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皁子丸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皁子丸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玄參可有效降低體內熱毒,消散局部腫脹,配合其他藥材發揮更佳療效。
- 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玄參還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皁子丸在清熱解毒的同時,亦需顧及津液的損耗,玄參可以有效緩解因熱毒侵襲導致的口乾舌燥,滋養陰津,使治療更加全面。
皁子丸方劑中含有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皁子丸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咽喉腫痛、癰疽疔瘡等症,連翹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並促進局部消腫,達到治療目的。
- 消腫散結: 連翹除了清熱解毒外,還有良好的消腫散結作用。皁子丸中常加入其他消腫散結藥材,如金銀花、蒲公英等,連翹與之搭配,能更有效地化解局部瘀血、促進腫塊消散。
主治功效
皂子丸主治功效分析
瘰?結核
皂子丸在古籍中主要用於治療瘰?和結核腫痛。
《聖濟總錄》記載:
治瘰?滿項不破,及結核腫痛者。皂子丸方> 不蛀皂子(三百粒)> 上一味,用酒一升半,化?砂一兩,同浸七日,以慢火熬酒盡為度,每服三粒,臨臥含化,半月必瘥。
這一段指出皂子丸可治療頸部淋巴結腫大(瘰?)且未破潰,以及結核引起的腫痛。
《嚴氏濟生方》記載:
治瘰?滿項不破,及結核腫痛者。> 好皂角子(一升),玄參,連翹仁(各一兩)> 上用水五升,砂鍋內慢火煎,水盡為度,每服揀取好皂角子,軟者三粒,食後臨臥時,細嚼津下,硬者搗爛蜜和,如榛子大,含化。半月必瘥。忌酒、面、熱、毒物。
與《聖濟總錄》類似,也強調了皂子丸對瘰?和結核腫痛的療效,並加入了玄參和連翹兩味藥材。
《醫學入門》記載:
軟硬皂子丸,皂子一盞,去粗皮黃心,玄參、連翹各一兩,水五盞,煮乾,揀軟者,食後細嚼,津液下;硬者蜜丸如彈,每夜含化一丸,半月即效。未破者破,已破者令核易落,不問遠年近日,腫硬疼痛皆宜。如體盛硬甚者,皂子用?砂醋煮令酥,瘰少少服,瘰多多服。
此處的「軟硬皂子丸」與「皂子丸」功效類似,但更詳細地描述了其製備和服用方法,並指出其能使未破的瘰?破潰,已破的瘰?排出核。
治療原理
- 皂角子:主要成分皂角子具有軟堅散結、消腫排膿的作用。?砂為鹽類礦物,具有腐蝕性,外用可蝕瘡去腐。
- 玄參:滋陰降火、解毒散結。
- 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三藥合用,針對瘰?、結核的病因病機,通過清熱解毒、消腫散結、軟堅排膿等途徑達到治療目的。
總結
綜合以上古籍內容,皂子丸主要用於治療瘰?和結核腫痛,通過皂角子的軟堅散結、消腫排膿,玄參的滋陰降火、解毒散結,以及連翹的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共同發揮療效。
傳統服藥法
不蛀皂子300粒。
上用酒1升半,化 硇砂一兩,同浸七日,以慢火熬酒盡為度。
每服3粒,臨臥含化。
破癧丹(方出《百一》卷十六,名見《醫方類聚》卷一八0)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皂子丸, 出處:《博濟》卷五。 組成:不蛀皂子300粒。 主治:瘰癧滿項不破,及結核腫痛者。
皂子丸, 出處:《濟生》卷八。 組成:好皂龜子1升,元參1兩,連翹仁1兩。 主治:瘰癧滿項,不破,及結核腫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