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子心

蓮子心

LIAN ZI XIN

  • 英文名稱:Nelumbo nucifera Gaertn. Lotus Plumule
  • 別名:苦薏,蓮薏,蓮心,薏
  • 來源: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蓮的成熟種子中間的綠色胚根(蓮心)。取出,曬幹。
  • 道地藥材:湖北, 福建, 湖南, 浙江, 江蘇
  • 生長環境:池塘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蓮子心的傳統功效


1. 清熱瀉火

蓮子心,一味看似不起眼的藥材,卻在古代醫籍中展現出強大的清熱瀉火功效。其作用機理,並非單純的「降火」,而是涵蓋心、肝、脾、肺等多個臟腑,以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大明一統志》簡潔地指出蓮子心的「清心去熱」功效,奠定了其清熱的主基調。《醫林纂要》則更進一步,強調其「瀉心,堅腎」的作用,說明它不僅能清泄心火,還能滋補腎陰,達到陰陽平衡。《本草再新》則更為詳盡,指出蓮子心能清瀉心、肝、脾、肺四臟之火,涵蓋範圍廣泛,並佐以「消暑除煩,生津止渴,治目紅腫」等臨牀表現,更能體現其清熱功效的全面性。

《溫病條辨》則從經絡循行的角度闡述蓮子心的作用機制:「蓮心,由心走腎,能使心火下通於腎,又回環上升,能使腎水上潮於心。」說明蓮子心並非單純的瀉火,而是通過心腎之間的互動,達到調節陰陽平衡,從而達到清熱的目的。 這也解釋了為何蓮子心既能瀉火,又能兼具《隨息居飲食譜》中提到的「斂液止汗,清熱養神,止血固精」等功效,體現了其藥性之複雜與精妙。 其他典籍如《食性本草》、《日華子本草》更記載了其治療血渴、產後渴疾以及霍亂等症狀,進一步佐證了蓮子心在清熱方面的臨牀應用。 總而言之,蓮子心清熱瀉火功效的應用,是基於其對心腎陰陽的調節,並能兼顧多臟腑的平衡,使其成為一味臨牀應用價值極高的藥材。

2. 澀精止遺

蓮子心,其「澀精止遺」的功效,古籍中多有記載,其機理值得探討。

《隨息居飲食譜》中提到蓮子心「斂液止汗,清熱養神,止血固精」,直接點明其收斂精液、止遺精的功效。這與其清熱的作用密切相關。古代醫家認為,遺精多因心腎不交,心火亢盛,或腎陰不足所致。

《本草再新》記載蓮子心「清心火,平肝火,瀉脾火,降肺火」,說明其具有廣泛的清熱作用。 火邪既去,則心腎陰虛之症得以緩解,從而達到「澀精」的效果。而《醫林纂要》的「瀉心,堅腎」則更直接指出其清瀉心火,同時滋補腎臟的作用,心腎相交,則遺精自止。

《溫病條辨》更深入地闡述了蓮子心的作用機理:「蓮心,由心走腎,能使心火下通於腎,又回環上升,能使腎水上潮於心。」這說明蓮子心並非單純地瀉火,而是調節心腎之間的陰陽平衡,使心火不亢,腎水不虧,達到陰陽調和的狀態,從而有效改善遺精症狀。

綜上所述,蓮子心「澀精止遺」的功效,並非單純依靠某一方面的作用,而是通過其清熱、瀉火、調節心腎陰陽的綜合作用,最終達到治療目的。 古代醫家對其功效的觀察與總結,為我們理解和應用蓮子心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3. 安神

蓮子心,一味看似不起眼的中藥單方,卻在歷代醫籍中展現其獨特的安神功效,其作用機理並非單純的鎮靜,而是通過調節臟腑陰陽平衡來達到目的。

《大明一統志》指出蓮子心「清心去熱」,這是其安神作用的基礎。心火過盛,往往導致心神不安,失眠多夢。蓮子心能清瀉心火,使心火不熾,自然能達到安神寧心的效果。《醫林纂要》更進一步指出其「瀉心,堅腎」。心腎兩臟在中醫理論中關係密切,心火下降,腎水上升,心腎相交,則陰陽調和,精神安定。《溫病條辨》則精妙地闡述了這個過程:「蓮心,由心走腎,能使心火下通於腎,又回環上升,能使腎水上潮於心。」 這說明蓮子心的作用並非單向的瀉火,而是調節心腎之間的陰陽平衡,達到雙向調節的目的。

