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中醫古典籍記載「身重」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身重是中醫的一個症狀,指的是身體沉重、不輕盈的感覺。它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局部的。身重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氣虛、血虛、痰濕、水腫等。

氣虛是指體內的氣不足,導致身體各個機能運作不正常。氣虛的人往往會感到疲倦、四肢無力、頭暈目眩、食欲不振等。

血虛是指體內的血液不足,導致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下降。血虛的人往往會感到面色蒼白、心悸、失眠、健忘等。

痰濕是指體內的痰和濕氣過多,導致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受阻。痰濕的人往往會感到胸悶、痰多、口黏、舌苔厚膩等。

水腫是指體內的水分過多,導致身體各個部位腫脹。水腫的人往往會感到四肢浮腫、小便不利等。

身重是中醫的一個常見症狀,可以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果出現身重,應該及早到醫院就診,查明原因,對症治療。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

帶脈

帶脈

  • 1.《奇經八脈考》:「巢元方病源曰:腎著病,腰痛冷如冰,身重腰如帶五千錢,不渴,小便利,因勞汗出,衣里冷濕而得,久則變為水也。千金用腎著湯,三因用滲濕湯,東垣用獨活湯主之。

委中

委中

  • 1.《針灸逢源》:「風痛則牽連左右。腳膝強急。挫閃痛者。舉身不能俯仰轉側。瘀血作痛。晝輕夜重。便黑溺清。(刺委中)。腎著腰痛身重。腰冷如冰。亦由濕也。
  • 2.《針灸資生經》:「絕骨、主酸痹不仁。又主身重。(見上。)環跳、治冷風濕痹。(銅見腰痛。)條口、(見膝痛。)治濕痹。下髎、治寒濕內傷。(見月事。)委中、療風濕痹。(明見腳弱。)下廉、療偏風熱風冷痹不遂。風濕痹。灸瘡瘥。冷痹即已。魚際、療痹走胸背。(明見寒熱。銅同。

太白

太白

  • 1.《刺灸心法要訣》:「_【注】_,脾經里之原穴太白,胃經表之絡穴豐隆,二穴應刺之證即:身重,倦怠,面黃,舌強而疼,腹滿時時作痛。或吐、或瀉,善飢而不欲食。皆脾胃經病也。

豐隆

豐隆

  • 1.《刺灸心法要訣》:「_【注】_,脾經里之原穴太白,胃經表之絡穴豐隆,二穴應刺之證即:身重,倦怠,面黃,舌強而疼,腹滿時時作痛。或吐、或瀉,善飢而不欲食。皆脾胃經病也。

合谷

合谷

  • 1.《針灸集成》:「主治暴痹內逆,肝邪相搏,卒中惡風邪,氣血溢口鼻,飛屍鬼注,惡語悲泣,善忘,喘息不得安臥,痎瘧寒熱,目痃癭氣。○身重嗜臥不自覺,灸五十壯,針三分,補之。病癭惡氣,灸五十壯(千金),兼合谷,可追鼻中衄血(百證賦)。

三陰交

三陰交

  • 1.《針灸資生經》:「府舍、治疝癖。脾中急痛。循脅上下搶心。腹滿積聚厥氣兩乳。商丘、治脾虛令人不樂。(見腸鳴。千見吐。)三陰交、治脾病身重。(見腹脹。)
  • 2.《黃帝明堂灸經》:「_三陰交_,二穴,在內踝上三寸陷者中,灸三壯。主膝內廉痛,小便不利,身重足痿,不能行也。

府舍

府舍

  • 1.《針灸資生經》:「府舍、治疝癖。脾中急痛。循脅上下搶心。腹滿積聚厥氣兩乳。商丘、治脾虛令人不樂。(見腸鳴。千見吐。)三陰交、治脾病身重。(見腹脹。)

商丘

商丘

  • 1.《針灸資生經》:「府舍、治疝癖。脾中急痛。循脅上下搶心。腹滿積聚厥氣兩乳。商丘、治脾虛令人不樂。(見腸鳴。千見吐。)三陰交、治脾病身重。(見腹脹。)

上星

上星

  • 1.《針灸資生經》:「關門、主身腫身重。天府、主身脹逆息不得臥。風汗身腫。喘息多唾。上星、治頭風、面虛腫。(銅)囟會、治目眩面腫。前頂、治目眩。面赤腫。小兒頂腫。腦戶、治目黃頭腫。水溝、治水氣遍身腫。(明云。若是水氣。唯得針此。若針余穴。水盡即死。)胃倉、治水腫。

