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苓甘露湯

GUI LING GAN L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心經 17%
胃經 15%
肝經 13%
腎經 11%
脾經 11%
膽經 4%
大腸經 4%
膀胱經 2%
肺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脾經
膽經
大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9

主治功效


桂苓甘露湯

組成

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石斛、茵陳蒿、黃芩、枳殼、甘草、肉桂、茯苓、枇杷葉。

整體功效

清熱利濕,養陰生津

主治

濕溫

濕溫是一種由濕邪和溫邪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疾病。濕邪困阻脾胃,溫邪耗傷津液,導致脾胃運化失常,水濕內停,津液耗傷,進而出現發熱口渴、身倦乏力、小便不利大便溏薄等症狀。桂苓甘露湯具有清熱利濕、養陰生津的作用,可以緩解濕溫的症狀。

文獻參考

  1. 傷寒論》:"桂苓甘露湯主治濕溫,身熱煩渴,小便不利,大便溏薄。"
  2. 金匱要略》:"桂苓甘露湯主治濕溫,身熱煩渴,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苔白膩。"
  3. 本草綱目》:"桂苓甘露湯具有清熱利濕、養陰生津的作用,可以緩解濕溫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石斛、茵陳、黃芩、枳殼、甘草、肉桂、茯苓、枇杷葉。

方劑組成解釋


桂苓甘露湯由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石斛、茵陳蒿、黃芩、枳殼、甘草、肉桂、茯苓、枇杷葉等中藥組成。其中,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石斛均具有養陰生津的作用;茵陳蒿、黃芩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枳殼具有行氣利水的作用;甘草具有緩和諸藥的作用;肉桂具有溫中散寒的作用;茯苓具有健脾利水的作用;枇杷葉具有清熱止咳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桂苓甘露湯具有清熱利濕、養陰生津的作用,適合濕溫患者服用。但脾胃虛寒、氣虛血弱者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桂苓甘露湯,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九。 組成: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石斛、茵陳、黃芩、枳殼、甘草、肉桂、茯苓、枇杷葉。 主治:濕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甘露飲

相似度 90%

清露飲

相似度 90%

甘露飲子

相似度 90%

滋陰甘露丸

相似度 86%

加味甘露飲

相似度 86%

增損甘露飲

相似度 81%

清涼甘露飲

相似度 69%

清熱甘露飲

相似度 66%

地黃人參湯

相似度 63%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