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固精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了蓮子心,這是一種具有重要藥用價值的中草藥。蓮子心性微寒,味苦,入心、腎經,具有清心火、安神的功效。其主要功能在於幫助改善心腦血管健康,降低心火,對於心慌、失眠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此外,蓮子心還能促進腎功能,增強固精的效果,特別適合於腎虛導致的早洩、遺精等情況。
在固精丸中,蓮子心的加入不僅能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還能起到平衡體內陰陽的作用。中醫強調陰陽和調和,蓮子心的清心作用可以中和其他成分的熱性,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因此,蓮子心在固精丸中的運用不僅是對症選擇,更是考量整體療效的重要決策。這使得固精丸在治療相關疾病時,更具安全性與有效性。
固精丸中添加山茱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補腎固精:山茱萸性溫,味酸甘,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澀精氣的作用。對於腎氣虛弱、精關不固所導致的遺精、滑精、早泄等症狀,山茱萸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 滋陰斂汗:山茱萸還具有滋陰斂汗的功效,能有效治療陰虛盜汗、自汗等症狀。對於一些因腎虛而導致的汗出不止,山茱萸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固精丸中加入山茱萸,可達到補腎固精、滋陰斂汗的雙重功效,有助於治療腎虛精關不固引起的各種病症。
固精丸中加入覆盆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固腎益精:覆盆子性溫,味甘酸,入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固澀止遺的功效。其所含的營養物質如花青素、維生素C等,能增強腎臟功能,有助於改善腎虛引起的遺精、早洩等問題,與固精丸的功效相輔相成。
- 滋陰補血:覆盆子還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能改善因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等症狀。固精丸常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各種症狀,加入覆盆子可以增加滋陰補血之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固精丸中加入菟絲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固精:菟絲子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固精縮尿之效。其富含生物鹼、黃酮類等成分,能增強腎臟功能,改善精液稀薄、遺精滑精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達到固精止遺的效果。
- 滋養肝腎:菟絲子不僅補腎,更能滋養肝腎,緩解肝腎陰虛導致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等症狀。肝腎同源,肝藏血,腎藏精,滋養肝腎有助於改善整體精氣神,提升身體機能。
固精丸中加入芡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固腎澀精:芡實味甘性平,入脾、腎經,具有補脾益腎、固精止帶的功效。其富含豐富的蛋白質、澱粉及多種微量元素,能增強腎氣,固攝精液,從而達到固精止遺的效果。
- 收斂止瀉:芡實同時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對於脾腎虛弱、遺精滑精所致的腹瀉也有緩解作用,能更好地維持身體整體的平衡。
總而言之,芡實在固精丸中起到固腎澀精、收斂止瀉的雙重作用,配合其他藥材,達到固精止遺、改善腎虛等功效。
固精丸中加入補骨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固精: 補骨脂性溫,味辛,入腎經,具有溫腎助陽、固精縮尿之效。對於腎虛陽痿、遺精滑精、小便頻數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 溫陽止瀉: 補骨脂亦可溫脾止瀉,對於腎虛脾寒導致的腹瀉、泄瀉也有輔助療效。
因此,固精丸中加入補骨脂,不僅可以補腎固精,更能溫陽止瀉,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固精丸中加入白蒺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固精止遺: 白蒺藜性溫,味甘,歸肝、腎經,有補腎固精之效。對於腎氣不足、遺精滑精等症狀,白蒺藜能起到固攝精氣、止遺止瀉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固精丸的療效。
- 疏肝解鬱: 白蒺藜亦有疏肝解鬱之效。對於因肝鬱氣滯導致的精關不固、遺精滑精,白蒺藜能起到舒肝理氣、調和氣血的作用,從而改善精關不固的根本原因。
總之,白蒺藜在固精丸中既能固精止遺, 又能疏肝解鬱, 為此方劑增效添力。