天府

天府

  • 1.《針灸資生經》:「關門、主身腫身重。天府、主身脹逆息不得臥。風汗身腫。喘息多唾。上星、治頭風、面虛腫。(銅)囟會、治目眩面腫。前頂、治目眩。面赤腫。小兒頂腫。腦戶、治目黃頭腫。水溝、治水氣遍身腫。(明云。若是水氣。唯得針此。若針余穴。水盡即死。)胃倉、治水腫。

水溝

水溝

  • 1.《針灸資生經》:「關門、主身腫身重。天府、主身脹逆息不得臥。風汗身腫。喘息多唾。上星、治頭風、面虛腫。(銅)囟會、治目眩面腫。前頂、治目眩。面赤腫。小兒頂腫。腦戶、治目黃頭腫。水溝、治水氣遍身腫。(明云。若是水氣。唯得針此。若針余穴。水盡即死。)胃倉、治水腫。

囟會

囟會

  • 1.《針灸資生經》:「關門、主身腫身重。天府、主身脹逆息不得臥。風汗身腫。喘息多唾。上星、治頭風、面虛腫。(銅)囟會、治目眩面腫。前頂、治目眩。面赤腫。小兒頂腫。腦戶、治目黃頭腫。水溝、治水氣遍身腫。(明云。若是水氣。唯得針此。若針余穴。水盡即死。)胃倉、治水腫。

前頂

前頂

  • 1.《針灸資生經》:「關門、主身腫身重。天府、主身脹逆息不得臥。風汗身腫。喘息多唾。上星、治頭風、面虛腫。(銅)囟會、治目眩面腫。前頂、治目眩。面赤腫。小兒頂腫。腦戶、治目黃頭腫。水溝、治水氣遍身腫。(明云。若是水氣。唯得針此。若針余穴。水盡即死。)胃倉、治水腫。

胃倉

胃倉

  • 1.《針灸資生經》:「關門、主身腫身重。天府、主身脹逆息不得臥。風汗身腫。喘息多唾。上星、治頭風、面虛腫。(銅)囟會、治目眩面腫。前頂、治目眩。面赤腫。小兒頂腫。腦戶、治目黃頭腫。水溝、治水氣遍身腫。(明云。若是水氣。唯得針此。若針余穴。水盡即死。)胃倉、治水腫。

腦戶

腦戶

  • 1.《針灸資生經》:「關門、主身腫身重。天府、主身脹逆息不得臥。風汗身腫。喘息多唾。上星、治頭風、面虛腫。(銅)囟會、治目眩面腫。前頂、治目眩。面赤腫。小兒頂腫。腦戶、治目黃頭腫。水溝、治水氣遍身腫。(明云。若是水氣。唯得針此。若針余穴。水盡即死。)胃倉、治水腫。

關門

關門

  • 1.《針灸資生經》:「關門、主身腫身重。天府、主身脹逆息不得臥。風汗身腫。喘息多唾。上星、治頭風、面虛腫。(銅)囟會、治目眩面腫。前頂、治目眩。面赤腫。小兒頂腫。腦戶、治目黃頭腫。水溝、治水氣遍身腫。(明云。若是水氣。唯得針此。若針余穴。水盡即死。)胃倉、治水腫。
  • 2.《普濟方·針灸》:「治身腫身重。穴關門

太衝

太衝

  • 1.《針灸資生經》:「(見足寒熱。)絕骨、灸百壯。治風身重脛寒。(見中風。)條口、(大溪同。)療脛寒。(明見足麻。)梁丘、療大驚脛痛。冷痹膝痛。不屈伸。難經疏云、足脛寒者。腎主骨。有病先脛冷也。當以此求之。然谷、主足不能安。脛酸不能久立。(千)湧泉、太衝、主脛酸。
  • 2.《針灸資生經》:「脾俞、胃管、大溪、主黃疸。(千)然谷、主黃疸。一足寒一足熱。喜渴。太衝、主黃疸熱中。喜渴。中封、五里、主身黃。時有微熱。(甲乙云。不嗜食。少氣。身體重。)脊中、主黃疸腹滿不能食。脾俞、主黃疸喜欠。不下食。脅下滿欲吐。身重不欲動。勞宮、主黃疸目黃。

