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Herb Database

古代中醫主治「小兒腹瀉」的中藥單方清單

關於小兒腹瀉的中藥方劑清單,總共數量是22個

小兒腹瀉是中醫常見的病症,多因飲食不節、感受外邪、脾胃虛弱等原因引起。臨床表現以大便稀薄、色黃、量多、臭穢、腹痛、腹脹、食欲不振、面色萎黃、精神萎靡等為主要特徵。

中醫認為,小兒腹瀉的病機主要在於脾胃虛弱,導致運化失常,水谷不化,形成腹瀉。根據小兒腹瀉的不同證候,中醫可分為以下幾種證型:

  1. 脾胃虛弱型:主要表現為大便稀薄、色黃、量多、臭穢,腹痛、腹脹、食欲不振、面色萎黃、精神萎靡等。治療上以健脾益氣、養胃生津為主,常用方藥有香砂六君子湯、參苓白朮散等。

  2. 寒濕內阻型:主要表現為大便稀薄、色白、量多、腹痛、腹脹、畏寒肢冷、食欲不振等。治療上以溫中散寒、健脾利濕為主,常用方藥有小建中湯、四君子湯加減等。

  3. 熱毒熾盛型:主要表現為大便稀薄、色黃、量多、臭穢,腹痛、腹脹、發熱、口渴、煩躁等。治療上以清熱解毒、利濕瀉火為主,常用方藥有黃連解毒湯、三仁湯加減等。

  4. 氣滯血瘀型:主要表現為大便稀薄、色黑、量多、腹痛拒按、大便帶血、舌質紫暗、脈弦等。治療上以行氣活血、化瘀止痛為主,常用方藥有柴胡疏肝散、桃紅四物湯加減等。

小兒腹瀉的治療應以辨證論治為原則,根據小兒的具體症狀,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還要注意給孩子做好護理,避免腹瀉的發生。

  • 避免吃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注意飲食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
  • 不吃隔夜的食物。
  • 保持大便通暢,不要憋便。
  • 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 多喝水,補充水分。
  • 必要時可以服用一些止瀉藥。

如果小兒腹瀉的症狀比較嚴重,或者持續時間比較長,家長應該帶孩子去醫院就診。相關中藥清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