此外,《本草再新》則更全面地指出其清瀉心、肝、脾、肺四臟之火的作用。這些臟腑的火熱,都會影響心神,導致心煩意亂、難以安睡。蓮子心通過清熱瀉火,從根本上改善臟腑功能,間接達到安神效果。《隨息居飲食譜》則強調其「清熱養神」的功效,並指出其能「斂液止汗」,這也從側面說明蓮子心能調節體液平衡,進而使心神安定。

綜觀以上各家論述,蓮子心安神之效,並非單純依靠鎮靜作用,而是通過清瀉心火、調節心腎陰陽,以及平衡臟腑功能,最終達到寧心安神、改善睡眠的目的。其作用機理,體現了中醫整體觀的精髓。

4. 止血

蓮子心,雖是蓮子中的小部分,卻在古代醫籍中被記載有著多種功效,其中「止血」功能尤其值得探討。歷代醫家對其功效的描述,雖著眼點不同,卻能從不同角度佐證其止血之效。

《隨息居飲食譜》指出蓮子心「斂液止汗,清熱養神,止血固精」,其中「止血」被明確提及。這說明古人已觀察到蓮子心能有效控制出血。此功效可能與其清熱的作用相關,許多出血情況都伴隨有熱證,蓮子心清熱,則能從根本上緩解出血癥狀。

《本草再新》記載其「清心火,平肝火,瀉脾火,降肺火」,說明蓮子心具有廣泛的清熱瀉火功效。中醫認為,血熱妄行是出血的重要病機,而蓮子心的清熱作用,能有效抑制血熱,從而達到止血效果。

更進一步,《食性本草》記載:「生取為末,以米飲調下三錢,療血渴疾、產後渴疾。」「血渴疾」明顯指出血伴隨口渴的病症,蓮子心能治療此症,更直接地說明其止血功效。

雖然古代醫籍並未詳細闡述蓮子心止血的具體機理,但從《溫病條辨》中「蓮心,由心走腎,能使心火下通於腎,又回環上升,能使腎水上潮於心」的論述可以看出,古人已認識到蓮子心在體內運行規律,這可能也與其調節氣血、最終達到止血的效果有關。綜上所述,古代醫籍對蓮子心的止血功效多有記載,其清熱、瀉火等作用,可能是其止血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蓮子心的現代功效


1. 改善睡眠

蓮子心味苦性寒,歸心、腎經,在中醫藥理中被視為清心除煩、安神養心的天然良方。此特性能平抑心火,清除內熱,從而改善因心緒不寧、煩躁不安所致的失眠。古籍《本草綱目》亦載其「消煩止渴,益氣補虛,安心寧神」,明確指出其對寧心安神、促進良好睡眠的助益。

從現代藥理學角度分析,蓮子心蘊含多種生物鹼及黃酮類化合物。這些活性成分經研究證實,具有顯著的鎮靜和催眠作用,能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降低興奮性,幫助身體和心靈進入放鬆狀態,促進快速入睡並加深睡眠。此外,其抗氧化特性亦可能間接支持神經系統健康,有助於維持穩定的生理環境,利於睡眠。

臨床研究進一步印證了蓮子心改善睡眠的功效。實驗結果顯示,蓮子心水煎劑能有效提升失眠患者的睡眠品質,不僅縮短了入睡時間,也減少了夜間醒來的頻率。更值得注意的是,它同時展現出緩解焦慮、抑鬱情緒的能力。由於許多失眠問題常與情緒困擾相互影響,蓮子心能雙向調節,透過安定情緒來間接改善睡眠,為因情志不暢而導致的失眠提供了一條天然、溫和的解決途徑。

2. 抗焦慮

蓮子心,性微寒,味苦,歸心、腎經。古籍記述其主要功效在於「清心除煩,養心安神」,尤善治療心煩失眠、驚悸健忘等症狀,彰顯其在安定心神方面的傳統智慧。

現代藥理學研究進一步揭示,蓮子心蘊含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包括蓮心鹼、異蓮心鹼以及山奈酚等多元生物鹼。其中,蓮心鹼被鑑定為核心藥效物質,對中樞神經系統展現出顯著的鎮靜與抗焦慮作用,被認為是其緩解情緒困擾的關鍵成分。

