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救苦丸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瀉火止痛的功效。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肝、胃經,能清泄心火、肝火,對於熱毒熾盛、心煩失眠、口舌生瘡、胃火上炎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此外,黃連還能抑制細菌生長,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炎症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在救苦丸中,黃連與其他藥材共同組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瀉火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救苦丸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當歸性溫味甘,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功效。救苦丸主要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等,而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可改善這些症狀,達到緩解疼痛、調和氣血的目的。
- 和血潤燥,滋養肝腎:當歸不僅補血活血,還具有和血潤燥、滋養肝腎的功效。救苦丸中常搭配其他滋陰潤燥的藥材,如生地、麥冬等,當歸能與之協同作用,增強藥效,共同達到滋養肝腎、改善體質的效果。
救苦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降低藥物副作用的作用。救苦丸中包含多種藥材,甘草可以起到協調藥性,使其發揮最佳療效,避免藥性相沖或過於猛烈的作用。
- 增強療效: 甘草本身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緩解疼痛等功效。與救苦丸中其他藥材配合,可以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治療患者的疾病。例如,甘草與黃芩、苦參等藥材配伍,可以增強清熱解毒的效果,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救苦丸中包含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鎮心安神: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救苦丸主要用於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恍惚等症狀,硃砂能有效安撫心神,使患者心氣平和,達到鎮靜安神的效果。
- 解毒止痛:硃砂還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對於一些熱毒引起的疼痛,例如牙痛、咽喉腫痛等,也有緩解作用。救苦丸中加入硃砂,有助於清熱解毒,緩解疼痛症狀。
救苦丸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行氣,消腫止痛的功效。救苦丸主治心胸痺痛,脘腹脹痛,瘀血阻滯所致的各種疼痛。乳香能有效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緩解疼痛,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此外,乳香還具有解毒的作用,可以減輕藥物毒性,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救苦丸中包含沒藥,主要是因為沒藥具有以下兩個重要功效:
- 活血止痛: 沒藥味苦辛,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救苦丸所治療的各種疼痛,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沒藥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 收斂生肌: 沒藥還具有收斂生肌的功效。對於救苦丸所治療的瘡瘍、潰爛等傷口,沒藥能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組織再生,減少感染風險。
因此,沒藥在救苦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既能活血止痛,又能收斂生肌,有助於治療各種外傷和瘡瘍疾病。
主治功效
救苦丸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記載主治病症
救苦丸主要用於治療以下幾種病症:
- 眼暴赤發,嗔痛不可忍者:見於《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醫學綱目》、《証治準繩‧類方》、《濟陽綱目》等。主要症狀為眼睛突然發紅、疼痛難忍。
- 春、夏感冒風寒,時行瘟疫、暑濕:見於《驗方新編》。主要症狀包括頭痛、口渴、身熱、目脹、盤骨疼痛、噁心怯寒、脈息洪數等。
- 傷寒瘟疫,不論日期遠近、陰陽表裡、內外虛實、半表半裡:見於《萬病回春》、《魯府禁方》、《雲林神彀》、《濟陽綱目》等。涵蓋了多種傷寒瘟疫的類型和階段。
- 冬溫、寒疫:見於《傷寒心法要訣》。指冬應冷反溫或春應溫反寒而發生的疫病。
- 大頭瘟:見於《萬病回春》、《雲林神彀》、《濟世全書》、《濟陽綱目》、《喉科大成》等。主要症狀為頭疼身痛、憎寒壯熱、頭面頸項赤腫、咽喉腫痛、昏憒等。
- 諸疝疼痛:見於《濟世全書》。可緩解多種疝氣引起的疼痛。
- 腳跟疼痛:見於《濟世全書》。
- 心痛:見於《濟世全書》。
- 食積腹痛:見於《濟世全書》。
- 溫疫表裡雙解:見於《疑難急症簡方》。
治療原理分析
從上述主治病症可以看出,救苦丸主要針對外感病邪、疫病,以及部分內傷雜病。其治療原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 清熱解毒:多部古籍中提到救苦丸治療瘟疫、大頭瘟等熱性病,且方中常含有黃連、大黃等清熱解毒藥物。黃連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大黃能瀉熱通便、涼血解毒,二者合用可清除體內熱毒,緩解瘟疫、大頭瘟等熱性病的症狀。
- 開竅發表:治療瘟疫的方劑中常加入牙皂,如《萬病回春》中「用牙皂以開關竅而發其表,大黃以瀉諸火而通其里」的記載,以及《雲林神彀》中「神效二聖救苦丸,,大黃四兩酒蒸研,牙皂二兩糊丸子,綠豆冷湯送二錢」的描述。牙皂具有開竅通閉、祛痰的功效,可幫助發散表邪,使邪氣從表而解。
- 活血止痛:治療眼疾的方劑中含有當歸、乳香、沒藥等活血化瘀、止痛的藥物。《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提到救苦丸的成分有「黃連(一兩),當歸(二錢),甘草(一錢)」,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眼部紅腫疼痛。乳香、沒藥能活血化瘀、散結止痛,也有助於緩解眼部疼痛。
- 調和諸藥:甘草在方劑中常作為調和藥,如《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救苦丸的成分就包括甘草。甘草具有和中緩急、調和諸藥的功效,可使方劑中各藥物的作用更加協調,並減輕藥物的副作用。
- 鎮靜安神:治療眼疾的方劑中含有硃砂,硃砂具有鎮靜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也有助於緩解眼部疼痛和不適。
總結
救苦丸是一個應用廣泛的古方,主要用於治療外感病邪、疫病,以及部分內傷雜病。其治療原理主要是通過清熱解毒、開竅發表、活血止痛、調和諸藥、鎮靜安神等作用,達到緩解症狀、祛除病邪的目的。不同醫家根據自身經驗和臨床需要,對救苦丸的組成和用法進行了調整,使其更加符合具體病症的治療需求。
傳統服藥法
黃連1兩,當歸2錢,甘草1錢,上同銼細,新水半碗,浸1宿,以慢火熬約至1半,以綿濾去滓,以淨為妙,用火再熬作稠膏子為度,攤在碗上,倒合以物蓋之,用熟艾1大彈子許,底下燃之,用艾熏膏子,艾盡為度。再入下項藥:朱砂1錢(飛),腦子半錢,乳香、沒藥等分。
上為極細末,入黃連膏內,搜和為丸,如米大。
每用2丸,點眼大角內,仰面臥,藥化則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救苦丸, 出處:《保命集》卷下。 組成:黃連1兩,當歸2錢,甘草1錢,上同銼細,新水半碗,浸1宿,以慢火熬約至1半,以綿濾去滓,以淨爲妙,用火再熬作稠膏子爲度,攤在碗上,倒合以物蓋之,用熟艾1大彈子許,底下燃之,用艾熏膏子,艾盡爲度。再入下項藥:朱砂1錢(飛),腦子半錢,乳香、沒藥等分。 主治:眼暴發赤,嗔痛不可忍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