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時可運用經絡穴道退燒,針灸按摩刮痧拍打適用

- 最後更新:2022-05-12
關於發熱(發燒)的中醫證候分析:點選開啟

主要影響發熱(發燒)的經絡穴道

想要退燒,卻不想要吃藥,單純就退燒這件事,其實是可以運用經絡療法的。從漢朝的《傷寒論》就已經提到,外感傷寒之後惡寒發熱表證,這就是所謂的「太陽病」,從症狀比對看來,就是「膀胱經」,而膀胱經與「督脈」可以視為是一組經絡。

而後來的溫病學卻認為,外感邪氣從皮毛而入,「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合皮毛,主一身之表」,與「手太陰肺經」息息相關。就肺經的路線與表裡關係,與「大腸經」密切關聯,所以這兩條經絡也與感冒相關。

基於此,感冒發燒的主要經絡就是「膀胱經」、「督脈」、「肺經」與「大腸經」,要退燒可以先從這4條經絡下手,分述如下:

足太陽膀胱經

足太陽膀胱經

感冒發燒的時候,通常也會頭痛、脖子痛、與背痛。從3D圖上可以清楚看出,膀胱經是影響頭部、頸部、背部最主要的經絡。

許多人長期的上背痛、下背痛,就是與膀胱經有關聯,一定要疏通膀胱經。

感冒發燒的時候,可以運用熱吹風機或遠紅外線溫熱膀胱經的肺俞穴、風門穴。後腦杓與整個背部也可以溫熱。或是運用刮痧、拔罐整個背部。常用穴道:肺俞風門


督脈

督脈

漢朝的《傷寒論》提到:「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這裡的風府穴就是位於督脈,可見這是感冒發燒的重要穴道。

從3D圖上可以清楚看出,督脈與膀胱經都是影響頭部、頸部、背部最主要的經絡。督脈具有統領一身陽氣的作用,大椎穴是「陽中之陽」,可以在此穴道上貼「磁力貼」或消炎貼布也會退燒。常用的穴道是:風府大椎


手太陰肺經

手太陰肺經

從溫病學開始,就認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與「手太陰肺經」息息相關。就臟腑別通關係看來,膀胱經與肺經也具有陰陽對應關係,所以這兩條經絡影響是即時且密切相關的。

也就是說,在針灸、按摩、拍打、刮痧肺經時,也同時在疏通膀胱經,這是即時相應的。最常用的穴道就是在井穴(少商穴)針刺放血,或是用「磁力貼」或消炎貼布將指尖包起來

也可以運用熱吹風機或遠紅外線溫熱整條肺經,尤其是中府穴、雲門穴要特別加強。常用的穴道是:尺澤少商魚際中府雲門


手陽明大腸經

手陽明大腸經

由於「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具有表裡關係,就經絡的路線在手指部位也是重疊且相連接的,因此大腸經上的穴道也可以解熱。

最常用的穴道就是在井穴(商陽穴)針刺放血,或是用「磁力貼」或消炎貼布將指尖包起來

合谷穴是大腸經的原穴,是預防感冒退燒的要穴道。曲池穴具有清熱效果,這兩個穴道退燒具有效果

可以運用熱吹風機或遠紅外線溫熱整條大腸經,尤其是肩髃穴可以加強。也可以運用刮痧整條大腸經。常用的穴道是:合谷曲池商陽肩髃


,請開啟3D銅人查看穴道清單。

其他影響發熱(發燒)的經絡穴道

從大量現代人經絡數據中發現,三焦經與大腸經能量經常是同步的,三焦經也象徵體內火氣現象,所以通常發燒時也可以透過疏通三焦經來達到退燒的目的。

而三焦經與膽經同屬於少陽經,在感冒時也可配合按摩相關穴道。大腸經與肝經互為臟腑別通關係,所以感冒發燒時配合按摩肝經也可以加分。

手少陽三焦經

手少陽三焦經

三焦經與實證時,象徵體內的火氣現象,通常會感到發熱。因此疏通三教經對於退燒也有幫助。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井穴(關衝穴)針刺放血,或是用「磁力貼」或消炎貼布將指尖包起來

同時在三焦經上刮痧、拍打,也可以達到快速退火的目的,常用的穴道是:外關陽池關衝


足少陽膽經

足少陽膽經

漢朝的《傷寒論》提到:「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這裡的風池穴就是位於膽經,可見這是感冒發燒的重要穴道。

有些人在退燒之後會反覆發燒,這通常就是進入「少陽病」的階段。此時可以拍打整條膽經,尤其是大腿與臀部附近,也可刮痧整個側邊頭部與肩井穴附近,常用的穴道是:風池風市環跳肩井


足厥陰肝經

足厥陰肝經

大腸經與肝經互為臟腑別通關係,最常運用的四關穴,就是雙手雙腳的「合谷穴」與之對應的「太衝穴」,加起來總共4個穴。

有些人在退燒之後會反覆發燒,這通常就是進入「少陽病」的階段,這個階段容易出現肝膽疾病,因此按摩肝經也可以加速感冒痊癒。

可以拍打、刮痧肝經以達疏通肝經的目的。太衝


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腎經

基於「太陽」與「少陰」對應,從足少陰腎經也可以退燒的時候,最常見的就是小兒發燒時,可以透過溫灸腳底的「湧泉穴」來退燒

除了艾灸之外,也可以運用熱吹風機、按摩指壓。運用熱薑水泡腳,高度在膝蓋附近,沒有多久之後就會開始大量流汗,即可達到退燒目的。

如果可以配合按摩「湧泉穴」、「勞宮穴」、「陰陵泉」、「三陰交」則會效果更好。腎經常用穴道是:太溪湧泉


請開啟3D銅人查看穴道清單。

與發熱(發燒)的相關症狀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