除了直接影響神經系統,蓮子心還具備抗氧化、抗炎等多重藥理活性,這些作用可能協同增強其抗焦慮效果,透過多重路徑調節身心反應。臨床應用亦支持此觀點,研究指出蓮子心水煎劑能有效改善焦慮症患者的臨床症狀,並顯著提升患者的睡眠品質。其抗焦慮之作用機制綜合考量,可能涉及其直接的鎮靜效應,以及透過抗氧化、抗炎等途徑間接緩解焦慮狀態,從而達到穩定情緒及促進身心平衡的目的。

3. 抗腫瘤

蓮子心,作為一種傳統藥用成分,其在抗腫瘤藥理學上的潛力正逐漸被現代科學所揭示。多項體外研究明確指出,蓮子心具備顯著的抗腫瘤活性。具體來說,其不同形式的提取物,包括水提液、醇提液及經乙酸乙酯處理後的提取物,均顯示出強效的抑制作用。這些活性成分能夠有效地干預並阻礙多種腫瘤細胞的生長與增殖過程,從而達到削弱癌細胞活力的效果。此一藥理作用機制,提示了蓮子心在腫瘤防治領域的潛在應用價值,為進一步的深入研究與新藥開發奠定了科學基礎。其精確的作用靶點與分子機制,正持續成為研究的焦點。

4. 降血脂

蓮子心在傳統醫學古籍中,便已明確記載其具備降血脂之功效。其性味微苦、微澀,歸入心、肝二經,從中醫角度觀之,蓮子心對於因血熱鬱結、或肝功能失調導致的高脂血症,具有涼血、清心、調和肝臟的輔助治療作用。古文甚至直接指出,凡高脂血症者,皆可考慮服用蓮子心。

現代藥理研究則進一步揭示了蓮子心降血脂的具體機制。其核心活性成分在於多種生物鹼,諸如蓮子鹼、蓮子寧鹼及異蓮子鹼等。這些生物鹼被證實能有效抑制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從源頭減少了膽固醇進入血液的量。此作用有助於降低總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的水平。

不僅如此,蓮子心的生物鹼成分也被發現具有改善血管內皮功能、調節血壓的潛力。健康的血管內皮對於維持血管彈性、預防脂質斑塊形成至關重要。透過多重途徑的協同作用,蓮子心不僅直接作用於脂質代謝,更間接有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進而維護整體心血管健康。其降血脂藥理效益,是綜合多方機制的體現。

5. 降血糖

蓮子心,乃清心瀉火、除煩止渴之良藥,其重要藥理功效之一為顯著的降血糖作用。古籍早有記載其味苦性寒,歸心、腎二經,具清心寧神之效,從整體代謝平衡角度具有輔助潛力。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蓮子心富含多種活性成分,包括蓮心鹼、異蓮心鹼等多種生物鹼,以及蘆丁等黃酮類化合物。這些核心物質是其發揮降血糖作用的藥理基礎。

臨床研究進一步佐證,蓮子心水煎劑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並顯著改善胰島素抵抗。此作用機制在於提升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促使葡萄糖更有效地被利用。蓮子心透過其獨特化學構成與多靶點效應,潛在輔助血糖管理。

6. 降血壓

蓮子心,性微寒、味苦,歸心、腎二經。其傳統藥理認為能清心火,有助於平穩血壓。現代臨床研究證實,蓮子心水煎劑對於高血壓患者具有顯著的降壓作用,並能改善心臟功能。

其降血壓的藥理機制複雜且多重。首先,蓮子心富含多種生物鹼,特別是蓮子堿等活性成分。這些成分經研究表明能有效抑制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的活性。ACE是體內一種關鍵酶,其作用是將血管緊張素I轉化為血管緊張素II,後者能強烈引起血管收縮並提升血壓。透過抑制ACE,蓮子心能促進血管舒張,從而使血壓隨之下降。

其次,蓮子心亦含有豐富的鉀離子。鉀離子在維持電解質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促進腎臟排出體內過多的鈉離子。眾所周知,鈉離子過多是導致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透過促進鈉的排泄,蓮子心也能有效地協助降低血壓。

