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丘。梁,屋之橫梁也。丘,土堆也。梁丘名意指本穴的功用為約束胃經經水向下排泄。
穴名介紹
解剖位置
在股直肌和股外側肌之間;有旋股外側動脈降支;布有股前皮神經,股外側皮神經。
針刺方法
直刺1~1.5寸。
穴道介紹
本穴為足陽明郄穴。郄穴的特點是善於調治各種急性病。所以在過年期間,許多人大魚大肉、飲酒過度,出現急性腸胃炎、胃潰瘍、胃痙攣、腹瀉、腹脹、噁心、食慾不振、大便秘結、大便溏瀉、腹瀉、噯氣酸腐、心下灼熱...等急性腸胃不適症狀,就可以用這個穴道按摩來舒緩。
艾灸梁丘穴是改善急性腹瀉的好辦法。夏天有很多人都會吃西瓜、喝冰飲而出現腹瀉,便可以運用艾灸改善。梁丘穴對急性乳腺炎引發的突然乳房痛、痛經、和急性膝蓋痛也有效果。
嬰兒、小孩經常脾胃不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經常拍打大腿外側的「足三里穴」和「梁丘穴」,自然可以改善調理脾胃疾病,提升免疫力。每日堅持一個穴位拍100下,拍時用力適中,盡可能勻速拍打即可。
Youtube影片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痢疾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高血脂症(膽固醇過高)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暴食症
神經系統疾病
- 頭痛
消化系統疾病
- 消化不良
- 腹中有鳴叫聲
- 胃潰瘍
- 慢性肝炎
- 胃及十二指腸炎
- 胃食道逆流(胃酸)
皮膚與皮下組織疾病
- 皮膚搔癢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類風濕性關節炎
- 膝蓋痛
- 腰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月經腹痛
- 乳腺炎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 咳嗽
- 打嗝呃逆
- 上腹胃脘痛
- 噯氣
- 腹瀉
- 頭痛
- 全身性水腫
- 噁心反胃
- 肚臍周圍腹痛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 月經腹痛
- 腹中有鳴叫聲
- 皮膚搔癢
- 腰痛
- 打嗝呃逆
- 上腹胃脘痛
- 噯氣
- 食慾不振
- 背部下部位痛
- 下肢萎縮
- 夜間遺尿
- 媽媽手
- 膝蓋外側前側痛
- 膝蓋內側痛
- 膝蓋前側痛
- 膝部腫大疼痛
- 噁心反胃
- 大便溏(稀薄)
- 肚臍周圍腹痛
相關標籤
穴道配伍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3-5壯
按摩推拿
可用大拇指使勁地在穴位上施加壓力,儘可能用力,施加壓力的時候最好能感受到疼痛。每次壓20秒,停下來休息5秒,再繼續施壓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