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皂子丸

軟硬皂子丸

RUAN YING ZAO ZI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0.2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胃經 14%
腎經 14%
心經 14%
膽經 14%
小腸經 14%
肺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膽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軟硬皁子丸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滋陰降火: 玄參性寒,味甘苦,入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的功效。此方中可能因其他藥材燥熱,或患者本身陰虛火旺,而添加玄參以平衡藥性,避免燥熱傷陰。
  2. 潤喉利咽,消腫止痛: 玄參亦有潤喉利咽、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此方若用於治療咽喉相關疾病,則加入玄參可增強療效。

總之,玄參在軟硬皁子丸中發揮清熱解毒、滋陰降火、潤喉利咽等功效,與其他藥材配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軟硬皁子丸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連翹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皁子丸常用於治療熱毒蘊結、癰腫瘡瘍等症,連翹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幫助消散腫痛,加速傷口癒合。
  2. 疏散風熱:連翹亦能疏散風熱,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等症。皁子丸中加入連翹,可有效緩解因風熱導致的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提高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軟硬皂子丸」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瘰癧」,即淋巴結結核或慢性淋巴結炎。古代醫家認為其適用於腫硬疼痛未破或已潰者,能促使未潰者消散、已潰者膿核易脫,不論病程新久皆可應用。若患者體質壯實、結核堅硬甚者,會輔以硇砂醋煮加強軟堅之效,並依病情輕重調整劑量。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1. 君藥:皂子(皂莢子)

    • 性味辛溫,歸肺、大腸經,具祛痰散結、潤燥通便之效。
    • 方中分「軟」「硬」兩法:軟者直接嚼服,取其活性成分局部作用;硬者蜜丸含化,緩釋藥力,針對深層痰核。更以硇砂醋煮增強軟堅消積之功,針對頑固硬結。
  2. 臣藥:玄參

    • 性寒味苦鹹,清熱解毒、滋陰降火,善治瘰癧痰火結聚。
    • 《本草綱目》載其能「散頸下核」,其鹹潤之性可助皂子軟堅,並防溫燥傷陰。
  3. 佐藥:連翹

    •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為「瘡家聖藥」。
    • 與玄參協同清泄熱毒,抑制瘰癧化膿趨勢,並引藥上行至頸項。

三、組方邏輯與治療機理
此方以「軟堅散結」為主軸,結合「清熱解毒」與「局部靶向用藥」特色:

  • 物理性作用:皂子質地堅硬,製丸後含化,藥物直接作用於咽喉淋巴區域,或經嚼服刺激唾液分泌,助藥力滲透。
  • 化學性協同:玄參、連翹清解熱毒,抑制炎症;皂子辛溫走竄,破除痰瘀。一涼一溫,既防過燥,又免寒凝。
  • 劑型設計:分軟硬二法,兼顧速效與長效,契合瘰癧病程綿長、需持續用藥的特性。

此方體現「結者散之」的治法,通過局部與整體調控,針對痰、熱、瘀交阻之病機,達到消散癧核之目的。

傳統服藥法


皂子1盞(去粗皮黃心),玄參1兩,連翹1兩。
上用水5盞,煮乾,揀皂子軟者,食後細嚼津液送下;硬者研末,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夜含化1丸,半月即效。未破者破,已破者令核易落。不問遠年近日,腫硬疼痛皆宜。如體盛硬甚者,皂子用硇砂醋煮令酥,瘰少少服,瘰多多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軟硬皂子丸, 出處:《醫學入門》卷八。 組成:皂子1盞(去粗皮黃心),玄參1兩,連翹1兩。 主治:瘰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