7. 抗氧化

蓮子心以其卓越的抗氧化能力而聞名,主要歸因於其內部蘊藏的豐富黃酮類化合物。這些天然植物活性成分是強效的自由基清除劑,能夠主動搜尋並中和體內因新陳代謝、環境污染或壓力等因素產生過量的活性氧物質(自由基)。自由基若未能被有效清除,將會攻擊細胞膜、蛋白質及DNA等生物大分子,導致氧化應激,被視為加速細胞損傷與衰老的關鍵機制。

蓮子心所含的黃酮物質,除了直接清除自由基外,亦能顯著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脂質過氧化是細胞膜受損的重要環節,會破壞細胞膜的結構完整性與功能,進而影響細胞正常運作甚至導致細胞死亡。透過抑制這類有害反應,蓮子心能有效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攻擊,維護細胞的健全功能。

多項藥理學研究已深入探討蓮子心的抗氧化潛力。研究表明,無論是其水提液、醇提液,還是乙酸乙酯提取物,均在體外(如DPPH、ABTS自由基清除試驗)及體內(動物模型)展現出顯著且穩定的抗氧化活性,證明其對抗氧化損傷的藥理作用具有普遍性。這不僅有助於減少細胞層面的損害,亦能延緩組織器官因氧化應激而加速老化的進程,對於維護整體生理健康、保持機體活力具備潛在益處。這些科學發現為蓮子心作為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提供了堅實的藥理學依據。

8. 營養豐富

蓮子心之所以營養豐富,核心在於其蘊藏著多樣的維生素與關鍵礦物質。其中,維生素B羣對於人體能量、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能有效參與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的代謝過程,為身體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從而助益於促進新陳代謝,並顯著緩解日常積累的疲勞感。

此外,蓮子心所含的鐵質是構成血紅素的必需元素,對於氧氣輸送到身體各組織器官扮演著核心角色,直接關聯到體力的維持與增強。鋅元素則在免疫系統功能中扮演關鍵角色,能支持免疫細胞的活性與增殖,從而提升身體的自然防禦能力。而銅元素作為多種酶的輔因子,不僅參與鐵的代謝,也對免疫力和能量生成有所貢獻。

這些複合性的營養成分協同作用,不僅全面補充身體所需,更從根本上強化了體力、增強了免疫防線,最終實現了促進整體生理機能的和諧運作,是維持活力與健康的天然資產。

蓮子心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3g;或入散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蓮子心注意事項

  1. 懷孕婦女不宜:蓮子心有清熱涼血、降血壓之效,過量食用可能導致懷孕不穩。
  2. 脾胃虛寒者慎用:蓮子心性寒,脾胃虛寒者食用後容易腹瀉。
  3. 心血管疾病患者謹慎:蓮子心有降血壓之效,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前應諮詢醫師。
  4. 服用降血壓藥者避免:蓮子心具有降血壓作用,與降血壓藥物併用可能導致低血壓。
  5. 久病體虛者不宜:蓮子心性寒,久病體虛者食用後可能加重虛寒症狀。
  6. 不宜與鐵質食品同食:蓮子心富含鞣質,會與鐵質結合,影響人體對鐵質的吸收。
  7. 不宜大量食用:蓮子心性寒,過量食用容易造成腹瀉、噁心。

蓮子心相關的方劑


蓮子心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口乾口渴心情煩燥心胸煩熱吐血遺精動脈失眠損傷動脈粥樣硬化心悸食慾不振糖尿虛弱低血壓焦慮症消化不良糖尿病感覺掌心發熱身體發低熱尿道炎嘴中感到甜甜的面色發紅血尿小便疼痛

蓮子心含有的化學成分


蓮心鹼(liensinine), 異蓮心鹼(isoliensinine), 甲基蓮心鹼(neferine), 荷葉鹼(Nuciferine), 前荷葉鹼(pronuciferine), 牛角花鹼(lorusine), 甲基紫堇杷靈(methylcorypalline), 去甲基衡州悟烏藥鹼(demethylcoclaurine/higenamine), 亞美罌粟鹼(armepavine), 蓮子鹼(nelumbine), 4-甲基衡州悟烏藥鹼(4-methyl-N-methylcoclaurine), 木犀草甙(galuteolin), 金絲桃甙(Hyperin), 芸香甙(Rutin),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β-谷甾醇脂肪酸酯(β-sitosterol fatty acid ester), 棕櫚酸(Palmitic acid), 不飽和酮酸(unsaturated ketonic acid), 葉綠素(chlorophylls)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