固精丸方劑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腎固精: 五味子味酸甘,入肺、腎經,具有收斂固澀之效,可補益腎氣,固腎精,對於腎虛所致的遺精、早洩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2. 斂肺止咳: 五味子亦能斂肺氣,止咳喘,對於腎虛肺虛所致的咳嗽、氣喘,也有一定輔助作用。
因此,五味子在固精丸中,既能補腎固精,又能斂肺止咳,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固精丸的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思慮色欲過度,損傷心氣,遺精盜汗,小便頻數」,其病機核心在於 心腎不交、精關不固。思慮過度耗傷心陰,心火偏亢則擾動腎水;房勞色欲直接損傷腎精,導致封藏失職而遺精盜汗。小便頻數則是腎氣虛衰、膀胱失約之表現。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病症屬「虛損」,需透過收斂固攝兼補益來調理。
組成與治療原理的邏輯推理
主藥牡蠣(煅):
- 性味鹹澀微寒,歸腎、肝經,傳統用於「澀可去脫」。煅後收澀力增,直接固攝下焦,既可止遺精,又能斂盜汗。
- 其質重沉降,能潛陽安神,間接調和心腎,緩解思慮過度所致的心神浮越。
**豶豬臟(豬小腸)**的運用:
- 取「以臟補臟」思維,小腸屬「受盛之官」,與泌別清濁相關,此處用其近腹頭處(脂肪層較厚),可能取其「脂潤」之性,既能載藥下行,又可緩和牡蠣的燥澀。
- 慢火煮爛後,豬臟的膏脂與牡蠣結合,形成「膏丹」劑型,符合古人「緩補固攝」的用藥思路。
配伍邏輯與增效機制:
- 牡蠣收澀為君,但純用恐過澀留邪,故以豬臟的滑潤之性佐制,使固精不滯邪。
- 米飲送服(米湯),借穀氣培補中焦,既助藥力吸收,又能防牡蠣寒澀傷胃。
「敗精外出」的病理解釋:
- 服藥後排出凝脂狀物,古人歸因於「敗精」——長期腎虛不固,精室殘留濁精,被牡蠣收攝藥力推動外排。此現象可能反映方劑具有 「通因通用」 的雙向調節作用:先祛除滯留之敗精,再強化固攝功能。
總結
此方通過「煅牡蠣+豬臟」的特殊製法,體現 「收中寓通,固本清源」 的治療策略。針對心腎兩虛、精關不固之證,既直接收澀止遺,又間接疏導滯濁(敗精),符合中醫「祛邪以扶正」的辨證思維。其劑型設計(膏丸)與服法(米飲送服)進一步強化了藥效的持續性與安全性。
傳統服藥法
牡蠣(煅令熟)。
以豶豬臟近腹頭處二三尺,洗淨,翻過,恐油太多略去了些小,如不甚多則不須去,亦洗令淨,卻翻脂在內,旋旋入牡蠣末,候滿扎定兩頭,慢火水煮,令臟爛以指 甲掐得軟為度,款款取出,莫教取破,候冷 批開臟取出藥末,將臟切細於,砂盆內研成膏,和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40-50丸至100丸,米飲送下,日進3-4服。初服7-8日或10余日,小便所出狀如凝脂,或如敗血,或如細膿條,若曲蟮糞不斷,每小便時必出3-5次或10數次,切莫疑惑,此是敗精出也。服至半月,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固精益腎、養心安神的功效,適用於思慮色欲過度,損傷心氣,遺精盜汗,小便頻數等症。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
- 本方有固精止遺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固精丸,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十一引《經驗方》。 組成:白茯苓(去皮)4兩,秋石4兩,石蓮肉(去殼皮,炒)2兩,水雞頭(粉紅花在上結子垂下)2兩。 主治:思慮色欲過度,損傷心氣,遺精盜汗,小便頻數。
固精丸, 出處:《會約》卷十三。 組成:牡蠣(煅)4兩,菟絲子(淘淨,酒蒸)6兩,韭子(炒)2兩,龍骨(煅)4兩,北五味(微炒)2兩,白茯苓4兩,桑螵蛸(酒炙)3兩,白石脂(煅)4兩,山茱萸4兩,杜仲(鹽炒)3兩。 主治:下元虛損,精滑將脫者。
固精丸, 出處:《活人方》卷七。 組成:山萸肉(連核)4兩,蓮須2兩5錢,茯神2兩,山藥2兩,黃柏1兩5錢,遠志1兩,五味子1兩。 主治:補心氣以安神,益腎氣以寧志,培土防水,酸澀固精,苦以瀉火。主治:心腎不交,火炎水陷,淫夢遺精,日久不固,遂傳虛損痿怯之症。
固精丸, 出處:《濟生》卷四。 組成:肉蓯蓉(酒浸,切薄片)、陽起石(火煅,研極細)、鹿茸(燎去毛,酥炙)、赤石脂(火煅7次)、川巴戟(捶去心)、韭子(炒)、白茯苓(去皮)、鹿角霜、龍骨(生用)、附子(炮,去皮臍)各等分。 主治:嗜欲過度,勞傷腎經,精元不固,夢遺白濁。
固精丸, 出處:《回春》卷四。 組成:當歸(酒洗)1兩,熟地黃1兩,山藥(炒)1兩,人參(去蘆)1兩,白朮(去蘆)1兩,茯苓(去皮)1兩,鎖陽1兩,牡蠣1兩,蛤粉1兩,黃柏(酒炒)1兩,知母(酒炒)1兩,杜仲(酒和薑汁炒)1兩,椿根皮1兩,破故紙(酒炒)1兩。 主治:扶元益腎秘精。主治:陰虛火動而遺精。
固精丸, 出處:《赤水玄珠》卷十。 組成: 固精丸(《赤水玄珠》卷十。)出處:《赤水玄珠》卷十。組成:蓮蕊4兩(揀淨,用新者),山茱萸肉4兩(用肥者,酒浸,去核),覆盆子4兩(酒浸,蒸,去蒂瓤),菟絲子1兩(酒浸1宿,蒸半日,搗爛,曬乾),芡實500枚(去殼),破故紙5錢(炒微香),白蒺藜5錢(去角刺,微炒),五味子(揀紅潤者)5錢。主治:益陰固精,壯陽補腎,常服能生子。 。 主治:益陰固精,壯陽補腎,常服能生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