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心丹

護心丹

HU XIN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青囊秘傳》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偏寒 (0.7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心經 20%
肝經 19%
胃經 12%
腎經 10%
肺經 8%
大腸經 8%
脾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護心丹方劑中加入綠豆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綠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暑降溫之功效。心臟為火,易受熱邪侵擾,綠豆粉可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保護心臟免受熱毒損傷。
  2. 利水滲濕:綠豆粉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可協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減輕心臟負擔,改善心悸、水腫等症狀。同時,綠豆粉中的纖維素也能幫助降低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

護心丹方劑中加入乳香,是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1. 活血化瘀: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心血管疾病常伴隨血瘀,乳香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瘀消散,緩解心痛、胸悶等症狀。
  2. 通絡止痛:乳香能通經絡,消積聚,對於心脈瘀阻所致的胸痛、心悸等,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因此,護心丹方劑中加入乳香,可謂是恰到好處,既能活血化瘀,又能通絡止痛,為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提供有效幫助。

護心丹方劑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 沒藥性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對於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胸痛、心悸等症狀,沒藥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肌供血,緩解疼痛。
  2. 補氣益血: 沒藥亦有補氣益血之效,能增強心臟功能,改善心肌營養,有助於心臟疾病的康復。

總之,沒藥在護心丹方劑中發揮活血化瘀、補氣益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心臟功能,緩解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症狀。

「護心丹」方劑中含有「硃砂」,其加入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對於心神不寧、心悸失眠等症狀,能起到平息心火、安神定志的作用。

二、 活血化瘀: 硃砂亦具活血化瘀之效,能改善心脈瘀阻,有助於舒緩心胸疼痛、心絞痛等症狀。

然而,硃砂為重金屬,使用需謹慎,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

護心丹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藥物毒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心、脾、肺經,具有解毒、調和諸藥的作用。護心丹多為滋陰養心、活血化瘀的藥物,其中可能含有較為峻猛的藥物,甘草可以緩解這些藥物的毒副作用,保護心臟。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補氣益脾、潤肺止咳、解毒生津等功效。加入護心丹中,可以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使藥物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提高藥物治療效果。

總之,甘草在護心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僅能緩解藥物毒性,還能增強藥效,有助於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分析「護心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護心丹》主治「陽毒內攻,口乾煩躁,惡心嘔吐」,此症屬熱毒或瘀熱內蘊、攻擾心神的病機。古代「陽毒」多指熱邪熾盛或瘀熱壅滯之證,導致氣血逆亂、心神不寧,故見煩躁、嘔惡;而方中強調「未受刑之先宜服」「受刑後外用」等用法,顯示其亦用於外傷瘀毒內攻之預防與治療,推測其功效為活血化瘀、解毒護心、鎮靜安神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活血化瘀、續筋接骨

    • 自然銅(醋煅):醋製增強入血分,散瘀止痛,促進骨傷癒合。
    • 無名異:甘平,傳統用於金瘡止血、消腫生肌。
    • 乳香、沒藥:活血行氣、消腫定痛,共解氣血瘀滯。
    • 蘇木、當歸:蘇木破血通經,當歸補血活血,二者調和血分。
    • 蚯蚓(地龍):性寒下行走竄,清熱通絡,助化瘀解毒。
  2. 解毒散結、透達外邪

    • 木鱉子(制):苦微甘有毒,制後減毒性,善消腫散結,攻毒療瘡。
    • 銀朱(外用):辛溫有毒,火酒調敷可殺蟲解毒,針對外傷熱毒。
  3. 引藥入經與增效配伍

    • 黃酒送服:酒性溫通,助藥力直達血分。
    • 熱尿(童便):古代用為引經藥,降火化瘀,兼解瘀熱內攻。

綜合原理
全方以活血化瘀為主,兼清熱解毒,防止外傷或陽毒之熱瘀上擾心神。自然銅、乳沒等針對瘀滯;木鱉子、蚯蚓透邪解毒;當歸、蘇木調血防耗傷。內服外敷並用,體現「瘀去新生、毒瀉神安」之思路,尤適於瘀熱交阻或外傷後邪毒內犯之證。

爭議點探討

  • 「護心」名義:方中無典型安神藥,可能藉由化瘀解毒間接安定心神,或因「心主血脈」而廣義護心。
  • 土鱉蟲、肉桂加減:若增土鱉蟲則強破瘀力,加肉桂可溫通血脈,適用於寒瘀更甚者。

此方反映古代對「瘀毒攻心」的獨特認識,結合內外治法,具臨證靈活性。

傳統服藥法


自然銅(醋煅7次)、木鱉子(制)、無名異(洗)、制乳香、制沒藥、蘇木、當歸、蚯蚓(去土)各等分(一方有肉桂、土鱉蟲)。
上為細末,和勻,煉蜜為丸,重二錢。
每服1丸,黃酒化下,未受刑之先宜服之,即受刑之後,宜將熱尿飲之,亦服該丹,外用銀朱,火酒敷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護心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猩紅熱嘔吐口乾口渴心情煩燥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護心丹,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綠豆粉1兩,乳香5錢,沒藥5錢,辰砂1錢,甘草1錢。 主治:陽毒內攻,口乾煩躁,惡心嘔吐。

護心丹, 出處:《外科證治全書》卷四。 組成:自然銅(醋煅7次)、木鱉子(制)、無名異(洗)、制乳香、制沒藥、蘇木、當歸、蚯蚓(去土)各等分(一方有肉桂、土鱉蟲)。 主治:夾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