聳。手足逆冷者。太陽經氣不足也。小有勞。身即熱者。謂勞其陽氣而暍即發也。口開前板齒燥者。里有濕也。口開為喘喝也。

以喘喝不止。故前板齒乾燥。若發汗以去表邪。則外虛陽氣。故惡寒甚。若以溫針助陽。則火熱內攻。故發熱甚。若下之以除裡熱。則內虛而膀胱燥。故淋甚。注雖已解過治之失。於當救之道則未明。予嘗思之。此症屬陰陽俱虛。脈弦細者。陽虛也。芤遲者。陰虛也。所以溫針復損其陰汗之復傷其陽。

此症惟宜甘藥補正。以解其熱爾。即靈樞所謂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補陰則陽脫。可將以甘藥。不可飲以剛劑。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虎加人參湯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一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衍義〕此症亦出傷寒論。其注云。汗出惡寒身熱而不渴者。中風也。汗出惡寒而渴者。中暍也。然而未有明其至理者。蓋此但言中風初得表症。與自汗出身熱惡寒相似。獨以渴不渴為辨爾。籲豈謂中風終無渴者耶。若傷寒中風。則皆有背微寒。與時時惡風而渴者矣。亦以白虎人參湯治之乎。

夫此症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豈不與彼證所同者哉。蓋此證為令火之氣酷其金。肺主氣者也。肺傷則衛氣虛。然太陽膀胱。屬水主表。肺金之子也。母虛而子亦不足。衛虛表不足。由是汗出身熱惡寒。內經曰。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膈消則渴也。皆相火傷脈之所致。此可知其要在救肺也。

石膏雖能除三焦火熱。然仲景名白虎者。為石膏功獨多於清肺。退肺中之火。是用為君。知母亦就肺中瀉心火。滋水之源。人參生津。益所傷之氣而為臣。粳米、甘草補土。以資金為佐也。

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湯主之。

一物瓜蒂湯

瓜蒂(二十個)

上銼。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頓服。

〔衍義〕此證嘗見傷寒注云。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身熱脈微弱者。暍也。身體疼痛者。水也。夏得暑熱。以水灌洗而得之。一物瓜蒂散服之。嘗觀仲景暍病。惟出三證。豈偶然哉。舉其端。將為後世準繩。一者明其表裡俱虛。一者言其暍中表之熱。而此言外邪郁令火而成中暍也。

若是邪郁令火。比類而推其因。殆有不可勝言者焉。如取風涼者。感霧濕者。食生冷者。素有積熱者。陰血素虛不勝夫熱者。宿邪感動者。處陰地者。凡是之因。皆足以郁其令火。為中暍之病。或輕或重。或表或里。或虛或實。隨證發現若論其治邪退熱。較量權衡。又可一言盡哉。

諸集類方論。徒多其證。聚其方。未有明言其脈證屬於何因。害於何經用何藥為君以治之。苟不潛心於仲景書者。吾未信其泛然從方論者。果切於病情乎。瓜蒂本草謂其主胸腹邪氣。皆吐下之。此以夏傷冷水。水行皮中。而皮中者。豈非屬表。何乃用是藥去胸中之水乎。蓋內經有形寒飲冷則傷肺。

況皮乃肺之所合。內外相應。且瓜蒂又治四肢浮腫下水。而冷水之在皮中者。不惟灌洗得散。而飲冷停水者。亦得散於皮中。故兩者皆得而用之。嘉言合論治暍。用白虎加人參湯瓜蒂湯二方。

〔補註〕金匱治暍病。只出二方。一者白虎加人參湯。專治其熱。以夏月之熱淫。必僭而犯上。傷其肺金。耗其津液。用之以救肺金。存津液也。孫思邈之生脈散。李東垣之清暑益氣湯。亦既祖之矣。一者瓜蒂散。專治其濕。以夏月之濕淫。上甚為熱。亦先傷其肺金。故外漬之水。

得以聚於皮間。皮者。肺之合也。用以搐其胸中之水。或吐或瀉而出。則肺氣得以不壅。而皮間之水。得以下趨也。何後人但宗仲景五苓散為例。如河間之通苓散。子和之桂苓甘露湯。非不得導濕消暑之意。求其引伸瓜蒂湯之制。以治上焦濕熱而清肺金。則絕無一方矣。抑知無形之熱。

傷其肺金。則用白虎加人參湯救之。有形之濕。傷其肺金。則用瓜蒂湯救之。各有所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