梁丘

梁丘

  • 1.《針灸資生經》:「(見足寒熱。)絕骨、灸百壯。治風身重脛寒。(見中風。)條口、(大溪同。)療脛寒。(明見足麻。)梁丘、療大驚脛痛。冷痹膝痛。不屈伸。難經疏云、足脛寒者。腎主骨。有病先脛冷也。當以此求之。然谷、主足不能安。脛酸不能久立。(千)湧泉、太衝、主脛酸。

條口

條口

  • 1.《針灸資生經》:「(見足寒熱。)絕骨、灸百壯。治風身重脛寒。(見中風。)條口、(大溪同。)療脛寒。(明見足麻。)梁丘、療大驚脛痛。冷痹膝痛。不屈伸。難經疏云、足脛寒者。腎主骨。有病先脛冷也。當以此求之。然谷、主足不能安。脛酸不能久立。(千)湧泉、太衝、主脛酸。
  • 2.《針灸資生經》:「絕骨、主酸痹不仁。又主身重。(見上。)環跳、治冷風濕痹。(銅見腰痛。)條口、(見膝痛。)治濕痹。下髎、治寒濕內傷。(見月事。)委中、療風濕痹。(明見腳弱。)下廉、療偏風熱風冷痹不遂。風濕痹。灸瘡瘥。冷痹即已。魚際、療痹走胸背。(明見寒熱。銅同。

湧泉

湧泉

  • 1.《針灸資生經》:「(見足寒熱。)絕骨、灸百壯。治風身重脛寒。(見中風。)條口、(大溪同。)療脛寒。(明見足麻。)梁丘、療大驚脛痛。冷痹膝痛。不屈伸。難經疏云、足脛寒者。腎主骨。有病先脛冷也。當以此求之。然谷、主足不能安。脛酸不能久立。(千)湧泉、太衝、主脛酸。

然谷

然谷

  • 1.《針灸資生經》:「(見足寒熱。)絕骨、灸百壯。治風身重脛寒。(見中風。)條口、(大溪同。)療脛寒。(明見足麻。)梁丘、療大驚脛痛。冷痹膝痛。不屈伸。難經疏云、足脛寒者。腎主骨。有病先脛冷也。當以此求之。然谷、主足不能安。脛酸不能久立。(千)湧泉、太衝、主脛酸。
  • 2.《針灸資生經》:「脾俞、胃管、大溪、主黃疸。(千)然谷、主黃疸。一足寒一足熱。喜渴。太衝、主黃疸熱中。喜渴。中封、五里、主身黃。時有微熱。(甲乙云。不嗜食。少氣。身體重。)脊中、主黃疸腹滿不能食。脾俞、主黃疸喜欠。不下食。脅下滿欲吐。身重不欲動。勞宮、主黃疸目黃。

京骨

京骨

  • 1.《針灸資生經》:「小便不利。身重。足痿不能行。(下)京骨、療腿膝脛痿。腳攣不得伸。癲病狂走。自齧。膝脛寒。跗陽、療腿膝脛酸。(見腰腳。)承山、療腳痠膝重。(見腰腳。)陽陵泉、療膝股內外廉痛不仁。屈伸難。風市、主兩膝攣痛。引脅拘急嚲躄。或青或焦。或枯或黧如腐木。

承山

承山

  • 1.《針灸資生經》:「小便不利。身重。足痿不能行。(下)京骨、療腿膝脛痿。腳攣不得伸。癲病狂走。自齧。膝脛寒。跗陽、療腿膝脛酸。(見腰腳。)承山、療腳痠膝重。(見腰腳。)陽陵泉、療膝股內外廉痛不仁。屈伸難。風市、主兩膝攣痛。引脅拘急嚲躄。或青或焦。或枯或黧如腐木。

風市

風市

  • 1.《針灸資生經》:「小便不利。身重。足痿不能行。(下)京骨、療腿膝脛痿。腳攣不得伸。癲病狂走。自齧。膝脛寒。跗陽、療腿膝脛酸。(見腰腳。)承山、療腳痠膝重。(見腰腳。)陽陵泉、療膝股內外廉痛不仁。屈伸難。風市、主兩膝攣痛。引脅拘急嚲躄。或青或焦。或枯或黧如腐木。

