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回春》卷四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3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大腸經 18%
心經 13%
胃經 13%
脾經 12%
肺經 10%
腎經 6%
膽經 4%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平臟丸

組成:黃連、枳殼、地榆、槐角、蓮子心、當歸、側柏葉、乳香、沒藥。

功效:清熱涼血,活血止血

主治:漏瘡。

:漏瘡是一種皮膚病,主要表現為皮膚上出現紅色丘疹或小膿包,有滲液,常常會流出血水。平臟丸可以清熱涼血,活血止血,可以有效治療漏瘡。

文獻參考:《醫學衷中參西錄

製法:將上述中藥研成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

用法:口服,一次6克,一日3次。

療程:一般連續服用1周即可見效。

傳統服藥法

黃連(酒炒)1兩,枳殼(麩炒)1兩,地榆1兩,槐角1兩,蓮蕊3錢,當歸3錢,側柏葉1錢,京墨(燒存性)5錢,乳香2錢,沒藥2錢。
上為末,水為丸。
每服100丸,空心白湯送下,漸減至60丸止。若加黑醜頭末5錢共丸尤效。

方劑組成解釋

黃連、枳殼、地榆、槐角、蓮子心、當歸、側柏葉、乳香、沒藥都是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止血功效的中藥。黃連可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枳殼可以行氣破結,消積化滯;地榆可以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槐角可以清熱涼血,止血止癢;蓮子心可以清心安神,養心益腎;當歸可以活血調經,補血養血;側柏葉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乳香可以活血通絡,止痛止血;沒藥可以活血止血,消腫止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平臟丸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平臟丸, 出處:《回春》卷四。 組成:黃連(酒炒)1兩,枳殼(麸炒)1兩,地榆1兩,槐角1兩,蓮蕊3錢,當歸3錢,側柏葉1錢,京墨(燒存性)5錢,乳香2錢,沒藥2錢。 主治:漏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濟生蓮蕊散

相似度 58%

腸風飲

相似度 57%

二八通玄丹

相似度 57%

五九散

相似度 55%

柏葉湯

相似度 55%

冬青槐角丸

相似度 53%

救苦丸

相似度 53%

乳香沒藥散

相似度 53%

保元槐角丸

相似度 52%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