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湯

QING GO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溫病條辨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極寒 (0.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7%
心經 20%
胃經 17%
腎經 15%
膽經 5%
小腸經 5%
肝經 4%
大腸經 4%
肺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小腸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清宮湯中包含連翹,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連翹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清宮湯常用於治療熱毒壅滯所致的各種炎症,連翹可以有效清除體內熱毒,緩解炎症反應,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疏散風熱: 連翹能疏散風熱,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清宮湯中加入連翹,可以幫助疏散風熱,減輕患者的不適。

清宮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清宮湯多用於治療熱病耗傷陰液、肺燥津傷、心煩口渴等症,麥門冬可有效緩解肺熱津傷,滋養肺陰,改善口乾舌燥、咳嗽等症狀。
  2. 養心安神: 麥門冬亦可清心除煩,養心安神。清宮湯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等症,麥門冬能滋養心陰,安定心神,改善心慌、失眠等症狀。

清宮湯之方劑中確曾使用犀角,其原因主要為:

  1. 清熱解毒: 犀角性寒,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古人認為其能有效治療熱毒、瘡瘍、瘟疫等症。
  2. 鎮驚安神: 犀角亦有鎮驚安神之效,能治療熱病神昏、狂躁不安、驚厥抽搐等症狀。

然現今犀牛已被列為瀕危物種,使用犀角已屬違法行為,應以其他藥材替代,以保護生態環境。

清宮湯中加入蓮子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 蓮子心性寒,味苦,具清心火、瀉脾火之效,對於因心火亢盛、脾胃積熱引發的各種症狀,如口舌生瘡、心煩失眠、便祕等,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2. 利尿消腫: 蓮子心有較好的利尿作用,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對於因濕熱內蘊導致的浮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有一定改善效果。

因此,清宮湯中加入蓮子心,可以起到清熱瀉火、利尿消腫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清宮湯中包含玄參,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 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清宮湯多用於治療熱毒壅滯所致的各種症狀,如婦科炎症、瘡瘍腫毒等,玄參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發展。
  2. 滋陰降火: 玄參同時具有滋陰降火的作用,可以緩解因熱毒內蘊導致的陰虛火旺、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狀。清宮湯中常與其他滋陰藥物配合使用,以達到更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清宮湯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清宮湯,主要用於治療溫病熱邪內陷心包,導致的神昏譫語等症狀。 根據《溫病條辨》及其他古醫書記載,清宮湯適用於以下情況:

  • 太陰溫病,汗出過多,邪陷心包,神昏譫語。
  • 暑溫、濕溫病,熱邪久羈,熱搏血分,舌絳苔少,神昏譫語。
  • 溫毒、疫痧等症,熱毒內陷,神昏譫語。
  • 秋令風溫,邪入心胞譫語。

總之,清宮湯適用於各種溫熱病邪入心包,擾亂心神所致的神志昏迷、胡言亂語等危重症狀。

藥物組成及功效

清宮湯的經典組成為:

  • 玄參心: 滋陰降火,解毒散結。
  • 連心麥冬: 養陰潤肺,清心除煩。
  • 竹葉捲心: 清熱除煩,利尿。
  • 連翹心: 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 犀角(現多用水牛角代替): 涼血解毒,清心安神。
  • 蓮子心: 清心火,交通心腎,固精止遺。

治療原理

清宮湯的治療原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 清心瀉火,涼血解毒: 溫熱病邪入心包,主要表現為熱擾心神,甚則熱盛動血。方中犀角(水牛角)、玄參、連翹,皆為清熱涼血解毒之要藥,其中犀角(水牛角)直入心經,清心涼血解毒之力尤為突出;玄參滋陰降火,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滋陰制約熱邪;連翹清熱解毒,善清心經熱毒。三藥合用,共奏清心瀉火,涼血解毒之功,以祛除心包之熱邪。
  2. 養陰生津,清心安神: 熱邪灼傷陰液,易致陰虛火旺,加重神昏譫語。方中麥冬養陰生津,清心除煩,既可補充被熱邪耗傷的陰液,又能清心安神,緩解煩躁不安;蓮子心清心火、安心神,且能交通心腎。二藥合用,既能養陰清熱,又能寧心安神,有助於恢復神志。
  3. 佐使引經,直達病所: 竹葉捲心清心除煩,引藥入心經,可以作為佐使藥,引導諸藥直達病所,增強清心瀉火的功效。

加減應用

根據不同病情和症狀,清宮湯常有加減應用:

  • 熱痰盛: 加竹瀝、梨汁,以加強清熱化痰之力。
  • 咳痰不清: 加栝蔞皮,以利氣化痰。
  • 熱毒盛: 加金汁、人中黃,以增強清熱解毒之力。
  • 漸欲神昏: 加銀花、荷葉、鮮石菖蒲,以清熱解毒,芳香開竅。
  • 邪入血絡: 加銀花、赤小豆皮,以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 濕溫誤表: 加減清宮湯送服至寶丹或紫雪丹,以清熱化濕,開竅醒神。
  • 暑溫熱邪搏血分,以及熱閉內竅: 先服紫雪丹,再服清宮湯。

總結

清宮湯是治療溫病熱邪內陷心包,神昏譫語的經典方劑。其通過清心瀉火、涼血解毒、養陰生津、清心安神的配伍,達到祛除心包熱邪,恢復神志的目的。臨床應用時,常根據具體病情進行加減,以提高療效。方中犀角因其珍稀和環保原因,現已多用水牛角代替。

傳統服藥法


元參心3錢,蓮子心5分,竹葉卷心2錢,連翹心2錢,犀角尖2錢(磨衝),連心麥冬3錢。
熱痰盛,加竹瀝、梨汁各5匙;咯痰不清,加瓜萎皮1錢5分;熱毒盛,加金汁人中黃;漸欲神昏,加銀花3錢、荷葉2錢、石菖蒲1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安神定驚的功效,適用於太陰溫病,神昏譫語者。
  • 本方中的連翹、犀角、蓮子心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小便顏色偏黃四肢筋肉筋攣僵硬昏迷

相同名稱方劑


清宮湯, 出處:《溫病條辨》卷一。 組成:元參心3錢,蓮子心5分,竹葉卷心2錢,連翹心2錢,犀角尖2錢(磨衝),連心麥冬3錢。 主治:太陰溫病,神昏譫語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