陽陵泉

陽陵泉

  • 1.《針灸資生經》:「小便不利。身重。足痿不能行。(下)京骨、療腿膝脛痿。腳攣不得伸。癲病狂走。自齧。膝脛寒。跗陽、療腿膝脛酸。(見腰腳。)承山、療腳痠膝重。(見腰腳。)陽陵泉、療膝股內外廉痛不仁。屈伸難。風市、主兩膝攣痛。引脅拘急嚲躄。或青或焦。或枯或黧如腐木。

跗陽

跗陽

  • 1.《針灸資生經》:「小便不利。身重。足痿不能行。(下)京骨、療腿膝脛痿。腳攣不得伸。癲病狂走。自齧。膝脛寒。跗陽、療腿膝脛酸。(見腰腳。)承山、療腳痠膝重。(見腰腳。)陽陵泉、療膝股內外廉痛不仁。屈伸難。風市、主兩膝攣痛。引脅拘急嚲躄。或青或焦。或枯或黧如腐木。

中封

中封

  • 1.《針灸資生經》:「脾俞、胃管、大溪、主黃疸。(千)然谷、主黃疸。一足寒一足熱。喜渴。太衝、主黃疸熱中。喜渴。中封、五里、主身黃。時有微熱。(甲乙云。不嗜食。少氣。身體重。)脊中、主黃疸腹滿不能食。脾俞、主黃疸喜欠。不下食。脅下滿欲吐。身重不欲動。勞宮、主黃疸目黃。

脊中

脊中

  • 1.《針灸資生經》:「脾俞、胃管、大溪、主黃疸。(千)然谷、主黃疸。一足寒一足熱。喜渴。太衝、主黃疸熱中。喜渴。中封、五里、主身黃。時有微熱。(甲乙云。不嗜食。少氣。身體重。)脊中、主黃疸腹滿不能食。脾俞、主黃疸喜欠。不下食。脅下滿欲吐。身重不欲動。勞宮、主黃疸目黃。

勞宮

勞宮

  • 1.《針灸資生經》:「脾俞、胃管、大溪、主黃疸。(千)然谷、主黃疸。一足寒一足熱。喜渴。太衝、主黃疸熱中。喜渴。中封、五里、主身黃。時有微熱。(甲乙云。不嗜食。少氣。身體重。)脊中、主黃疸腹滿不能食。脾俞、主黃疸喜欠。不下食。脅下滿欲吐。身重不欲動。勞宮、主黃疸目黃。

脾俞

脾俞

  • 1.《針灸資生經》:「脾俞、胃管、大溪、主黃疸。(千)然谷、主黃疸。一足寒一足熱。喜渴。太衝、主黃疸熱中。喜渴。中封、五里、主身黃。時有微熱。(甲乙云。不嗜食。少氣。身體重。)脊中、主黃疸腹滿不能食。脾俞、主黃疸喜欠。不下食。脅下滿欲吐。身重不欲動。勞宮、主黃疸目黃。
  • 2.《普濟方·針灸》:「治黃疸喜欠。不下食。脅下滿欲吐。身重不欲動。穴脾俞

下廉

下廉

  • 1.《針灸資生經》:「絕骨、主酸痹不仁。又主身重。(見上。)環跳、治冷風濕痹。(銅見腰痛。)條口、(見膝痛。)治濕痹。下髎、治寒濕內傷。(見月事。)委中、療風濕痹。(明見腳弱。)下廉、療偏風熱風冷痹不遂。風濕痹。灸瘡瘥。冷痹即已。魚際、療痹走胸背。(明見寒熱。銅同。

下髎

下髎

  • 1.《針灸資生經》:「絕骨、主酸痹不仁。又主身重。(見上。)環跳、治冷風濕痹。(銅見腰痛。)條口、(見膝痛。)治濕痹。下髎、治寒濕內傷。(見月事。)委中、療風濕痹。(明見腳弱。)下廉、療偏風熱風冷痹不遂。風濕痹。灸瘡瘥。冷痹即已。魚際、療痹走胸背。(明見寒熱。銅同。

魚際

魚際

  • 1.《針灸資生經》:「絕骨、主酸痹不仁。又主身重。(見上。)環跳、治冷風濕痹。(銅見腰痛。)條口、(見膝痛。)治濕痹。下髎、治寒濕內傷。(見月事。)委中、療風濕痹。(明見腳弱。)下廉、療偏風熱風冷痹不遂。風濕痹。灸瘡瘥。冷痹即已。魚際、療痹走胸背。(明見寒熱。銅同。

