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甘露飲

JIA WEI GAN LU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胃經 18%
心經 16%
肝經 13%
腎經 8%
脾經 7%
大腸經 5%
膽經 5%
膀胱經 2%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加味甘露飲」

組成:熟地黃、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枇杷葉、黃芩、茵陳蒿、枳殼、石斛、甘草、犀角

主治:男性、女性、小兒的胃經受外邪侵襲,導致口臭、牙齒痠痛、眼睛發紅、口腔潰瘍,以及各種疼痛,並且上焦消渴,喉嚨有腥味。

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2.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

  3.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4.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5. 石斛: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

  6.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7. 天門冬:滋陰、潤肺、清熱、止咳、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潤燥、補氣、止血、清熱解毒。

  8. 犀角: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解瘡瘍疔毒,強筋骨,解毒,清熱瀉火、清熱涼血。

  9. 茵陳蒿: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止癢。

  10.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11. 枇杷葉:清肺熱、化痰平喘、止咳止嘔、降氣喘、止血、補血養肝、疏肝解鬱。

總結

中藥方劑「加味甘露飲」,主要成分是熟地黃、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枇杷葉、黃芩、茵陳蒿、枳殼、石斛、甘草、犀角,主治功效是男性、女性、小兒的胃經受外邪侵襲,導致口臭、牙齒痠痛、眼睛發紅、口腔潰瘍,以及各種疼痛,並且上焦消渴,喉嚨有腥味。方劑組成介紹內容如下: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肺、腎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天門冬具有滋陰、潤肺、清熱、止咳、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潤燥、補氣、止血、清熱解毒等功效。犀角性寒涼,清熱解毒之力甚強,能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又能解瘡瘍疔毒,故為治療熱毒瘡瘍之要藥。茵陳蒿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傳統功效。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枇杷葉性微涼、微寒,味苦澀,具有清肺熱、化痰平喘、止咳止嘔、降氣喘、止血、補血養肝、疏肝解鬱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生地黃、 玉竹、 五味子、 白蜜、 沙參、 鮮石斛、 麥冬、 甘蔗汁。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甘露飲由熟地黃、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枇杷葉、黃芩、茵陳蒿、枳殼、石斛、甘草、犀角等十味中藥組成。其中,熟地黃、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均具有滋陰補血、生津止渴的功效;枇杷葉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茵陳蒿具有清熱利濕、退黃消毒的功效;枳殼具有理氣化痰、行氣止痛的功效;石斛具有養陰生津、清熱解毒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犀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加味甘露飲是一首清熱生津、涼血止痛的方劑,但它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胃部不適等症狀。因此,在服用加味甘露飲之前,一定要先諮詢醫生的意見。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甘露飲, 出處:《引經證醫》卷四。 組成:生地黃、玉竹、五味子、白蜜、沙參、鮮石斛、麥冬、甘蔗汁。 主治:消渴,脾胃熱,陰虛者。

加味甘露飲, 出處:《赤水玄珠》卷三。 組成:熟地1兩,生地1兩,天冬1兩,麥冬1兩,枇杷葉(去毛)1兩,黃芩1兩,茵陳1兩,枳殼1兩,石斛1兩,甘草1兩,犀角3錢。 主治:男、婦、小兒胃經客熱,口臭牙宣,赤眼,口瘡,一切疼痛,及上焦消渴,喉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