環跳

環跳

  • 1.《針灸資生經》:「絕骨、主酸痹不仁。又主身重。(見上。)環跳、治冷風濕痹。(銅見腰痛。)條口、(見膝痛。)治濕痹。下髎、治寒濕內傷。(見月事。)委中、療風濕痹。(明見腳弱。)下廉、療偏風熱風冷痹不遂。風濕痹。灸瘡瘥。冷痹即已。魚際、療痹走胸背。(明見寒熱。銅同。

犢鼻

犢鼻

  • 1.《普濟方·針灸》:「胻骨空。在輔骨之上端(犢鼻穴也)。股際骨空。在毛中動下(經闕穴也)。尻骨空。在髀骨之後相去四寸(八髎穴也)。扁骨有滲理腠。無髓孔。易髓無空是也。凡病屬巨陰少陽之經。與衝脈任脈督脈之分者。病本於骨。各隨其要而灸刺之。故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惡寒。汗出身重。

膏肓

膏肓

  • 1.《普濟方·針灸》:「氣促不能食。而大便利。身重足痿杖而後起。得陳了翁家傳為灸膏肓穴。自丁亥至癸巳。積三百壯。灸之次日。即胸中氣平。腫脹俱損。利止而食進。甲午已能肩輿出謁。後再報之。仍是百壯。自是疾證浸減。以至康寧。時親舊間見此殊功。灸者數人。宿疴皆除。孫真人謂。
  • 2.《炙膏肓腧穴法》:「餘自許昌遭金狄之難,憂勞危難,沖冒寒暑,過此東下。丁未八月,抵泗濱,感 瘧。既至琴川,為醫妄治,榮衛衰耗,明年春末,尚苦 腫腹脹,氣促不能食,而大便利,身重足痿,杖而後起。得陳了翁家專為灸膏肓俞,自丁亥至癸巳,積三百壯。灸之次日,既胸中氣平,腫脹俱損,利止而食進。

陰交

陰交


上脘

上脘

  • 1.《針方六集》:「大都二穴,治寒濕腳氣,繞踝風,熱病汗不出,手足厥冷,上脘痛,腹脹煩噦,熱悶不得臥,身重骨疼,吐逆目眩,腰痛不可俯仰,蛔厥,小兒客忤。若本節痛腫者,三稜針出血。

大都

大都

  • 1.《針方六集》:「大都二穴,治寒濕腳氣,繞踝風,熱病汗不出,手足厥冷,上脘痛,腹脹煩噦,熱悶不得臥,身重骨疼,吐逆目眩,腰痛不可俯仰,蛔厥,小兒客忤。若本節痛腫者,三稜針出血。

曲池

曲池

  • 1.《針方六集》:「懸鐘二穴,主風勞身重,渾身百節痛,左癱右瘓,兩足不隨,寒濕腳氣,心腹脹滿,胃中熱不嗜食,虛勞咳逆,泄注,喉痹,項強,腸痔瘀血,陰急,鼻衄,腦疽,大小便澀,煩滿狂易,遍身生瘡,水腫。治傷寒發熱不退,針曲池穴,瀉此穴良。

懸鐘

懸鐘

  • 1.《針方六集》:「懸鐘二穴,主風勞身重,渾身百節痛,左癱右瘓,兩足不隨,寒濕腳氣,心腹脹滿,胃中熱不嗜食,虛勞咳逆,泄注,喉痹,項強,腸痔瘀血,陰急,鼻衄,腦疽,大小便澀,煩滿狂易,遍身生瘡,水腫。治傷寒發熱不退,針曲池穴,瀉此穴良。

肓俞

肓俞

  • 1.《炙膏肓腧穴法》:「餘自許昌遭金狄之難,憂勞危難,沖冒寒暑,過此東下。丁未八月,抵泗濱,感 瘧。既至琴川,為醫妄治,榮衛衰耗,明年春末,尚苦 腫腹脹,氣促不能食,而大便利,身重足痿,杖而後起。得陳了翁家專為灸膏肓俞,自丁亥至癸巳,積三百壯。灸之次日,既胸中氣平,腫脹俱損,利止而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